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
上午打開電腦后直奔烏有園,連著讀了決戰和郭松民的文章,別有一番感覺在心里頭。佩服決戰網友的勇氣與膽量,能直抒己見給可以載入中國的歷史史冊的人物們打分,至于正確與否及讀者讀了以后有否共鳴那當是另一碼子的事,我想決戰應該也是這么想的吧。自古至今,非一般的政治人物們的作為,思想道德品質,以及留給后世的影響,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不僅僅是用作茶余飯后的談資,更主要的是事關活在世上的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正如決戰所言,某人(我不敢指名道姓)“有原則,但其原則是個人原則,不是歷史法則。”,又說其“因為務實,所以缺乏遠見,缺乏歷史感,政策不計后果,導致后果嚴重。”這樣的觀點與評論是有大量的事實可以作佐證的,我無須再多說一句。而在另一方面,卻是有些對某人的拔高。說其有個人原則,其實并無個人原則,唯因為有私怨私恨而翻案發泄而已,升不到“原則”的高度。可笑可悲的只是朗朗乾坤之下竟然也有一大幫子追隨與吹捧者,將民間的俚語當做中國化的新馬列大旗揮舞著,順利和勝利地行進到了今天。其務實倒確實是蠻務實的,務實到了將至民怨沸騰的地步;再過幾十年,咱中國的一富、二富、三富可以向比爾蓋茨叫叫板了。
給毛主席打了個85分,周恩來打了個70分,這就有失公允了。為什么?想一想,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的遺產(包括政治與思想的、經濟物質的、國防軍事的、基礎建設的、外交的等等),他們靠啥亂折騰?大盜們能搶到什么?憑什么資格去與美俄等國談世界“核安全”?能夠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位置上坐得如此穩當?所以,單就當年的中國實際狀況而言,給毛澤東打滿分,給周恩來打九十分也是可以的、應該的。當然,決戰有決戰打分的標準與理由,但如果對照一下的話,毛澤東才85分,哪有些人就只能夠打上個0分了。
郭松民先生《為什么說“餓死三千萬”是一個偽命題》一文,寫得簡潔明了,一看就讓人知道駁斥彌天大謊究竟靠什么。他經查閱后寫出的一些百分比數字,頗具辯駁力和說服力,盡管制造彌天大謊的角色們會不屑一顧,依舊將他們的腐臭濫調彈下去;但是,社會在前進,人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思考中進步,今天的愚鈍不代表明日的醒悟。如同當初舉國歡呼打倒“四人幫”,之后再踴躍地投入“捉老鼠”的浩蕩序列一樣;而今天如再有人號召“不管白狗黑狗,能捉貓的就是好狗”,有幾人還會如癡如狂地追隨而往呢?
郭先生首創了一個詞匯:非正常生存。妙,妙極了!這不但給文增色,更是對彌天大謊制造者們的反唇相譏(擊)。
昨天吧,看了網友文武的一篇文章。該文閱讀者已近八千,跟帖也眾多。我認為,文中最該商榷之處,在于作者認為不讀馬列,也能是馬列主義者,只要你“站在工農的立場上”。就事論事地說,真正懂得馬列毛的人還很難找到,而“站在工農立場上”的人何止一千一萬,可以說,他們都不是地道的馬列毛主義者,而且離這檔次還相去甚遠,這非胡言,因為馬列毛主義所涵蓋的范圍實在太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如《資本論》,《國家與革命》,《反杜林論》,《論聯合政府》,等等等等,都講了些什么,說得完整一些,誰來說說?反正我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的。依照事實求是的原則,光站在工農的立場上,而不讀馬列毛的著作,只能成為一個替百姓說話辦事的好人,一個像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孔繁森等那樣的好人。一旦在辦事說話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便會茫茫然不知所措,就有可能或猶豫或彷徨或倒退了,批判的武器尚且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更不要說腦子里沒有馬列毛革命理論的支撐了。話又要說回來,做一個普通的好人,總比做一個只顧自己發財不顧他人累死累活的私營企業家們強上很多倍。鑒于此,我向作者致意,向他學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