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動作之大,使我感動!振奮我心。但是,中央既然能下如此大之決心,不如深化改革,徹底健全國家社會保障制度。
就現在的社會狀況而言:服務行業和企業單位的雇工工資低,按低等級投錢到社保“銀行”(且有且無);退休后就按 低等級領取養老金。領導和雇主工資高,按高等級投錢到社保“銀行”(多有保障);退休后就按高等級領取養老金。事業單位公務員待遇好、工資高,投錢到社保“銀行”會更高,況且是國家出錢,不多投點就是傻瓜;領導干部更是希望拿雙工資、雙投保,只恨低了,誰也不嫌高,嫌高必是好領導(明天就會倒)。私企老板、個體工商業者很會動腦筋,他們富起來后很多人不把錢存入社保“銀行”,因為沒有利息(絞盡腦汁、只進不出)。為了拉住他們,我們的社保局就搞了個等級分配制度。至于城鄉待業人員或城鄉就業低收入人群,他們的生活就是最苦的了。
由此建議,除增加低收入城市國家最低工資標準外,應加快建立健全全國各標準行業、標準工種的最低工資標準和企、事業國家領導干部的最高工資標準。再則,全國勞動監察部門更應該推行首長負責制。一句話,各行各業的基層勞動者們保護好了嗎?一目的,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以法制規范行為是歷史的必然。
就國家社會基本保障制度而言:在改革開放以前(低收入、廣覆蓋,就業就醫不困難前提下)可謂好制度。隨著社會進步、改革的深入,這套國家社會基本保障制度,也不會失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市場經濟條件中的社會醫療、養老保障作用。如果想退休后多拿養老金,有條件的個人可以參與民間保險,多買幾份不就行了嗎。目前,現行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如上所述,猶如存錢到銀行,存得多拿得多,存得少拿得少。不存就不拿。到老!到老!還要被劃出等級。怎么辦?
——必須對現行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進行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愈早愈好!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養老應該體現公平,均等。
同志們、同胞們,堅信吧!黎明一定會到來。
(二)
如果真要對現行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進行改革,醫療改革必須與養老改革同步進行。首先,就社會養老保障而言,應逐步取消現行的“低保制度”,改為中國人(無論城鄉)60周年后,按人頭領取統一標準的養老金并享受同等待遇的醫療保障服務。
至于現行的養老金等級繳費,等級支取制度。以及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等等類似稅種。可以全部取消合并為“崗位收入稅”(由月工資、小費等合法收入組成)。若論個人(包括各級領導),月崗位收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部分按20%計費繳稅(為崗位收入基本稅率);月崗位收入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部分按25%計費繳稅(為崗位收入過渡稅率);月崗位收入3000元以上部分(上不封頂)按30%計費繳稅(為崗位收入高位稅率);月崗位收入500元以下者,無論個人或行業免征免收一切稅費(包括各級基層組織收取的任何費用,并應免費提供就業環境)。
以我為例,月崗位收入3700元(屬征收稅率范圍);家屬收入500元/月(屬免征稅率范圍)。應上繳崗位收入稅如下:
3000元以上部分為700元,即700元*30%=210元/月(高位稅)
2000元以上部分為1000元,即1000元*25%=250元/月(過度稅)
500元以上部分為1500元,即1500元*20%=300元/月(基本稅)
三種稅費相加的和,為我應繳稅額760元/月。扣除上繳稅費部分,我實際應得崗位收入2940元/月。如此,我覺得值!因為我的崗位收入越高,榨取的社會資源就越多,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就越來越大,回報社會我覺得這樣值!
另外,以改革后退休(離崗)人員為例,月養老金收入(按需分配),未參加二次就業不征收任何稅費。如果再就業或者其他原因超越(按需分配)部分,超越(按需分配)部分乘以相對應的稅率為該退休(離崗)人員應上繳部分。扣除上繳稅費部分,余額部分加上(按需分配)部分為該退休(離崗)人員實際所得。
如果有全國個人信息系統的支持,國家在稅金保障同時,更能體現人民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真諦。如此,國民在60周歲時憑有效身份證件,到所轄地領取統一標準的養老金(按需分配),并享受同等級的醫療保障服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更沒有階級存在,只有“中國公民”!
同志們!感覺到了嗎。同胞們!熱血沸騰了吧。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們年輕一輩艱苦奮斗,攜手開拓,讓老一輩邁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們追求的目標——共產主義社會吧!前進!前進進!
(三)
我們年輕一輩不好高騖遠、夢求多財,在工作崗位上,踏實的安心工作、城市進取、勇于奉獻,更敢把每月崗位收入用光。如果在社會上待業,只要餓不死,就不會去犯罪。因為中國公民(無論城鄉)60周年以后,可以享受到和退休首長一樣的養老金(按需分配),以及同等級的醫療保障服務,所以沒有必要去犯罪【仿剝奪政治權利制,剝奪(按需分配)的養老金】。如此,社會風氣一定會渙然一新。
當然,會有很多的“老板”、“官員”能找出很多的理由來反駁。在此,我只想說:老板們只要把心思用在公司(企業)發展、員工福利上,錢再多,只要你把錢留在公司(企業)賬戶中,不轉入個人賬戶,不過度揮霍,上稅就不會多,你怕什么?況且,把錢留在公司(企業)中,發展自然就會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何樂而不為?不要動不動就找銀行,甚至絞盡腦汁、千方百計的算計銀行,就不好了。至于官員們,請想想紅軍長征二萬五,只為大眾疾苦,你們在想什么……
(四)
其次,就社會醫療保障而言,我們的政府及其官員,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必須堅持“不與民爭利”的原則,重視醫院、醫生對國家、社會穩定的作用。
醫者,白衣天使也,自古就有太多的妙贊。多么高尚的職業!可現在的醫生只為“錢”而活著,總恨自己為啥不自己干,如是會賺得更多。
醫院者,人間天堂也,乃救死扶傷之場所。多么純潔的地方!可現在的醫院只為“利”而忙著,更時時刻刻牢記,不斷向上“哭窮”為宗旨。
醫改,醫改,越改我們的工資就會越高。
醫改,醫改,不管你們怎么改我們的工資不能少。
醫改,醫改,我們的工資改少了就跑,自己干更好。這是三位醫生的對話,很有代表性。
——維持現狀吧,廣大人民群眾受不了;徹底改革吧,各方面的要求(私利)又太高;政府補助吧,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怎么辦?
有人說:搞點平民醫院,平民科室,就當扶貧嘛。再搞點私人醫院,個體診所,補充湊合吧。如此,看病的價格就會降下來的。其實不然,實際上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更不能緩解社會矛盾。反而會增加矛盾、激化矛盾,同現行的社會養老保障一樣,人為劃出三六九等,階級出現。
其實階級出現了也不怕,關鍵是如何應對。就剝削與被剝削;計劃與市場:資本與社會……,她們之間存在著對立與非對立共性關系。只要駕馭得當,就會為我所用,順風順水,反之就會深受其害了。比如,剝削與被剝削關系,如果我們嚴格執行社會主義(按勞取酬)大政,她們就不會對立。再比如,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關系,如果我們嚴格遵照(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方針,她們也不會對立,反之是會出大問題的。慎!慎!慎!
另外,醫療保障應該分為兩大類,即60周歲以前部分和60周歲以后部分。而現行的國家社會醫療保障制度在改革開放之初,忽略了中國公民(無論城鄉)60周歲以前部分,任其自由發展。久而久之,又沒有嚴格遵照(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方針,以致失去了必要的監管,讓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朝著“看不起而不敢看”的方向發展。同志們!如此長久下去,問題就真嚴重了。慎!慎!慎!
當然,有人會說我們監管了,并且監管得很好。迄今為止,并沒有出大的問題嘛。同志哥!等大問題出現,你能負責、負得起責嗎?
我們共產黨人及國家領導干部,就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的。在平時工作中,無事就要找事,有事就要先調研再分析,科學地準確預見,并大膽前瞻性地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如果只會坐在“位子”上享福(謀私利)就太危險了,共產黨的官員只能為民,不該為財。如果為財,就請下海。所謂高薪養廉,全是扯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豈能空談!
近日,重慶、廣州、海南、甘肅等地出租車連續發生罷運事件及北京李大偉事件,就是沒有嚴格執行社會主義(按勞取酬)大政和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缺失、不完善而出現的類似(矛盾)問題的縮寫。若不徹底改革現行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對全國各級醫院采取(統籌自銷)戰略并嚴格執行社會主義(按勞取酬)大政及嚴格遵照(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方針,實事求是地理解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關系,科學正確的駕馭她們!那么,全國“城鄉一體化”建設怎么辦?各行各業辛勤勞動的工農們怎么辦?城鄉中億萬萬個“李大偉”怎么辦?慎!慎!慎!
反思吧!同志們。在改革開放以前,60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無論城鄉)在政府的大力補貼中醫療基本有保障;改革開放以后,由于忽視醫院、醫生在國家、社會穩定中的作用,又沒有嚴格遵照(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方針,以致使60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無論城鄉)基本全無醫療保障。目前,醫療保障一改以往辦法并已基本成型。但在“老虎口”前面仍顯得力度太小,根本不能徹底解決核心問題。中央加大補貼力度吧,面對這個無底洞(涉醫體系)是永遠填不滿的。長此下去,國家負擔會越來越遠。甚至已進入醫保的中國公民(無論城鄉),大部分也會因“看不起而不敢看”病了。
我們現行的醫院,住院“門檻費”太高,且莫名其妙。卻總能迎著全國工資上漲的春風、隨著全國物價的上漲而上漲,全無監管。廣大人民群眾是盼漲工資,卻又怕漲工資。因為工資漲什么東西都跟著漲,不如不漲,如此虛高對誰都不好。
在現實生活中兩個同樣的病人住院治療,一個有醫保卡,另一個沒有醫保卡。出院時兩人一算賬,費用差不多,出入2元5角。怪!怪!怪!最大的贏家是醫院(醫生)。
(五)
現在,大家都知道醫療保障改革同養老保障改革一樣重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愈早愈好!但醫療保障改革比養老保障改革復雜,且線多路窄。關鍵在于必須從現行的醫療體制入手,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如何著手,如下所示:
最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改革開放以前,國家(統籌統銷)是對的。改革開放以后,(統籌統銷)已經不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退出歷史舞臺是必然。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也不能管無所管、問無所問,萬事任其自生。這也許就是在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關系上,沒有嚴格遵照(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方針,將其對立起來看一切問題,忽視(非對立面)互補性而造成的。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政府用十萬億元擴大內需,拉動經濟,還真不如徹底改革現行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全國個人信息系統,改現行的國家社會保障繳費制度為崗位收入稅制度(國稅)。逐步取消現行的國家低保制度(鼓勵就業與再就業),改為中國公民(無論城鄉)60周歲后,憑有效身份證件到所轄地領取統一標準的養老金(按需分配)并享受同等待遇的醫療保障服務。總之,首先必須對全國各級醫院采取(統籌自銷)的戰略;首先必須嚴格執行社會主義(按勞取酬)的大政;首先必須嚴格遵照(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方針。實事求是地理解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關系,科學正確的駕馭她們,造福于我們的子孫萬代!
此致,敬禮!!!
華夏之子盡忠,李嘉鴻。
聯系地址:[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