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別解
什么叫做“新聞”,借用新聞界的一種說法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正確與否草民不懂不知,但從此話中受到的啟發還是有的,今來個依葫蘆畫瓢,亂說幾句。
煤礦發生大事故,在今日的中國根本就算不得是什么“新聞”,緣由是此類的事故大難次數太多頻率太高了。祖國地大物博礦藏豐富,而更豐富的是想掙錢的人,勇敢和無奈的礦工們即便送命于井下,家屬還是拿得到至少二十萬元左右的補償金的,悲是太悲了些,但為了活命,又能怎樣?
有關兇手殺人的報道也喪失了“新聞”價值,我主要是指京城發生滅門案之后;那起連自己的父母雙親加妻兒都宰了的案件,讓后來接連不斷發生的殺人的報道黯然遜色,以至于喪失了“新聞”價值。
今天我們若聽見某某官員包了二奶,或貪污、受賄了幾千萬元,千萬不可將其當作“新聞”,也是因為我們已經見得眼酸,聽得耳朵起了繭的緣故。最好我們現在學學馮玉祥將軍,大白天里走路提一盞燈籠,以免走錯了路徑,敲錯了大門,害得里邊逍遙著的人們虛驚一場。我們做百姓的只是躺在紙上的“主人”,市面上的奴隸。
共產黨員拜菩薩信基督之舉,在三十多年前肯定是“新聞”,但拿到今天的桌面上來,就太掉“新聞”的價了。你若有興趣的話,不妨到廟里、教堂里參觀一番,與眾多的“徒們”交談交談,自然會有收益和教益的。
我十分喜歡聽廣播,故常能聽到些各類專家的高論,可惜依舊夠不上“新聞”的格。你想想,開口就是“特別是”,或說那個時侯“貧窮、落后……”,或認為“只有生活幸福了人才有真正的尊嚴”,或指責“文革坑了一代人”,等等,你覺得這些是“新聞”嗎?我以為不是,我們今天所聽到的幾乎全是“舊聞”,彷佛在吃炒了又炒的冷飯,直吃得你胃口大倒提不起精神,喪失對事物的分辨能力,那樣全天下就都歸特色下的寵兒們所有了。
美國佬大談核裁軍和防止核擴散,積極地籌備什么峰會,其實也不是什么“新聞”,美蘇兩霸坐莊爭天下的時候早就開始談了,一直談到如今,連個屁一樣的結果都不見,如今卻還在興致勃勃趣味盎然地談談談,這好有一比,即新瓶裝舊酒,或新胡拉舊曲,或新詞書舊符,以此來擾亂世人們的心境,滿足強權主義者的霸主欲望。
伊核朝核問題也不是“新聞”,即使最近美英德法整齊劃一地列隊要制裁伊朗,也仍然不是“新聞”,弱國受強國制裁的次數太多了,這次若是美國真打過去,也算不上是“新聞”,侵略別國乃是美國的一貫作派和風格,將其稱作為“新聞”,有違“新聞”的本意,太不妥當。
這般地說來,當下實無“新聞”可言了。但卻慢下斷論,偌大的天下,怎么會沒有“新聞”呢?我們要有等待的足夠耐心,除此外我再說幾則給你聽聽,比方說,哪一天,美國像曾經的蘇聯一樣被拆成了五十一個國家,天安門城樓不見了毛主席的畫像,咱中國的富二代將他們父輩的財富給了窮人們,《烏有之鄉》被封了,“餓死三千萬、六千萬”被權威部門“證實”了,等等等等,你我還能說這些不是“新聞”嗎?應該說是天大的貨真價實的新聞了。一切皆有可能——不可忘了這句廣告詞啊。會發生的總會發生,不會因為你我的意志而轉移,同志們對此又有何感想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