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這幾個月,香港有兩件大事,第一件是政制改革,另一件事是起高鐵。
今天我們先談談起高鐵。
話說正當2009全國大興高鐵,全面提速,我們香港特區政府也不甘后人,大搞高鐵。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里,發展,速度就是一切,起高鐵這種事,香港人似乎也不會太大反對吧。但是,有時階級斗爭的爆發,就往往出于最不起眼的環節里。
起高鐵,首先就要征地,要征新界土地,就不能得罪那兒的地主,于是我們的特區政府小心翼翼,避開地主們的勢力范圍,征收一個在解放軍營附近的小村莊-菜園村。這個村住的多是老弱長者,是香港僅有的務農小村,村民無財無勢無權,這種人在政府眼里實在太沒議價能力。政府心想,只要到時稍作賠償,這群人大概就不會反抗。他們萬萬想不到這些居民竟然組織起來,反對遷拆,最要命,他們要的竟然不是錢,而是原來的生活。天啊,那有人不要錢而要那些無聊透頂的農村生活啊,官員們覺得實在不可思議。但是,對于一個長者來說,安安定定的農村生活,怎也會比住在那些冷冰冰好、毫無小區關系可言的公共屋村里好。這回政府就兩難了,竟然有花小錢解決不到的事情,難道要新界大地主們的土地嗎?事情還真難辦啊。
不過更難辦的事情還有呢,起高鐵,總站當然要設在九龍市區,因為這樣可以托高地價,帶動附近的豪宅價格,這樣九龍的地主們才會滿意。但是偏偏有人就要提議將總站設在新界,說這樣會方便香港大多數的基層市民。天啊,高鐵難道是給你們大多數的窮鬼們搭的嗎?當然不是!高鐵是直通毫宅的專列來啊!你們窮人們請老老實實搭直通巴士,搭九廣鐵路。別鬧了!
折騰了一輪,現在要報價了,我們香港貴為東方之珠,高鐵用料當然是最上乘,全程22公里,大部份都是在地底的,西九龍總站要大要豪,要比現時的旺角站大三十倍,這樣才能夠吸引內地大款來港花錢、炒樓。屈指一算,全個鐵路工程造價669億,僅那個無敵總站就花了150億。669億是甚么概念?是香港全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名香港人要付一萬多元!
造價一出,全港嘩然,市民平時哀求政府花多點錢救助老弱傷殘,政府總是說自己沒錢,要窮人自己看著辦,現在要起這些有益地主的高鐵,怎么突然這么闊啊!起一條20多公里的鐵路竟然用了669億,全球最貴!香港又不是沒有鐵路,多了這條平均時速只有130公里的「高鐵」,也只不過快了10多分鐘???0分鐘每人一萬元,試問又怎叫市民心服。
可是,政府堅決硬闖。在議會里有30席是維護商家/專業團體的功能組別,直選組別有近10席親政府票,其余20席反對派又可以怎么樣呢?這就是資產階級民主了,而且是一個帶有封建成份的資產階級民主。
哪里有壓迫,哪里有反抗,高鐵撥款快將表決之際,香港市民連續數星期到立法會外集會,他們希望政府能回心轉意。1000人,2000人,10000人,20000人,集會的人數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多,但政府依然執意通過。2010年1月15日晚,群眾按耐不住了,3000多名年青人在立法會會議后,突破警察的防線,走到以前的殖督府,現在是行政長官曾蔭權的住所兼辦公地點,要求與特首對話,3000人唱著國際歌,唱著黃家駒的海闊天空,等到深夜12時多,特首還是一點回應也沒有。青年人憤怒了,他們選擇離開回家,養精蓄銳,因為他們知道最后的對話空間已沒有了,第二天立法會就要通過撥款起高鐵,明天才是決戰。
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早上多數人要上班,但還是有數千人在立法會外守候,警察已經用鐵馬重重包圍立法會,議會內的反對派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去提出質詢,但是政府毫無退意。下午一時開始下班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上班族越來越多,到了黃昏已經有過萬人聚集。6時30分政府終于伙同虛偽的議會通過了這個不義的撥款。立法會外的群眾徹底的失望,他們打算圍繞立法會作最后的抗議,可是,政府卻以防暴隊阻止,他們用胡椒噴霧對付群眾。群眾憤怒了,一起走出馬路,占據了中環中心地帶的主要街道,他們坐在地上,高唱國際歌,防暴隊試圖將人門抬走,但是他們很快就放棄,因為人數實在太多了!就這樣,立法會內的高官、議員連同保護他們的國家機器一一被包圍!政府這回真是急了,中環是香港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如果包圍持續,星期一金融市場必定要恐慌!
那些議員們,高官們害怕了,他們發瘋指罵警察的指揮官,要他們立刻清場,可是現在連防暴隊也被包圍,清場真不知從何說起。最后,這些國家機器終于想出了「妙計」,他們讓高官換上警察的外衣,然后在防暴盾的擁護下,跑到最近的港鐵站乘地下鐵路逃走,在地鐵站內這些議員和官員就如過街老鼠般被群眾指罵!香港的鐵路原來是用來給高官逃走的!
這次高鐵事件,不吃人間煙火的高官們竟然被圍困六個小時,統治階級面目無光。政府開始秋后算帳,動用大量人力緊釘參與者,香港的另一國家機器,司法體系開始轉動了,殖民地時代用來對付愛國人士的非法集結罪,又再拿出來對付人民。
事情還沒完結。
看來我們的政府還未發現,高鐵事件其實是無產者與資產者的矛盾,是活生生的階級斗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