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五年前,地方政府、開發商在地上扒個坑,還有可能扒出寶貝的話,那么現在只能扒出魔王。他們不過是在自掘墳墓。這支自掘墳墓的大軍里面,還有囂張的與可憐的炒房者。
無論是炒房還是炒股,都有一個看似偶然其實很必然的規律,前一天你還是億萬富翁,過一天你就一文不名,變成窮光蛋,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炒”。原因很簡單,你不是莊家,而只是散客。即便是當今牛哄哄的開發商,其中也多數是散客,而非真正的莊家。真正的莊家只有有數的那么幾個。一山不容二虎,一場賭局里面也不會有太多的莊家,不然就沒辦法玩。
中國禁賭,但合法地賭是可以的。比如彩票。沒有人因為花費百萬的“賭資”去買彩票而受到責任追究。兩個最大的合法賭場是股市與房市。股市怎樣,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在高位被套牢的人起初還哼哼了兩聲,謂之國家應當救市,目的無非為自己解套,現在均不聲不響了。你自己要死,沒人救得了,國家也沒那么大的本事。不過股市被套的人還比較幸運,不久的將來,你會看到比你更慘的人,那時你們的心里會平衡的。
改革開放的前段時間,中國家庭或公民個人還是積攢了一些財富的,存折上有為數不菲的存款。但現在一部分交給了股市,另一部分壓在了房市上。股市與房市,名為“市”,實際上是少數人對國家及多數公民個人財富的洗劫場。在這里,財富實現了轉移。也許你自己也不明白,原本還有點錢的,為何今日竟然囊中空空?又為何有些人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豪斂了億萬的財富?不過好在你還能知道,你的錢到哪里去了。這也算一種安慰吧。有人說,我沒買房,也沒買股票,就算貶值吧,我在財富數量上還是有所增加的吧。這也不一定。當前開發商與炒房者用的就是你存在銀行的錢,你堅信他們能在任何你需要的時候還款嗎?你相信現在銀行的儲備金足以應付在任何危急情況下的擠兌嗎?反正我是不相信。
股市倒了,至今還沒爬起來。房市倒塌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房市開始之時,至少還承擔著為公民建住房的功能,現在只剩下財富洗劫功能了。空置多少住房無所謂,住房已經成了一場豪賭中的籌碼的名字,建造它并非為了住。你可以稱它為住房,也可以稱它為豬圈,沒關系,也沒什么區別,只要它能作為豪賭的籌碼就可以了。既然是洗劫,那么被洗劫者只要還有能夠被洗劫的東西,過程就能繼續。現在的問題是,被洗劫者已經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不僅自己沒有了,連子孫的財富都幾乎被洗劫光了。這個過程還能持續嗎?
日前,有位人士撰文稱“房地產崩盤時間表”屬無稽之談。究竟誰更“無稽”,大家心里都跟明鏡似的。那為什么還要咬緊牙關說假話?這個問題沒有必要問。如果所有人都必須講真話,那么主席臺上講話的首先得閉嘴,其次是劉謙,然后是火車站前算命的以及兌換外幣的。創造財富靠實干,轉移財富還不就靠忽悠么?
有朋友可能會問,既然如此,為何地方政府、開發商、炒房者還是樂此不疲,難道他們的腦子都進水了嗎?他們自己控坑埋自己嗎?他們的腦子沒進水,這是肯定的,但他們在自掘墳墓,也是肯定的。房地產已經完全變成了投機。投機與探險的不同之處在于,探險的第一桶金是最大的,而投機最大的一桶金則是最后一桶,雖然在最后一桶之后就是炸藥,但已經賭紅了眼的家伙,怎會輕易放棄最大的一桶金?一個簡單的道理,一旦房子陽萎,徹底失去了財富洗劫的功能,復位于居住功能,中國現在的空置住房,是不是已經住不過來?現在空置的住房還能容納2億多人,中國城市化的速度有那么快嗎?這或許要等30年或50年之后,農民部分進城才能住得完的,但到那時,這些房子又該重建了。
地方政府已經不代表人民,不為人民服務,而只是領導。這個現實與領導五年一換屆的制度以及責任追究的有名無實三者結合起來,造成政府行為的嚴重短視。“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已經演變成“我離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剛剛建成三、五年的小區馬上面臨拆遷,說是什么公共利益、社會效益,這種無恥之尤的理由說明了一個真理:人只要不要臉了,說啥都是真理。開發商無所謂,賺錢就行,他們本來無需承擔什么社會責任的。資本逐利的本性已經感染了他們,他們血管里的血液早已與道德無關。炒房成功者,除了炒房,也無其他選擇,他們不知道還有什么地方比炒房更賺錢。不成功者,積攢了二、三十萬元錢,就貸點錢炒吧,越炒越多,不然放到銀行里一年比一年少,況且房市崩盤的時候,也不見得能拿回來。游戲規則既然已經制定且未修改,大家便都這么玩,一直玩到死為止。死也沒有什么可怕,坑已經挖好了,自己挖的。
地方政府、開發商、炒房者都在挖最后一桶金。但究竟哪是最后一桶金,哪一桶又是炸藥,沒人知道,但炸藥總是有。坑已經刨得很深,到時候埋葬的不只是這三者,可能還有整個社會經濟。幾乎沒有人能在將來的轟隆聲中幸免。從這一點說,地方政府、開發商、炒房者還算仗義,畢竟他們在為自己掘墓的時候,連全國人民的坑都刨好了。謝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