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郟縣多警種強拆民宅 上千民眾圍觀(圖)
河南郟縣動用交警、防暴警、協警、武警及城管強行拆遷一條500米長的小街,引上千群眾圍觀。多名不同意拆遷的居民紛紛“騎”上屋頂。居民代表稱,此次強拆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一是補償的標準過低。二是補償不公開透明,所以引起民眾抗議。
為了強行拆遷一條500米長的小街,29日上午,河南郟縣有關部門不惜動用交警、防暴警、協警、城管甚至武警等,還有120救護車待命,現場十分震撼雷人,引上千群眾圍觀。滑稽的是,幾個不同意拆遷的居民“騎”在屋頂不下來,任憑拆遷方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勢”。
上午11時,郟縣北大街路口,已經被成排的交警攔住。周圍圍著數不清的群眾,中間拉著警戒線,城管和協警筑起“人墻”。在最中間,記者看到有六、七個婦女和男子正被前來的防暴警強行拖離現場。這些防暴警頭戴鋼盔,手拿盾牌和橡膠棒。
郟縣北大街位于縣城的規劃區內,道路兩旁的房屋明顯年久老化,土坯房依然存在。這次需要拆遷的街道大約500多米。據反映,政府幾年前都有打算改造這個街道,在城郊開發了三處居民小區,讓這些居民搬出去。開發商將在北大街開發商住樓。
記者采訪了解到,對于政府的開發本意,這些居民十分擁護和支持,但是對于補償安置產生了分歧。居民代表張先生說,他們祖祖輩輩居住在北大街,要搬出去住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政府這次的拆遷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一是補償的標準過低。北大街已經是縣城規劃區,不能再按照原先集體土地的標準進行補償,而是應該按照商品房進行補償。第二,整個拆遷的過程政府采取的是“各個擊破”的方式,一家一家地做工作,而不是張榜公告做到公開透明。這樣每家的補償標準不同,存在很大貓膩。
除此之外,村民還反映,整個拆遷活動并沒有任何拆遷協議,只是口頭上協商。協商不成才開始強拆。拆遷的居民數目還出現虛報現象,本來是69戶,不知出于何種目的被報成138戶。村民認為,本該69戶居民享受的補償,現在要平均到138戶,補償標準會大大縮水,不是越遷越富而是越遷越窮。
據了解,國家有關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征求意見)最新規定,強制搬遷前應先予以補償,補償金不得低于市場價。同時規定,房屋征收部門及其委托單位不得采取中斷供水、供電等方式實施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實施搬遷。
此次拆遷的具體工作是由城關鎮政府來做的。對于群眾的質疑,記者電話采訪了郟縣城關鎮的一位負責人。說明情況后,這位負責人突然把手機掛斷,之后就是手機呼狀態。
記者離開現場時,大批防暴警和協警原地休息喝水。居民說,他們將時刻應付下一輪的“強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