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社會一切資源的勞動者,卻在這個社會的壓迫下,成為社會進步的犧牲品。這作為有史以來私有制經濟的本質現象,一直在歷史大潮中長盛不衰,屹立不倒。然而,數千年的私有制終于走到了依賴機器的大生產階段。越來越多的無產者被迫成為集體勞動中的一員。例如千千萬萬的劉漢黃們,就是從農村進入城市,進入工廠,從農民成為工人,從依賴土地的個體勞動者成為集體協作生產中的一員。越來越集體化的生產模式,決定了一個利益高度一致的集體的出現,而資本的殘酷壓迫,也不斷迫使這個群體成長起來。
工人階級的成長,必然是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先進份子。來自工人階級將的先進分子們,逐漸在工人斗爭中成長起來,并伴隨著斗爭,不斷形成聯合,最終必然的要形成自己的組織。這就是工人階級自己的組織。
工人組織形成的初期,一定是以工人群眾迷信精英開始。因此早期的工人組織,更多的是由工人中的精英分子而不是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的。這說明了為什么西方工會必然走向工聯主義。由精英分子主動組織形成的工會最關鍵的弊端就是群眾基礎不足,不能夠充分代表和反映階級群眾的利益和要求。而普通的工人群眾又還不能夠馬上迅速的形成自己的組織意愿和要求的時候,精英分子的組織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成為逐漸覺悟的工人群眾可以借用的有利因素。
于是,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了工人群眾的覺悟上面。
提高工人群眾的覺悟,這不僅是資本家的壓迫在不斷造成的結果,同時也應當是階級的先進分子們不懈努力的事業。資產階級是被動的提高了工人的階級覺悟,同時它們還主動的打擊工人的覺悟。而階級的先進分子,則應當是主動幫助工人階級抵抗資產階級的打擊,消除資產階級破壞工人階級覺悟的影響。
我們應當注意到,資產階級對無產者的影響,是從無產者的生活和生產中直接產生的,而如果有屬于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存在,那么這樣的先進分子必然也是直接作用于無產者的生活和生產中。無產者的世界和資產者的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視野角度。如果不能夠站在無產者的角度上去看世界,那么就不可能和無產者的實現重合,就不可能和無產者發生息息相關的共鳴以及,同呼吸共命運的階級感情。
不能和劉漢黃同呼吸共命運,就不可能領會到劉漢黃從被壓迫,到一再壓迫,到跳樓反抗,直至最后擊殺資本家的成長。更不可能真正體會到,劉漢黃事件傳達到工人中,所產生的共鳴的力量,和教育的意義。
不與階級同呼吸共命運,則不是階級成員,則不可能是階級革命的先進分子,則更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開創新時代的階級革命的革命者。(來源:工人論壇-http://bbs.chuizi.net/thread-5520-1-1.html 作者:隱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