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餓死三千萬”是一個偽問題?
1959、1960、1961三年“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在今天的主流學界和輿論界,這似乎是一個普遍共識,但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個出于意識形態的需要被蓄意制造出來的不折不扣的偽問題,是學術為政治服務的一個典型代表,目的當然是為了消弭社會主義復興的任何可能——難道你不怕被餓死三千萬嗎?
為什么說“餓死三千萬”是一個偽問題?請看事實:
三年困難時期,中國的平均粗死亡率:18.09‰(見《中國統計年鑒》);
那么18.09‰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同一時期印度的平均粗死亡率:21.06‰;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平均粗死亡率:26‰左右;(《人口學刊》2006年第6期《21世紀世界人口趨勢》)
整個民國時期的平均粗死亡率:27‰~35‰,即便在精英們所謂的“黃金十年”末期的1936年,死亡率也在27‰以上(《中國人口科學》2003卷5期:《民國時期[1911年~1949]中國人口死亡率》作者:侯楊方)。
結論:假如把中國這三年的死亡率規定為正常死亡率,則印度、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的民國時期,都出現了大規模的非正常死亡;
但按照精英們的邏輯,毛澤東時代是不可能正常的,那么好吧,我們就假定同一時期的印度、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的民國時期的死亡率是正常的,那么結論只有一個:即便是在1959、1960、1961這三年,中國的人口仍然出現了大規模的“非正常生存”,也就是說,按照“正常”的死亡率,他們應該死去,但他們居然活了下來,因此,這是“非正常生存”!
把一個出現了大規模的“非正常生存”的時代,說成是“餓死三千萬”——這樣的彌天大謊,有人敢撒,也有人敢信?!
不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