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英國憲章運動
(征求意見稿)
一百六十多年前,英國工人階級發起了列寧稱之為“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憲章運動。今天,在充斥著原始野蠻、最壞的附庸的資本主義的中國,也有必要開展一次中國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大憲章運動。
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社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打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以來,歷經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初級社會主義社會,由分工及私有制所導致的階級差別、城鄉差別、腦體差別就一直存在并發展著。奴隸主與奴隸、地主與農民、資本家與工人、工人與走資派構成了各個社會的主要矛盾。
在初級社會主義社會,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工人階級與走資派資改派內奸買辦賣國賊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最終解決。階級斗爭、生產斗爭、科學實驗是工人階級勞動人民戰勝帝國主義、防止修正主義、消除官僚主義的三大法寶,“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人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抓革命、促生產、促新生產力的獲得是工人階級最終徹底戰勝帝國主義資產階級的唯一途徑。在整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如果敵我不分,如果對帝國主義、資產階級右派買辦資產階級不進行斗爭,如果對資本不加以節制和改造,許多人“被敵人腐蝕侵襲,分化瓦解,拉出去,打進來,許多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也被敵人軟硬兼施,照此辦理,那就不要很多時間,少則幾年、十幾年,多則幾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全國性的反革命復辟,馬列主義的黨就一定會變成修正主義的黨,變成法西斯黨,整個中國就要改變顏色了。”
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了主席這個深遠沉痛的預見,證明了背棄了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已經蛻變成了最壞的附庸的資本主義。王震同志的遺言說,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了50年。今天的中國,蔣介石汪精衛死灰復燃,帝修反橫行霸道,反毛反共反華反人民的小丑甚囂塵上,內奸買辦賣國賊飛黃騰達。環境資源大破壞,兩極分化到極點,階級矛盾大激化,民族矛盾似火山!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要解決中國今日存在的問題,只有靠工人階級勞動人民自己!
一、革命是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神圣權利,罷工是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有力武器。工人階級勞動人民將以嚴明的紀律開展有理有利有節的罷工斗爭,以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待遇、爭取和實踐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民主權利。
二、全國各地普遍建立群眾性的馬列毛主義學習小組和唱紅打黑反腐敗群眾歌詠組織,凡圖謀打擊迫害阻撓者,皆為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公敵死敵!
三、全國各企事業單位普遍建立由工人民主選舉產生的罷工委員會,專門領導工人罷工,罷工委員工資由全體工人發給,執行全體工人的決議。以紀律嚴明的罷工爭取:每周五天每天6小時工作制;最低工資標準提升50%后與物價房價掛鉤;禁止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禁止把外匯儲備大量出借給外國;外匯儲備的60%必須以戰略物資的形式儲備;要把四大民主和罷工自由重新寫入憲法,恢復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管理和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公有企事業單位的民主權利,以遏制并消除蛻化、變質、腐敗。
四、節制中外私人資本,實行工人民主監督。
五、支持建立以糧食生產合作社為主體的各類農林牧副漁生產合作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六、改革司法,實行人民陪審團審判制度。
七、改革人民代表選舉制度,當前階段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人民代表實行分區直接抽簽選舉產生。
八、改革檢察院制度,改為工農檢察院,由來自于一線的有群眾威信的工人農民出任各級檢察院主要領導職務。
九、各級政府首腦,當前階段實行由上級黨委提出3-5名候選人由人代會差額選舉產生。
十、各級黨委委員由上級黨委提出3倍于當選人的候選人交由黨代會或全體黨員差額選舉產生。
為實現和實踐上述中國勞動人民大憲章,工人階級勞動人民將以紀律嚴明的罷工斗爭為主要武器,如果帝國主義走狗資產階級右派買辦資產階級反動派陰謀逼迫人民起義,那么工人階級勞動人民將會選擇有利的時機與一切反動派血戰到底。
附錄百度百科 英國憲章運動
歷史背景和起因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在實際上確立了議會高于國王的原則,并對議會和國王的關系作了明確的規定,杜絕了回復到君主專制時代的可能。
但是,這些法令并沒有造成政治制度的任何重大變動,在此后的100年間,英國政權基本上仍為土地貴族和金融資產階級所把持,而真正能夠享受到資產階級民主權利的人十分有限。 19世紀20~30年代,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的商業和運輸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英國工業資產階級的力量壯大起來,他們志得意滿,進而要求取得政治的統治地位。1832年議會改革,他們的政治要求得到滿足,登上了統治地位。工人階級在議會改革運動中支持了資產階級,但是結果一無所得,政治上依然處于無權的地位。于是工人階級決定掀起一場爭取普選權的運動。 另外,工人階級之所以發動憲章運動,也是英國工人階級本身的階級意識提高的結果。比如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大工業生產中的重要性,同時又意識到自己的勞動未能得到相應的報酬;也認識到靠個人的努力無法在大工業制度下爭得應有的物質改善和社會地位;他們思想中也出現了諸如階級斗爭、大罷工、擺脫議會民主的幻想等一些新因素。
1842年5月2日,倫敦街頭人山人海。浩浩蕩蕩的工人隊伍來到國會下院,憲章派全國協會的負責人向下院遞交了全國憲章派第二次請愿書。 請愿書上寫道:“尊敬的貴院就它現在的組成來說,既不是由人民選出來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而對多數人的貧困、苦難和愿望置之不理。” 請愿書還指出,在英國“統治者窮奢極欲,被統治者受苦挨餓”。例如,維多利亞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鎊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亞爾伯特親王的收入是104鎊20先令,而千百萬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兩三個便士。 請愿人員認為,在人民沒有獲得政權之前,消滅某一種壟斷并不能使勞動者從貧困的狀況中解脫出來,而在人民獲得政權以后,所有的壟斷和所有的壓迫形式都應該停止。請愿人員所說的“壟斷”,指的是當時對選舉權和紙幣的壟斷,對機器和土地的壟斷,對報刊和宗教特權的壟斷……。
這份有300萬人(約占英國成年男子的一半)簽名的請愿書再次要求把《人民憲章》定為法律。 《人民憲章》是1837年由論教工人協會向國會提出的一份請愿書,它提出年滿21歲的男子都有普選權,選舉投票應秘密進行,廢除議會候選人的財產資格限制,國會每年舉行一次改選,平均分配選區。 次年5月,這份請愿書公布后,被稱為《人民憲章》,1839年在請愿書上簽名的有125萬人。 1840年7月,各地憲章派的代表在曼徹斯特召開了大會,宣告成立全國憲章派協會。它的宗旨是“實現下院的徹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實代表聯合王國的全體人員”,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協會在全國各地設有幾百個分會,入會者須交納會費,它是近代第一個工人政黨的萌芽。 1848年,在歐洲大陸革命風暴的推動下,憲章運動再度高漲。 第三次全國請愿書進一步提出,勞動是一切財富的唯一來源,勞動者對于自己的勞動果實享有優先權。人民是權力的唯一來源。在請愿書上簽名的有197萬人。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
4月10日,全國憲章派第3次代表大會的代表把請愿書裝在四套華麗的馬車上向國會駛去,途中遭到憲兵的鎮壓。國會拒絕接受請愿書。接著,政府下令解散全國憲章派協會。
[編輯本段]影響和意義 列寧評價英國的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憲章運動標志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揭開了同資產階級爭奪政治權力的斗爭的序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