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五一勞動節前夕,上至國家下至基層,表彰勞模已成定例。而今年2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要切實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完善勞動保護機制,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更是為今年的勞動節注入了深刻的內涵。
勞模,是“勞動模范”的簡稱,顧名思義就是勞動的模范和榜樣,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成績卓著的勞動者,是經職工民主評選,有關部門審核和政府審批后被授予的榮譽稱號。顯然,這個稱號的重心在勞動。
按慣例,我國的勞動模范分為全國勞動模范與省、部委級勞動模范以及地方評選的勞動模范。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的勞動模范為“全國勞動模范”,是我國最高的榮譽稱號,與此同級的還有“全國先進生產者”、“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一些特別優秀的勞模,也就成了全國的知名人物,如孟泰、李順達、陳永貴,王進喜等。
每年表彰勞模的目的,就是通過勞模評選活動使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評選勞模不僅體現著先進性、代表性、導向性,還體現著各行各業的廣泛性。評選勞模一向由工會操辦,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面向生產第一線,歷來是我國評勞模的基本標準。評比評比,就是要評出先進、評出精神,使各條戰線的人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從而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富饒和強大。
時傳祥、王進喜、李素麗等在勞動崗位上涌現出來的勞模們,曾經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國人,他們當之無愧。他們能夠在平凡樸質的崗位上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吃常人吃不得的苦,做常人不愿做的事,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這樣的勞模具有廣泛性,也能夠讓更多的人學有榜樣、成有可能。1964年毛澤東71歲生日時,曾用自己的稿費在人民大會堂安排酒席,請陳永貴、王進喜等勞模吃飯,一直被傳為佳話。
然而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勞模評比中,各級官員和私營企業家的比例越來越大,而基層一線職工的比例越來越少。那些地方在評勞模時,不是朝前看,而是朝錢看、朝權看。誰有權、誰有錢,就讓誰當勞模,致使勞模評比變了味,變了質。評出的勞模,不是×長、×主任,就是×董事長或×總經理。更有甚者,有的因為天生有副好嗓子就成了勞模;有的打個球出色成了勞模;有的跑個步出名也被評為勞模等。以至于有的勞模,昨天是勞模,明天就違法亂紀成了罪人。這樣的評比,既不公正,更不公平,且在老百姓中造成了惡劣影響。
更讓人憂慮的是,這種奉行金錢物質至上,輕視勞動、忽視勞模風氣的蔓延滋生,對青少年產生了不利影響。有調查顯示,如今很多學生崇拜的對象是歌星、官員等,卻鮮有學生崇拜真正的勞模。盡管各地每年都涌現出不少優秀勞模,但對學生來說都是陌生人,當學生對勞模所知甚少,又如何尊重勞模?又如何熱愛勞動?又如何投身于和諧中國的建設中?!
古今中外的歷史經驗證明,勞模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不管社會發展到何種階段,都不能沒有勞模的激勵。勞模盡管大多是普通工人,來自基層,也可能并不富裕,但他們應該得到尊重。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都離不開勞動者默默無聞的付出和耕耘。可以說,一個不愛勞動、不尊重勞動者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當然,作為公民,無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只要他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應一視同仁參加評勞模,但這樣的評比應有個度,而不能毫無節制地把每年勞動節的評勞模都向上傾斜、向錢傾斜。果真如此,那么這樣的勞模評比和先進評比,就有失公允,而且不得人心。要讓全社會都來尊重勞動者,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孩子們抓起。讓孩子從小就有熱愛勞動、尊重勞模的思想,長大后才會用勞模精神鼓勵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更加辛勤勞動。當更多的人以勞模為榮,以勞模為榜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會不斷進步。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