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韜:轉基因大豆與精子異常(轉)
學者的研究發現,廣西大學生的精子質量不合格率超過56.7%,有人就此指出與廣西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有關。其實,從嚴格意義來說,廣西的大學生的精子質量并沒有特別之處,因為從全國范圍看,它的所謂異常,其實很“正常”。因為中國年輕男性的精子質量下降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而這個大趨勢與全球同步。
為此,揚韜通過網絡搜索,發現了如下一些文獻。
1、《生殖與避孕》1999年第一期,國家計生委科研所人員文章《1981~1996年我國有生育力男性精液質量的變化分析》。通過文獻檢索,收集1981~1996年16年間我國成年有生育力男性精液質量檢測報告文獻114篇,涉及39個市、縣的9292人、11726人次樣本測定,共256份數據。分析結果顯示:
精子計數由103.02×106/ml(1983)降至83.84×106/ml(1996),
精子活動率由75.11%(1982)降至67.27%(1996).
正常形態精子率由85.02%(1983)降至77.89%(1996),
排精總數由355.34×106/次(1984)降至262.26×106/次(1996),
精液量由3.31ml(1981)降至2.97ml。
2、2003年第4期《中國衛生統計》刊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等單位研究報告,對在我國七省市婦幼保健所進行婚前體檢的 5 62例正常男性志愿者進行精液質量測定和流行病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男性精液量為 2 61± 1 10ml
精子密度為 64 47± 3 4 5 9± 10 6/ml
精子前向運動百分率為 5 9 89±17 11%
精子存活率 為 77 19± 11 87%
精子正常形態率為 78 2 3± 9 15 %
3、《中華醫學會第五屆全國計劃生育學術會議資料匯編2004年版,刊登成都市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所李剛等人文章《成都地區549名大學生鏡子質量及血清抗清子抗體的調查》顯示:
學生精子密度(×10~6/ml):50.90±27.31、
A+B級精子(%)、42.21±15.38、
A級精子(%)29.48±13.71
及精子活率(%):56.40±14.77,
其中精子質量正常345人(62.84%)、異常204人(37.16%)。
在精子質量異常的204人中,187人精子活力異常(91.67%),39人精子密度異常(19.12%),22人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異常(10.78%),未發現無精子者。正
正常組精子的密度和活率均低于全國(1987年)、北京(1988年)、成都(1988年)、南京(1989年)、鄭州(1990年)報道的結果。
結論成都地區大學生精子質量異常的情況比較突出,其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與國內報道的結果相比呈下降趨勢,同時也不可忽視免疫因素對該人群生育能力的影響。
4、新華社2007年4月9日電,正在參加我國首屆“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協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合年會”的王一飛教授和黃荷鳳教授說,雖然我國還沒有對不孕不育的總體情況進行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但部分區域的調查數據顯示,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達到了7%~10%,不孕不育的現象呈增長趨勢。據悉,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的生殖醫學專家做了一些調查和研發現,與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數量從1億個左右已降至目前的2000萬~4000萬個。
5、2009年,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男性學科《廣西在校大學生性健康調查報告》,217例大學生志愿者年齡在18歲至25歲,平均21.6歲,均為未婚。這些志愿者在獻精液檢查前,從未進行過精液檢查,且未懷疑過自己的生育能力。結果顯示:精液質量正常者94例,占43.3%,精液質量異常者123人,占56.7%。
這123例精液質量異常的大學生志愿者中,又以精子活力及活率異常為主,其中97例精子活力異常,87例精子活率<60%,17例精子密度異常,還有64例精子正常形態率<70%,38例精液量<2ml,這些數據都說明,抽樣調查的在校大學生存在明顯的精子質量問題。
6、《鳳凰周刊》2009年2月刊文,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醫院臨床精子數量正常參考值為每毫升1億個,上世紀80年代降為0.4億個/毫升,而目前的參考值則為0.2億個/毫升——在過去屬于少精癥范疇。2000年,上海市人類精子庫先后對近500名捐精者進行精子檢測,以0.2億個/毫升的精子密度為標準,約有半數人無法通過。醫生們感嘆,以前在醫院作精液分析的男性,一次射精就可以把試管裝滿,而現在連試管1/2的刻度都達不到。
通過以上文獻,我們能看到:
1、1983年,中國男性的精子密度還能達到1.03億/毫升,到1996年就下降到0.83億了。2003-2004年進一步下降到0.64億和0.51億(成都大學生的2004年數據)。也就是說,20年時間,中國男性的精子密度從1億下降到0.5億,下降了整整50%。
2、結合鳳凰周刊的文章,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男性精子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可能約2億,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約1億。也就是說,50年時間下降了一半。而最近20年就下降一半,下降的速度是在加快的。假設按照這個趨勢,估計再過20年,中國男性的精子數量就會下降到0.3億以下,恐怕要有30-40%的中國男性沒法生育了。
3、1981年,中國男性的排精量還能達到3.31毫升,1995年前后就降低到2.97毫升,2003年下降為2.61毫升,假設現在下降到2.5毫升。則我們能做的對比是:1981年的時候,每次的精子數量約3.3億個,而今只有1.2億個。也就是說,男性每次排精的精子總數下降了近三分之二——這是短短30年內發生的事情!
4、2003年的時候,成都地區大學生精子質量異常率就已經達到37%。短短6年后,廣西地區大學生精子質量異常率達到56.7%,顯著上升了近20個百分點。那么,這六年發生了什么呢?
數據顯示,1990年代中期,我國由大豆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到2001/2002年度,我國進口大豆達到1039萬噸。而2003/04年度突破2000萬噸,2005年達到2659萬噸,2007年突破3000萬噸,2008年達到3744萬噸,2009年更達到4255萬噸。
也就是說,過去不到10年時間里,中國大豆進口量增長了300%!到2009年每個中國人平均每年要消耗進口大豆32.7公斤的進口大豆,平均每天超過1.6兩。而這些大豆,幾乎全是轉基因的。
所以,中國男性,尤其是男大學生的精子異常,跟所謂轉基因玉米也許關系不大,關系密切的倒是轉基因大豆。誰能肯定地說:過去10年,中國人每年耗用的進口大豆從8公斤上升到32公斤與中國男大學生精子質量異常率上升20個百分點沒有關系呢?
或曰:人家歐美國家不也照吃轉基因大豆嗎?你杞人憂天個啥?
答曰:白種人能吃的東西,都適合黃種人嗎?
轉基因:人口戰爭
他們說,轉基因大米和轉基因玉米都是安全的。
可是,我們知道的是:
1、轉基因大豆沒有繁殖能力。你種的大豆,成熟以后,大豆看起來很美,但它的種子沒有繁殖能力。即便有的品種可以繁殖,三代之后肯定無法繁殖。那么,我們要問,吃了轉基因大豆的人們,如果三代以后也沒有繁殖能力了怎么辦——對人而言,三代,意味著70年以上。
2、吃了轉基因大豆的蟲子沒有繁殖能力。轉基因,就是要抗蟲害的,蟲子吃了,要么自個兒死,要么沒有繁殖能力。人,不是蟲子,人的抗藥力要更強一些。但人要多久才能死?人要多久才能沒有繁殖能力?是一代還是兩代抑或三代?
3、轉基因種植時的除草劑是要讓草“斷子絕孫”的,也就是說,大豆不能繁殖,連土壤里的草也不能繁殖。那么,這些農藥除草劑什么的,會不會在大豆里有殘留?會不會也讓人斷子絕孫?
如果我們吃的一種東西,是沒有繁殖能力的,將來會不會導致我們自己也沒有繁殖能力?這是一個大問題。
中國人吃轉基因的大豆油已經有好些年了。這些年來,幾乎所有中國人(除了吃特供食品以外)都不得不吃一些轉基因的大豆油。比如炒菜的時候,出去下飯店的時候,吃任何糕點的時候。只要你開口吃飯,就不得不吃轉基因。
那么,這么多年來,有這樣的現象是否可以有一個答案:
1、越來越多的不孕不育者。尤其是30歲以后的年輕人出現了多少不孕不育患者?
2、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
3、體質越來越弱以至于動輒就傷風感冒的孩子。
這一切,是否都與轉基因的大豆油沒有絲毫關系?
現在,如果我們除了大豆油這種輔食品之外不得不天天吃轉基因的大米,那么,誰能保證三代以后的人們仍能保持現有的生育能力?
所以,轉基因的食品,也許是一種人口戰爭的工具。
為了子孫后代,千秋萬代,轉基因食品,還是悠著點吧:我們沒有把握,但可以盡量只吃花生油等純正的非轉基因食品。盡量不吃豆油,不吃豆制品,不下飯店,不吃糕點,盡量自己做著吃……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轉基因的大米,那就再也不吃大米,天天吃麥粉做的面食。
如果又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吃面食了,那就放棄一切主食,只吃雜糧,一直到三代以后,看看真的沒事,再接受它。而那,需要70年……
醫生警告:避開轉基因食品(轉載)
這篇文章來自網絡 http://www.rense.com/general86/doct.htm,本博轉的是中文譯稿。
作者杰弗里·史密斯 Jeffrey M. Smith
美國科學院環境醫學指出:“轉基因食品沒有得到很好的測試,并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轉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響之間不是了無關系的,實則存在因果的關系。”
今年5月,美國科學與環境醫學會(AAEM)呼吁“可能的話,醫生要教育病人,醫療界,和市民大眾,避免轉基因(基因改造)食品,及提供有關轉基因食品和健康風險的教育材料。”他們呼吁暫停食用轉基因食品,作一個長期的獨立研究和作食物標簽。
AAEM的立場文件中指出,“一些用動物的研究指出食用轉基因食品有嚴重健康的風險。”包括不育,免疫問題,加速老化,胰島素的調節,和主要臟腑及胃腸系統的改變。他們得出結論:“轉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響之間不是了無關系的,實則存在著因果的關系。”以科學公認的標準性定義: “轉基因食品和疾病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一致性,在多次動物研究中已被證實。”
越來越多的醫生已經處方無轉基因食物(給病人)。密歇根州的內科專家的艾米院長院士,又是董事會成員的AAEM,說:“我強烈建議病人完全食用非轉基因食品。”俄亥俄州過敏癥專家約翰博伊斯博士說:“我過去一直測試大豆引起的過敏,但現在(測試)的是轉基因大豆,這種大豆是非常危險的,我告訴人們不要吃它。”
身為AAEM主席的珍妮阿姆斯朗博士,說:“醫生可能在病人身上看到這些影響,但需要知道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世界著名生物學家普什帕米巴爾加更進一步,他在審查了600多個科學期刊,他得出結論認為:轉基因生物(GMOs)是令至美國人健康急劇惡化的一大因素。
索爾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戴維舒伯特警告說,“在人口中,兒童是最有可能受到毒素和其它與轉基因食品有關的飲食問題所傷害到。”。他說,“在沒有足夠的研究下,孩子們就成了“作為實驗的動物。”
真正用轉基因食物喂飼實驗中的動物的經歷,實在是叫人害怕的。當用基因大豆喂雌性大鼠,它們大多數的嬰兒在三個星期內死亡,與用天然大豆喂食的大鼠作比較的話,它的死亡率就有10%的高。轉基因食物喂養的嬰兒亦較細小,后來懷孕也有問題出現。
當雄性老鼠喂食轉基因大豆后,其睪丸實際上改變了顏色:從粉紅色的正常色轉至深藍色。老鼠喂食轉基因大豆就已經改變了年輕的精子。甚至是用轉基因食物喂養的母鼠體內的胚胎的基因(DNA)亦有重大的改變。奧地利zf用老鼠喂食轉基因玉米的研究,也發現它們所產的下一代不但數量少,而且體形也小于正常的幼鼠。
生殖問題也困擾著牲畜。印度在哈里亞納邦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吃了轉基因棉籽的水牛有并發癥,如早產,流產,不育,并子宮脫垂。許多小牛死亡。在美國,大約24個農民報告說成千上萬只豬吃了轉基因玉米品種后成了不能生殖的,一些服用后出現假懷孕,有的生下袋水。奶牛和公牛進食了相同的玉米也成為不育。
為產生毒素而設計的食物
在每個細胞中,轉基因玉米和棉花已被策劃設計生產出自己內置的農藥。當蟲咬(轉基因)植物時,(植物)內里的毒會令它的胃裂開而至死。生物技術公司聲稱,被稱為Bt(這是從土壤細菌叫蘇云金芽孢桿菌生的)的農藥,有一個安全使用的歷史,因為有機農民和其它農民也使用Bt細菌噴霧控制自然害蟲。然而,由轉基因植物被設計出來的Bt毒素,比在自然噴霧中的Bt毒素,濃度是要大幾千倍,有過敏原體的特性,不像噴霧,不能從植物中洗除掉。
此外,研究證實,即使是毒性較低的天然細菌噴霧也是有害的。當為了殺死在西北太平洋地區上空的『吉普賽飛蛾』,而用飛機散播噴霧時,約有500人報導說出現過敏或類似流感的癥狀,有些人更要入急診室。在印度的各地農場上的工人,在處理Bt棉花上,現在出現了完全相同的癥狀。 2008年,根據醫療記錄,『星期日印度』報告,說“由BT棉的種植而導至的瘙癢受害者,正大量地增加。”
美國科學與環境醫學指出:“多項動物研究顯示出重大的免疫調節失調,”包括細胞激素(cytokines)的增加,它們又與哮喘,過敏和發炎有關,都在美國節節上升。
根據轉基因食品安全專家阿帕德普茲泰博士,在所有的研究中,轉基因動物的免疫狀況改變,是“一貫的特點。”即使『孟山都』自己的研究也表明:Bt玉米喂養的大鼠的免疫系統有著顯著的改變。由意大利zf于2008年11月所作的研究,亦發現老鼠的免疫對Bt玉米有反應。
轉基因大豆和玉米每一個包含兩個具有過敏性質的新蛋白質,轉基因大豆有高達7倍以上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是已知大豆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表明有些人對轉基因有反應,而對非轉基因大豆沒有反應。轉基因大豆被首次進入英國后不久,大豆過敏急升了50%。也許美國流行著食物過敏和哮喘是一種遺傳基因操縱的結果。
在印度,一直以來,當棉花收獲后,動物采食其植物。但是,當有牧羊人讓其羊群吃轉基因棉花植株(內有Bt),數以千計的羊死亡。驗尸結果顯示腸和肝臟有過嚴重的刺激和黑色像補丁的小塊(以及擴大了的膽管)。調查人員說,初步證據顯示出“有力地表明,羊的死亡率是由于毒素,極可能是轉Bt毒素(所造成)。”在德干發展協會的一個小的后續跟進的喂養試驗行動中,所有喂過Bt轉基棉植物的羊30天內全部死亡,而那些吃天然棉花植物的羊保持健康。
在安得拉邦的一個小村莊里,那里的水牛吃棉花植物8年沒有發生任何事件。在2008年1月3日,水牛首次吃了含有Bt棉花的植物后,所有13只水牛第二天便生病了,跟著3天內全部死亡。 Bt玉米也牽涉在德國母牛的死亡,和菲律賓的馬,水牛,和雞的死亡中。
在實驗室研究中,很多雞喂了『自由鏈接』(Liberty Link)玉米死亡,20個中有7只喂食轉基因西紅柿的大鼠發展出胃出血,另外40只中有 7只兩個星期內死亡。根據法國毒物學家G.E.Seralini,『孟山都』自已的研究亦證明,Bt玉米喂養的大鼠,其主要內臟有中毒的現象。
最令人憂心的調查結果:所有轉基因生物殘留在內我們體內
唯一已公布的入體喂食轉基因的研究顯示出轉基因食物中可能是最危險的問題。插入到轉基因大豆里的基因轉移到生活在我們腸道的細菌的DNA里面去,并繼續發揮作用。這意味著吃了之后,我們雖然不吃轉基因食物,在我們體內仍然不斷產生有潛在之害的基因蛋白質。說透徹一點,吃Bt玉米所造成的玉米片,會把我們的腸道細菌轉變成生活著的農藥制造廠,可能直至我們死為止。
當在美國的各地的醫療會議宣告基因轉移的證據時,醫生們往往響應他們的病人在過去十年中,有著大幅增加的胃腸道的問題。轉基因食品可能正在北美人民的肚子中殖民了。
科學家,即使在90年代初,已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出對所有這些問題的警告。根據從一起訴訟所公布的文件,該機構的科學共識是:轉基因食品是有內在的危險,并可能制造出難以檢測的過敏,毒藥,基因轉移到腸道菌群,新的疾病和營養問題。他們敦促他們的上司,要求做嚴格的長期測試。但是,白宮下令該機構要促進生物技術,藥物管理局作出反應,招募了邁克爾泰勒,孟山都的前律師,來領導形成轉基因的政策。這一政策,也就是在今天實行的政策,否認了科學家關注上的共知(即上面那些共知點),并宣布,任何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都是不需要的,食品的安全與否全由孟山都和其它生物技術公司來決定。泰勒先生后來成為孟山都的副總裁。
美國科學與環境醫學指出:“轉基因食品沒有得到正確的測試”和“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沒有一個人類的臨床轉基因生物試驗的報告被出版過。在2007 年出版的科學文獻在“潛在的毒性作用/轉基因植物的健康風險”的評論文獻中透露“實驗的數據是非常的不足夠。”作者在評論中用詢問作結論:“有哪里的科學證據去證明,正如生物技術公司自己所假設的一樣:轉基因植物/食物的毒性是安全的呢?”
加拿大著名的遺傳學家戴維鈴木就此事作回應:“實驗根本就沒有做,我們現在已成為小白鼠。”他更補充說,“任何人說,噢,我們知道這是絕對安全的。我會說:要么就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愚蠢,或故意地在說謊。”
舒伯特博士指出,“如果有問題,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因為事情的源頭不可能追查得到,許多疾病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發展起來的。”如果轉基因生物(GMOs)引起急性的癥狀而帶有一個獨特的簽名,那么也許我們會有機會追查得到原因。
例子就如發生在美國80年代后期的一場流行性疾病。疾病迅速展開,致命的,造成了一個在血液中獨特的可衡量的變化,但還仍花了四年多的時間,去確定是否發生疫情。到那時,它已殺了大約100個美國人,造成5,000-10,000人生病、或成為終身的殘疾。這場流行性疾病是由基因工程制造的,是補充食品品牌名為L -色氨酸所引起的。
如果其它基因改造食物是引至自閉癥,肥胖癥,糖尿病,哮喘,癌癥,心臟病,過敏,生殖問題的增加,或任何其它常見而且現正困擾美國人健康的問題,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事實上,由于轉基因生物的喂養有這樣多種多樣的問題,易感染的人群會作出對轉基因食品的多種病癥。因此,清楚了,在1996年第一次大規模引進轉基因作物的9年后,患有3個或以上的慢性疾病的人,幾乎增加了一倍,從7%至13%。
為了幫助確定是否轉基因生物造成危害,AAEM要求他們的“成員,醫學界和獨立的科學界,收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和對健康的影響的資料個案,開始調查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所化演的角色和安全的流行病學的研究,和進行確定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安全方法。“
市民可以采納醫生的建議,避開轉基因食品,而不必等待出來的結果。人們可遠離任何大豆或玉米與衍生物,棉籽和油菜籽油,糖的轉基因甜菜,除非它說:『有機』或“非轉基因。”
就算一小部分人選擇了非轉基因品牌,食品工業可能會如他們響應歐洲時一樣,就是移除所有的基因改造成分。因此,美國科學與環境醫學的非轉基因處方,對于美國的食品供應,可能是一個分水嶺。
杰弗里·史密斯,是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的行政總裁,是對轉基因生物的健康危險的領先的發言人。他的第一本書,種子的欺騙,是說及這領域世界上最暢銷的一本書。他的第二本,遺傳輪盤:記錄的健康風險的轉基因食品,確定了65種轉基因生物的風險,并顯示zf如何膚淺的批準和沒有能力找到他們。他邀請生物技術產業對每一個風險作出書面證據的答復,但正確預測他們會拒絕接受,因為他們沒有數據顯示,其產品是安全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