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8年生的人,對中共歷史的了解主要都是從官方主流書籍中汲取。但是主流書籍中存在很多難以自圓其說的問題,讓我思考懷疑了很多年。直到最近看了許多老同志披露真相的文章,讓我心中的疑慮豁然開讓。
下面是我最近學習心得:
最近我研究文革一些東西,發現這個和王安石變法很像,都是理想主義者的失敗。毛主席出發點是好的,但由于各種復雜原因,效果與初衷相反,導致失敗。由此可見,毛澤東的權威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而且毛澤東解放全中國后身居中南海,中間隔了龐大的官僚集團,沒有機會了解底層真實情況。
由此導致三種情況發生:
1、毛澤東做出的指示往往被執行人員曲解。
2、毛澤東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往往滯后很長時間。
3、當毛澤東發現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時,問題已經相當嚴重,而新措施又經常陷入以上1、2兩點的惡性循環。
所以建國后毛澤東發起的各種運動之所以敗多勝少,并不是他的決策能力出了問題,也不是思考方式出了問題,而是信息收集與政策的具體執行這兩方面無法與早年相比。比如浮夸風。毛澤東是農民兒子,兒時做過田,一畝田能出多少糧食他是有數的。他多次批評浮夸風,但是就是無法有效控制住,這個今天中央難控制政績工程一個道理。甚至劉少奇在這里還發揮了惡劣作用。浮夸風,大煉鋼鐵,人民公社餓死人,這些東西并不是毛澤東想要的。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執行人員好大喜功,也可能絕對直接就是個陰謀。
整個文革歷史,充滿了陰謀,而后這一切罪惡又堆到毛澤東頭上來。這樣做很不公平。
文革中的紅衛兵都是干部子弟,尤其是北京干部子弟,打砸搶,人身迫害,多是這些人搞出來的。我說學生都是善良的,沒有人煽動怎么可能如此瘋狂?對比一下八九,就會發現,一個道理,都是被人利用的。毛澤東讓知識青年上山下去鄉,主要目的就是瓦解紅衛兵力量,可是那時候,對中國文化不可挽回的破壞已經被這些人完成了。這也是毛澤東的錯?
本來文革的初始目的就是整黨的,可是卻被擴散成全國性的大動亂。當時組建紅衛兵的人就是罪魁禍首。紅衛兵就是黨內野心份子轉移矛盾的替罪羊。我始終認為,小孩子是不懂事的,背后一定是大人在煽動的。毛澤東也好,紅衛兵也好,都是被利用的。毛澤東開始不曉得紅衛兵背后的黑手,接見幾次之后,發現紅衛兵干的都是些打砸搶給共產黨抹黑的事情,也就制止解散了。
毛澤東晚年的失敗,不是路線的失敗,毛澤東的人民路線是對的。而是確實黨內斗爭過于激烈。看看文革中死的那些人就曉得。而黨內斗爭被陰謀分子夸大為全國性的動亂。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悲劇。
那些把毛澤東包裝成封建帝王的人,都是別有用心的家伙。把毛澤東形容成秦始皇一類的人,這都是有人在推動的。拋開對特殊感情,從理性的思考上來盡量還原真相,會發現毛澤東背了很多黑鍋,而這些黑鍋,將來總有一天要被揭開的。
看待毛澤東這個人決不能從封建帝王玩弄權術的角度來考慮(其實他要真走權謀之道,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雍正,那么多榜樣他不學,非要搞什么文革,殺又殺不干凈,我們這半吊子都懂得,他老人家熟讀二十四史, 會不知道?)
毛澤東晚年都還是很清醒的,他認識到了一切,曉得自己的文革被陰謀分子利用,已經超出了自己控制能力,所以他留下了鄧小平(要是沒有毛澤東特別關照,鄧小平再硬的命也是不夠用的,鄧小平一直跟毛混,毛還是重感情的人)。這個歷史將來會有被重新解讀的時候的,包括所謂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將來都是會被重新解讀的。
黨內斗爭的殘酷性,表面上是權力斗爭,背后還是屬于階級斗爭范圍,代表不同社會階層利益的斗爭,成王敗寇。毛澤東死后被人搞三七開,把很多不是他過錯的事情都擔上了;鄧小平改革開放也留下不少問題,貪污腐敗,環境污染等等。為什么他沒有被三七開呢?他比毛主席更偉大么?這就是政治。
網上泛濫著各種丑化毛澤東的文章,監管部門睜只眼閉一只眼,放任不管。這樣做是短視的,等到這幾代年輕人都對毛澤東留下偏見的時候,整個中國凝聚力就散了。正如《亮劍》說描繪的軍魂,毛澤東思想是共產黨的根,是新中國的靈魂。一旦毛澤東被定個位暴君形象,配合今天政府輿論一貫的洗腦宣傳法,毛澤東思想再偉大,也會被共產黨自己給糟蹋了。
在今天的大學生中,大部分人對毛澤東都是定位于一個秦始皇的形象,甚至批判的人還要多些,很多學生看了幾本反動分子的地攤文學就自以為了解“真相”,我前段時間在《還毛澤東清白——當前最重要的任務》說了這個問題,當前大學生的主流“人人網”上,很多批判毛澤東的文章,不但沒有被封禁,瀏覽轉載量還非常高,動不動就是幾萬人瀏覽的,而最可怕的是評論留言多是一片倒的跟風,看不到好話。稍微辯解幾句,就會被當做是“被洗腦的青年”。這個情況讓我很擔心。
我希望這個只是我多慮,而這些同學在步入社會后能在現實面前覺悟,但我還是想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喚醒我們的青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