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論壇:左翼進步人士應當關注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的發育
旗幟
·
2010-04-25
·
來源:求是論壇社會觀察哨
烏有之鄉網友旗幟所寫題記:
旗幟本人之所以向左翼朋友們和其他進步人士大力推薦中國庚友這篇文章,是因為文中提出的中國城鄉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等基層民間新型組織的發育、呵護和支持問題,對于助推當前在逆境和困惑中艱難摸索的中國左翼走出低谷來說,對于加快壯大將來勢必崛起的中國社會大眾民主尤其是勞動人民民主力量來說,甚至對于探尋當今中國主流大勢倡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底層支撐力量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可以想見,中國庚友為作有關分析,之前必定下功夫到城鄉基層走了一番。
朋友們大都認為當前中國左翼總體仍處于困境之中,似乎難以自拔、難見曙光,旗幟本人也深有同感。但問題是,對于今日左翼所面臨的各類困惑以及難有實際作為的這種局面,朋友們除了不遺余力地鞭達國內國外丑惡事實和揭露資改派集團作孽社會的種種罪行之外,除了嗟嘆時代局限和社會條件制約之難以外,有多少人認真思索過左翼自身努力的問題?又有幾人能夠直面慘痛的社會現實,去深究左翼難以公開有效發聲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大家沒有一天停止過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革命真理的疾呼,也沒有一天停止過對資改派集團和主流社會進行再改革、再改良哪怕點點滴滴再改善嘗試的疾呼。可令人悲哀的是,就在朋友們幾乎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的這些疾呼聲中,我們看到:通鋼工潮告一段落了,工運積極分子紀宜剛照樣被清算、被判刑坐牢了;堅持宣傳毛澤東思想、積極為下崗工人依法維權訴訟的好律師趙東民至今還被關押在獄中;遼寧莊河千人下跪上訪磕求政府開恩主持公道之類的鬧劇仍在各地陸續上演;轉基因主糧種植試驗照樣在南北推行,各種疑似轉基因的作物種子悄然登上各地的農業市場。
這一件又一件讓左翼朋友和進步人士倍感無奈的事實的背后,反映出的恰恰是當前左翼正義力量還沒有真正形成與資改派集團有效抗爭的實際力量。正因為我們僅有真理和道義上的十分有限的呼喊,而絲毫沒有物質性的對抗力量,所以資改派集團和其它丑惡勢力才敢為所欲為,才會壓根不把左翼正義放在眼力。那么,我們應當去哪里尋找我們未來賴以立足的物質基礎,到何處尋找我們可以依靠的力量支撐呢?好好讀讀中國庚友的文章吧,相信朋友們會有所啟發。
左翼進步人士應當關注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的發育
作者:中國庚友
本文鏈接http://bbs.qstheory.cn/viewthread.php?tid=24500&extra=page%3D1
從總趨勢看虎年的中國社會,新生事物與舊事物之間各種形式的斗爭,不會降溫而只會升溫,不會縮小而只會擴大。在各地城鄉工農特困群體為維護生產和生活切身利益而自發進行且愈演愈烈的維權抗爭中,一種根本有別于官辦基層工會、官倡民辦新農村理事會之類組織的新型工會和新型農會組織雛形,亦即完全由困難職工們、困難農戶們自發組建的維權抗爭互助組織雛形,今明兩年內有沒有可能出現?現在看來,不僅可能,而且必然。有關情況可作一些初步分析。
第一,新型工會新型農會之類組織雛形的出現,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
左翼朋友或者其他任何一個尚有良心、有責任感的朋友,只要抽點時間、走出書齋,躬身到城鄉一線走走、到底層民眾中間看看,就會發現以下所述絕非虛言:
1、現有自上而下的各級正式工會組織,以及廣大農村包括村黨支部、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等在內的各類村級組織,絕大多數已經不能真正成為工人、農民切身利益的代言人,或者在一定條件下能做代言人卻不能做實際行動的代理人,他們實質上已經與日益官僚化的地方各級黨政及其部門成了一條船上的人。
2、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必然進一步強勢推動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產業化,特別是由城市加速向農村推進的壟斷資本全球化和經濟危機實體化,必然在城市城鎮及城郊農村引發更多更大規模的征地拆遷糾紛和土地流轉沖突,迫使切身利益遭受損害的工人農民就近聯合起來,通過自己的組織代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3、近年來各地城鄉陸續興起的城市社區居民自助組織和農業產業化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村經濟組織,雖然大多數屬于松散型組織并以應對市場競爭風險、謀求經濟利益為目標,但在客觀上為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的組建打下了基礎。
4、國際金融經濟危機加劇形勢下日益增加的返鄉農民工、下崗職工和大中專畢業生失業群體,無疑直接為組建真正代表工農弱勢群體利益的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等組織創造了條件。
第二,新型工會新型農會之類組織雛形的出現,有其必然的引擎發端。
此處所說的引擎問題,其實在很多地方已經成了事實,或者正在和即將成為事實:
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黨政官員為了避免全球金融危機形勢下地方經濟指標大幅度滑坡的局面,同時為了追求有利于個人和小團體升遷的表面政績工程,將主要精力放在盲目招商引資和大興土木工程上,放在重復布局建設交通要道沿線城市城鎮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上,而對廣大民眾尤其是困難群眾最關注最現實最直接的住房、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問題僅限于表面重視和虛與委蛇,進而引發更大規模更加尖銳的官民對抗事件。
二是沿海相對發達地區前些年上馬鋪開的資源耗損型項目導致城鄉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當地居民特別是項目所在地的農民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民眾群體上訪、越級上訪一浪接一浪。
三是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泉州、廈門等國際化都市先富巨富階層對外來民工的歧視加劇,與底層困難職工的各種摩擦加劇,迫使農民工、下崗失業工人等弱勢群體不得不組織起來。
四是安徽等地在改革開放初期最早起哄分田單干的農戶們大多數至今沒有真正富裕起來,在資本下鄉角逐謀利、農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農戶們出于減少市場風險的現實需要不得不重新組建各類產供銷協會等合作或半合作經濟組織,經網絡媒體披露后反響激烈。
五是一部分有理想有抱負有行動條件的革命左翼人士有針對性地深入工農一線宣傳發動,并團結帶領失業后逐漸溶入弱勢群體的大中專畢業生一道行動,在條件成熟的地方率先發起成立農民工協會、農民工互助會、國有企業下崗工人協會、下崗失業人員聯合會等新型組織。
第三,新型工會新型農會之類組織雛形一旦萌芽,必將引發各行各業的爭議。
預計爭議的主題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為什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金融經濟危機形勢下,只有下崗工人、失業職工、農民和農民工自覺自愿組織起來,成立互救互助合作性質的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組織,才能有效應對市場競爭和減少經濟損失,才能有力維護最基本的生存權和話語權?對此,有積極性參加和暫無積極性參加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的職工們和農戶們,都會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得到答案。實踐是最好的教育手段。
另一方面,為什么中央及地方政府應當支持和認可工農弱勢群體自覺自愿組建的新型工會、新型農會和其他新型組織,并賦予其參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事務必要的合法權利?對此類問題,在知識界尤其是在主流精英學者與草根知識分子之間的爭執,可能率先發聲。
第四,新型工會新型農會之類組織雛形一旦成型,必然產生強烈的社會反響。
此類反響注定是深刻和長遠的,并將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逐步體現出來:
1、市場經濟危機形勢下真正代表底層民眾意志的新型工會、新型農會和其他新型組織苗子一旦破土而出,在其影響傳播可及的任何一個地方,這些新苗必將得到工農大眾尤其是城鄉弱勢群體的百般呵護,必然產生不可抗拒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2、新興資產階級特別是右翼反動勢力必然百般干撓、破壞和扼殺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的組織雛形,他們會利用手中掌握的主流媒體瘋狂加以口誅筆伐。
3、有關當局在其所能控制的領域決不會允許更不會認可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組織雛形的出現,為此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組織只能以半秘密半公開形式組建活動。
對當前在艱難和困惑中前行的左翼朋友們而言,城鄉新型工會、新型農會組織雛形的出現,無異于漫漫長夜中看見了閃爍的星光。朋友們將會發現,星星之火不在別處,就在勇敢起來抗爭的底層工農中間。朋友們應當相信,中國城鄉社會徹底拋棄官辦變質的工會等基層組織,擺脫基層腐敗官僚的羈絆,重建工人自己的工會和農民自己的農會, 此乃形勢發展的必然,是工農維權抗爭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左翼朋友們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中,新型工會新型農會將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一定會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推翻資改派集團和一切反動勢力的強大力量基礎。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