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盛履新頭天咋專程去韶山?
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6月3日報道, 2日上午,到任湖南的第一天,省委副書記徐守盛專程來到韶山,懷著崇敬的心情,向毛主席銅像敬獻花籃,瞻仰毛澤東同志故居、紀念館、遺物館。他深情地說,毛澤東主席在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不可替代,建立的功勛不可磨滅,韶山是湖南人民的韶山,也是全國人民的韶山,一定要把毛主席家鄉保護好、建設好。
徐守盛原任甘肅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省長,在中央新一輪的排兵布陣中,他灑淚揮別了那片充滿希望、充滿活力、也充滿激情的甘肅,來到了中部內陸省份的湖南,任湖南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并被提名為省長人選。
徐守盛在甘肅工作了近十個年頭。這十年,傾注了他全部的追求和心血,融入了他所有的甘苦與憂樂,為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付出了艱辛努力,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無法忘懷這段歷程。正如他自己所言:“甘肅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片熱土上,我堅定了開拓創新、勇于探索的發展信念,錘煉了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堅強意志,詮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基本要求。這十年,是我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歷程,也是我永遠難忘的一段歲月。這十年,使我對甘肅這片土地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產生了難以割舍的情懷,深深感動于甘肅人民的勤勞、刻苦、熱情和淳樸、寬厚的優秀品格,深深感動于甘肅人民“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寶貴精神。我將銘記和倍加珍惜這段難忘的時光,銘記和倍加珍惜甘肅人民給我的教益和幫助,銘記和倍加珍惜與同志們建立的深情厚誼,并把這些作為我今后工作學習的不竭動力,不斷激勵自己奮發努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今天,他帶著中央的重托,帶著甘肅人民的深情,來到了人杰地靈的湖南,來到了敢于“彎道超車”的三湘大地,崗位更加重要,使命更加光榮,責任更加重大,面臨的考驗也更加嚴峻。履新之初的第一天,他就專程來到韶山,神情肅穆地向毛主席銅像敬獻花籃,瞻仰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遺物館、故居和滴水洞。
看著毛主席生前用過的物品,打滿補丁的衣物、堆滿書籍的床,徐守盛一路瞻仰,一路感慨。邁進毛澤東同志遺物館,照壁上毛澤東的手跡“為人民服務”前,擺著一方仿照毛澤東用過的印章而雕刻的龍紐印。工作人員介紹,這寓意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應該始終為人民服務,毛主席一生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徐守盛感慨地說,“‘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共產黨人一定要牢記這一點。”
在毛澤東故居前,他這樣向人們展示自己的心境——“今天,是中央決定我到湖南來工作的第一天。第一天的工作安排中,我來到韶山,瞻仰我們黨的第一代核心領導毛澤東主席的銅像和他的故居,深受教育,感慨萬分。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揮黨的優良傳統,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以省委書記周強為班長的省委班子領導下,團結和帶領湖南各族人民,把湖南建設好,把毛主席的家鄉保護好、建設好,讓廣大老百姓在基本小康的基礎上,全面向高標準小康邁進。”
從徐守盛的心境中,我仿佛看到了徐守盛同志對毛主席的敬仰之情,而這又不僅僅只是一種敬仰之情所能包容,更是一種靈魂的洗滌,更是一種精神的升華,更是一種信念的傳承。他明顯地感覺到了毛主席的目光在注視著他的一言一行。他的這種心境的展示,實質上也是在向人民領袖毛主席、向7000萬湖南人民作出了一個莊嚴的承諾,做一個能夠站在毛主席銅像面前無愧于心、對得起賦予他一省行政之首權力的人民的省長。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作為一名湖南人,我對此充滿了希望,也充滿著期待。期待著徐守盛同志不負韶山行,繼承主席志,用全部的智慧和心血,使湖南的天更亮,湖南的山更綠,湖南的水更清,湖南的路更平,湖南的人民更富足!
您或許會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