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總統(tǒng)“機毀人亡”事件的三個觀察點
柴其濤
波蘭總統(tǒng)卡欽斯基的專機——圖—154在前往俄羅斯西部地區(qū)的斯摩棱斯克,準備出席“卡廷事件”70周年紀念活動時,飛機在降落過程中由于“霧大,機組人員操作失誤和掛到樹枝”墜毀,機上共計132人無一生還。
在這個本來是俄波兩國間化解歷史恩怨、平息歷史紛爭、緩和現(xiàn)實緊張關系的特別日子里發(fā)生這個悲劇,讓人頓感命運之難于把握。北前,俄羅斯總理普京訪問波蘭時,不但公開承認上世紀初發(fā)生的屠殺波蘭人的“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下令所為,而且親自前往受害者的安葬地,比照當年德國總統(tǒng)下跪的方式,向受害者獻花,表示歉意。作為兩國間化解此一歷史恩怨的組成部分,波蘭總統(tǒng)卡欽斯基前往俄羅斯西部地區(qū)的斯摩棱斯克出席“卡廷事件”70周年紀念活動。想不到喜事竟突變?yōu)榱藛适拢矂∽兂闪吮瘎 ?/p>
結合世界格局正發(fā)生激烈而深刻變化的大背景,結合俄波兩國關系在歷史進程中曾經(jīng)牽動過世局的巨變來觀察,此一悲劇性事件似有三個觀察點。
一是“純屬意外”
截止目前看到的消息,專機墜毀是因為在降落的過程中遇到濃霧,機組人員因為臨場處置不當,飛機掛上了機場附近的樹枝所致。假如最終調(diào)查認定的結果的確如此的話,此一墜機事件將會很快得到平息,對國家間關系,尤其是俄羅斯與波蘭之間的關系,對區(qū)域和平穩(wěn)定,對世界格局走向不可能產(chǎn)生即時性的巨大影響。
二是“陰謀破壞”
以美俄兩國達成并簽署新的進攻性戰(zhàn)略武器條約為契機,波蘭這一尚在美國小布什任期內(nèi)就因為那個“反彈系統(tǒng)”紛爭,成為美俄大斗法的國家,立即搖身一變成為了俄羅斯刻意示好與拉攏的對象。俄總理普京此前訪問波蘭期間,特意就兩國在歷史性的“卡廷事件”上的長期爭端主動釋放和解善意,意示著兩國關系將迎來新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勢力不愿意看到這個新時代成為現(xiàn)實,當會不擇手段地在俄波兩國之間繼續(xù)栽種“不和種子”。如此一來,卡欽斯基總統(tǒng)“座騎”突然出事,就帶有強烈的陰謀論陰影。
三是“利益交換”
如上所述,卡欽斯基曾經(jīng)為美國欲圖在波蘭部署名義上針對伊朗,實際上卻是遏制俄羅斯與分化俄毆關系的“反彈系統(tǒng)”奔走呼號多年,扮演過美國的“馬前卒”角色,一度成為了俄羅斯和歐盟內(nèi)部的西歐主要國家心目中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如今,在美俄因為各自利益的需要互動交往和利益交易頻密,關系所有緩和的情況下,波蘭的卡欽斯基總統(tǒng)一下子又變成了吉爾吉斯斯坦的巴基耶夫總統(tǒng)似的“兩邊通吃”的小國領導人。顯然,對這種欲意在大國之間搖擺投機,試圖把玩“以小博大”游戲的小國政治領導人,大國間顯然有不少“除之而快”的利益交結點。如此一來,如同巴基耶夫被突然趕下臺那樣,擇機除掉卡欽斯基,恐會成為美俄兩國進行“利益交換”的一個籌碼。
以上只是個人不一定合時宜的斗膽臆測。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個觀察點”并不是相互排斥,各自孤立的。如果大國之間在爭奪世界霸權與搶奪國際影響力上有所需要,本來是“純屬意外”的墜機事件,就會往“陰謀破壞”和“利益交換”的方向發(fā)展。反之,即便是“陰謀破壞”和“利益交換”,但由于滋事體大,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有關各方在無力獨自左右得了局勢的被動尷尬之下,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精神,順水推舟地認可“純屬意外”的最終調(diào)查結果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后續(xù)事態(tài)會往那個方向演化,還是有不少的參照指標的。比如國際油價的走向,是突然間大幅下滑還是不斷地往上沖高——目前正在向90美元/桶沖刺。再比如伊朗核問題,是慢慢地遠離輿論的視線還是又突然被激化。再比如有關國家內(nèi)部的局勢,是相對平穩(wěn)和諧還是突然間連續(xù)發(fā)生恐怖襲擊等惡性破壞活動。等等等等。我們拭目以待之。(2010年4月10日)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