“居者有其屋”是所有蝸居和無居者的夢想。然而一路飆升的房價令普通百姓只能望樓興嘆。在中國樓市十年高歌猛進中,扮演第一助推者角色的,不是市場,而是政府。房價飆升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部門GDP掛帥的政績觀以及官銀企“鐵三角”的集體腐敗。近年來一批又一批高官先后落馬,提供了生動的案例和注解?! ?/p>
在房地產巨額暴利這塊蛋糕面前,手握實權的各路官員,成了無良的“西門大官人”。而坐擁億萬財富的開發商,則成了向“西門大官人”不惜一切手段求歡的“潘金蓮”。為了擺平這些手握實權的官員,房地產開發商無所不用其極,往往金錢、美色雙管齊下,投其所好,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權力和資本在樓市勾搭成奸,瘋漲的房價成為權力腐敗的市場映射。腐敗的官員和暴利的開發商,像“奸夫淫婦”一樣形影不離。
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中國房產腐敗案件層出不窮,并愈演愈烈。房地產開發各個審批和監管環節中,腐敗的魅影無處不在。開發商要投資建設一個樓盤,各主管部門菩薩都要朝拜和進貢,行賄少則幾萬多則幾千萬不等。權力和資本在此擰成一個堅實的利益鋼索,不愿讓高得離譜的房價降下來,甚至默許和縱容房地產商搞強行拆遷,以致各地血案頻發,難以追究,罪惡根源即在于此。中國城市化進程踩著弱勢群體的痛苦前進,百姓幸福指數隨著高企房價而急劇直落。含辛茹苦的普通百姓,常常淪為被權力欺凌、被資本藐視的“武大郎”?! ?/p>
郎咸平 教授曾一針見血指出,中國房價的瘋狂高漲都是腐敗惹的禍。房地產是中國社會中隱含權力行使秘訣最豐富、能夠展現權錢交換關系最典型的領域。悉數近幾年落馬的高官,劉志華、杜世成等無一不染指房地產領域。當前房地產開發的諸多環節大量充斥著權錢交易,包括獲取房地產項目、征地拆遷、項目變更、工程建設等諸多流程。雖然中央反腐敗雷霆霹靂,但是房地產領域腐敗猶如割不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出一茬。開發商因行賄官員而產生的腐敗成本,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導致房價畸高。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如果權力都在陽光下運行,開發一個房地產項目的成本能降低10%左右?! ?/p>
由于中國體制尚存許多的黑幕和暗箱,開發商們信奉“世道難行錢做馬”的封建社會處世哲學。中國實行土地國有制度,但其使用支配權事實上掌握在少數官員手中,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權力尋租空間廣闊。許多房地產開發商正是通過賄賂官員,輕松擊敗競爭對手,或者低價獲得項目,求得發展。從這種意義上說,房地產腐敗就是巨大的利益與不受監督和制約的權力模式相結合的必然產物。而在暗箱操作這種權力運作模式中,“領導批示”、“領導打招呼”,有時甚至是暗示,都是其重要法門。
在房地產腐敗中,最霸道的西門大官人,當屬某些利益集團。這些特權階層憑借強硬靠山,在京城乃至全國各地,或明或暗,以極低地價甚至零地價大肆攻城略地。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大量海岸線地塊,就被這些背景深不可測的特權集團幾千畝乃至十幾平方公里地瓜分圈走。博鰲經濟特區也曾因為某特權集團介入開發,一次拿地十幾平方公里,捂地擱置,待價而沽,嚴重影響了原先規劃的有序完善實施。我在前幾天考察長三角某島嶼,想幫助當地政府引薦開發一個海洋休閑旅游項目。陪同考察的當地旅游局長告訴我,這個地方已被中央很大來頭的人看中了,是中央某某領導的姐姐。因為這是國家級風景區,對方提出開發條件很苛刻,地方政府無法接受,無法操作,一拖就快十年了。一個皇親國戚巧取豪奪般的開發企圖,竟使一個島嶼最好的開發旅游地塊閑置十年,當地政府不敢輕舉妄動?! ?/p>
在國土資源部門,每年因為房地產腐敗而坐牢乃至掉腦袋的土地爺,不勝枚舉。開發商看好了原本是農業用地或工業用地的地皮,他們通過行賄來“搞定”國土資源部門的官員,讓政府收回土地,將土地的性質轉變為房地產開發用地。土地出讓也是尋租的沃土——不論是招標、拍賣還是協議出讓,“一塊地定價多少,有些時候就是領導手中的一支筆?!?980年代末以來,中國違規土地出讓、轉讓所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每年要超過100億元。其中多少被開發商以灰色成本方式返還給手握簽字大權的人,不得而知?! ?/p>
在規劃部門,由于城市規劃的整體需要以及相關法規規定,已經通過審批的規劃項目是不能輕易變更的,確需變更的也必須嚴格執行相應程序。但是部分房地產商以金錢“武器”打通關節,偷梁換柱,隨意變更開發項目。用地性質的“貍貓換太子”和“容積率”擴容,成為規劃部門權錢交易的最大貓膩。土地經過招拍掛法定手續到手后,接下來的是規劃設計。開發商希望在容積率上做文章。容積率的高低直接決定可建房屋的大小,對開發商而言,哪怕是百分之幾的誤差,影響的收益將是以數百萬甚至千萬上億計。而更改容積率的大權掌握在規劃部門手中。某房地產公司老總說:“我的一塊地上是可以建10萬平方米房子還是12萬平方米房子,都由規劃部門手中的容積率確定,如果一平方米是一萬塊,多1萬平方,便是現實的1億收入,我花多大公關代價也愿意。”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案由中紀委督辦,其中牽涉了杭州多家房地產企業,其受賄金額之巨,令人咋舌。其中有蕭山房產開發商在杭州開發建設一個小產權房小區,由于用地性質問題致使大批業主上訪維權。開發商找分管副市長許邁永出面打通規劃局關節。第一次開發商行賄500萬,許邁永不收。第二次開發商心一橫,干脆出手5000萬,終于把許邁永搞定,小產權立馬變成商品房。
在房管局,銷售許可證什么時候發給開發商,既要看工程進度,也要看行賄力度。許多高檔住宅,為什么在房管局的檔案里就能登記成“經濟適用房”,而且還以超低的價格全部被政府機關壟斷買走。是房管局未盡審核之責,還是被打通了關節呢?零智商也能猜到?! ?/p>
除了國土、規劃部門外,一個項目還需經過人防、消防、環保、園林、衛生防疫、交通、市政等部門的審批或備案。有公章之處,就有滋生灰色成本的可能。從審批到驗收,開發商行賄費用往往要重復支出。因為每個部門里,審批時是一個人,驗收時是另一個人,疏通關系的原則是“一個都不能少”。官們口中反復出現的“協調”一詞,其實就是索賄的信號。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開發商往往面臨建設資金的稀缺,因此房地產業也是一個金融腐敗案件的高發區。金融腐敗案件多與房地產業相染。房地產項目東窗事發,一個地方的土地爺和財神爺雙雙進監獄,也就不足為怪?! ?/p>
專家分析,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房價快速飚升,其土地及住房交易標的越來越大,由此導致錢權交易的空間與機會就越來越大。因此,在完全政府主導下的房地產市場,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政府權力不能夠得到約束,其錢權交易就不可避免。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了很多拆遷沖突事件。事件背后,人們都隱約感受到了公權力與和開發商之間的某種默契。誠如易憲容所說,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錢權交易廣泛性已經成了中國經濟發展毒瘤,它不僅成為國內房價快速飚升的根源,引發整個中國的經濟過熱和資產價格的泡沫,及通貨膨脹率快速上升,而且嚴重敗壞整個中國市場經濟,破壞了市場經濟核心。我想,房地產成為權力和資本隨意揉捏的泥丸,同時也捏碎了中國社會文明和傳統道德?! ?/p>
經濟學家魏杰認為,解決房地產領域錢權交易和暗箱操作問題,必須“五個公開”:房地產交易全過程必須公開、房地產商信用必須公開、房地產交易資金來源必須公開、資金結構必須公開、付款方式必須公開?! ?/p>
但我認為,魏杰倡議的“五公開”不如“一公開”來得徹底有效,那就是中國各級政府官員財產公開。只有推進真正的民主和法治,讓權力受到孔武有力的監督和制約,反腐風暴才能釜底抽薪?! ?BR>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