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隨著劉詩雯一記回球出界,馮天薇尖叫著躺倒在地,新加坡女隊在第50屆莫斯科世乒賽女團決賽中以3:1力克中國隊,首次捧走考比倫杯。馮天薇擋住的不止是19歲的劉詩雯,更是中國女乒的輝煌之路,使得中國女乒九連冠的夢想戛然而止。
新加坡這支從教練到隊員全是“海外兵團”的“全華班”球隊,曾經數次在決賽中敗在中國隊手下,然昨晚卻笑到了最后。雖然在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主教練施之皓臉上帶著微笑說,“我們贏得起,也要輸得起”,但讓筆者卻陷入深深的思考,久久難以入睡。
我在強迫自己想,馮天薇和王越古她們的確發揮得太好了,但又很自然的想,要是她們遇到張貽寧或王楠,還會發揮得那樣好嗎?而劉詩雯和丁寧這兩位首次亮相世乒賽團體賽的90后,雖然和自己的隊友打球時充分顯示了威力,但在決賽中面對老辣的新加坡對手,卻為自己的年輕付出了代價。雖然賽后她們潸然淚下,一向以硬朗形象示眾的老將郭焱也用手捂嘴,強忍著熱淚,但大賽的失利豈能是用眼淚所能彌補的?!
賽前,誰也想不到中國會輸掉考比倫杯,國內輿論從來都是將女團金牌視為囊中物,連賽前采訪和現場解說也是這樣的調子。然而,大賽決賽拼的不僅僅是實力,更重要的是心理。世界排名第一的劉詩雯先輸給老將王越古,再敗在比自己大5歲的馮天薇拍下,當然不是因為她技不如人,而是心態失衡。她賽后自己也承認,“上場后打起來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場上有點失控”。
可以說,新加坡女乒給中國的教訓太深刻了,這好比迎頭澆來一盆冷水,讓我們發燒的頭腦可以清醒一些。中國隊之所以輸除了年齡太小,經驗不足外,也不得不說施之皓在用兵上出現失誤。丁寧2:0領先,且在第四局8比3領先后仍被對手翻盤,就是最好明證。如果施之皓啟用郭躍做第一單打,郭焱做第二單打,那么結果一定不會這樣。在這一點,劉國梁顯得的比施之皓精,昨晚要是男隊沒有馬琳,真不敢設想會贏。
昨晚的決賽表明,中國女乒的壟斷優勢不再;昨晚的決賽表明,輕敵注定要付出代價,并且這個代價太重。或許丟掉一個冠軍,換來新一代成熟,這對未來的中國女乒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如施之皓許下的承諾,“一個隊伍的新老交替是自然規律。我們的終極目標是2012年奧運會,我們要臥薪嘗膽,兩年以后要徹底翻身。”雖然考比倫杯很重要,勝利很重要,但發現自己不足更重要。
好歹,昨晚的失利是為了日后更長久的光輝,穿越了黑暗才能迎接黎明;運動員都有過年輕的時候,成長的路上或多或少總要交一些學費。當一代新人要扛起包袱充當排頭兵時,開始總要經過跌倒爬起的過程,因為年輕所以有期待。鄧亞萍第一次參加團體世乒賽時也曾輸掉了比賽,但在那之后她卻開創了中國乒乓球的一個新時代。只希望,今天的劉詩雯或丁寧,能向鄧亞萍一樣快步走向成熟,為祖國、也為自己創造出一個新時代!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