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不是好看的糖紙
——論中國新型危機
在風起云涌的當今世界中,當眾多國家都驚嘆于中國舉世矚目的發展速度和穩定的政治環境時,國內很多人,特別是很多年青人,卻患上了一種可笑的“愚昧病”,折射并孕育著新的危機。
有兩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上初中時,有一種說法曾在小范圍內盛行一時,幾個學過一些課外歷史,略懂一點哲學政治,很自以為是的同學,在經歷了一番激烈地、反復地所謂“討論”后,總結出的一個荒唐的結論,并在課堂上公開叫囂:“即使共產黨不救中國,也還會有其它黨派來救中國,就算沒有社會主義引導中國,也會有其它理論來引導中國。” 同樣的事情在我上高一時再次發生,幾個似乎很有“學問”的同學,公開宣講:“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個人的思想,不能代表整個世界的情況,而是空想,誰也說不準中國未來不會變成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未來也許還就是資本主義的天下。”
多么極端反動的謬論!何等愚昧無知的說法!就好比有一個人救了正處于危難中的你,你在事后卻對他說:“即使你不來救我,也會有別人來救我”的道理一樣,給人的感覺是“殺之無罪,救之無恩”,然而,更可怕的是這些謬論居然贏得大多數同學高聲喊“好”,就連老師也一時語塞。這就意味著:對馬克思主義一無所知,對當前國際形勢認識不清,公然絕對地否認馬克思主義,中國教育缺失可略見一斑!類似地誤解數不勝數,甚至被很多青少年奉為一種流行,這正是中國當前的新型危機。產生這種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對黨的知識,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知之甚少,導致了現在普世價值的盛行,使青少年對中國產生了一種愚昧無知的看法,對社會主義,對共產黨產生了一種信任危機,甚至對其提出了質疑。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站在客觀角度所創立的無產階級思想體系,其基本組成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這三者構成有機的統一體。馬克思主義科學地闡明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指明了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它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進行革命的科學,是無產階級政黨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絕不是空想,更不是一張好看的糖紙,社會主義的歷史實踐早已證明了他的科學性和永恒生命力。
首先證明它的是偉人列寧。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以及在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斗爭中,繼承、捍衛了馬克思主義,并在關于帝國主義理論、關于社會主義可能在國內取得勝利、關于建立無產階級新型政黨、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等問題上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最終在無產階級對帝國主義進行革命的斗爭中,以震驚世界的勝利,贏得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成功實踐。
在中國,這一點則體現得更為徹底。農民階級由于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資產階級由于自身的軟弱性、妥協性,都不能領導中國革命。這時,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在斗爭中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建立了新中國。這正是依靠了馬克思主義地指導,中國人民才能在一個半封建半殖民主義的國家,成功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這一革命過程產生的毛澤東思想,正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形成的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對形勢的錯誤估計導致在新中國初期走了不少彎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再次以其不可否認的科學性,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指明了道路。新中國歷史上的又一位偉人鄧小平,憑借他深厚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基礎,以其別具一格的眼光,冷靜地審視中國所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再次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形成了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理論,這就是鄧小平理論——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它闡明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方針和政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就是其典型代表。就市場經濟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姓“社”姓“資”的問題,市場經濟是一個經濟學的范疇,就如同我們吃面包,資本主義也吃面包,我們需要陽光,資本主義也需要陽光一樣,市場經濟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社會主義也需要,也可以利用,也可以發展。但我們應該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著本質的區別,二者同社會的基本制度相結合,具有明顯的階級屬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為了適應我國目前較為落后的生產力,為了搞活市場,發展經濟而采取的一種手段與措施,并不代表著資本主義已經在經濟上取代了社會主義,也不能代表“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不是對“計劃”的全盤否定,它的優越性恰恰表現在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宏觀計劃上。當前世界金融危機漫延,而中國能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向好,這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肯定,更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最有力證明。
當前,中國走向了偉大的復興之路。“科學發展觀”不僅指引著中國經濟沿著正確快速的方向前進,也從政治、哲學等領域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進行了繼承和發展。胡錦濤在十七屆四中全會上說:“我們要不折騰。”所謂“不折騰”就是要求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直走下去,永遠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堅持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歷史已經證明,未來也將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黨,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永遠的真理。然而,這樣的真理,現在卻由于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對黨的知識了解不多,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了解不夠,或者說當前的教育和環境,缺少讓他們了解的渠道,導致廣大的青少年不是不愿相信,而是限于知識的匱乏和不健康思想地沖擊不能相信。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如果青少年的思想出了問題,而且是意識形態上的根本性問題,所產生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是十分可怕的。一個家庭可以很普通,但不能失去脊梁;一個人可以很一般,但不可以不愛家庭,不愛父母。以小喻大,一個國家可以不強盛,但不能沒有靈魂,一個國家的人民可以沒有錢,但不可以不愛國。由此,中國青少年中隱藏的這種潛在的新型危機不容忽視,解救一代年青人,就是解救中國的未來。如果說90后比80后敢于質疑是一個好的現象,能夠說明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蘊含著強大的創造力,那么這種想象力和創造力就更應該加以正確引導,否則一旦走上懷疑馬克思主義,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邪路,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亡黨亡國,民族被同化將不是危言聳聽。
如何實現當代青少年思想凈化,成長為愛黨愛國,科學睿智,信念堅定的未來接班人?我想學校和家庭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兩個最重要的教育場所,應該讓黨的基本知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哲學原理在這兩個場所中,自始自終,由淺入深地存在;兩個場所中的責任者----老師和家長應該主動提高素質,承擔起會育人,育好人的責任;宣傳和教育部門則應該發揮自身作用,凈化社會環境,樹立時代先鋒,批判拜金主義和金錢萬能思想,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青少年自身要樹立遠大理想,深刻理解衡量人的價值標尺不是財富的多少,而是自身的存在對他人、國家和社會的貢獻有多大,積極主動地了解黨的成長和發展歷史,拓寬知識面,學好真本領,做馬克思主義的追隨者、發展者,做共產黨的擁護人、接班人。
若能如此,則中國青少年有望,未來中國亦有望,中華民族地偉大復興將指日可待。
佩 源
2009年12月14日 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