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4月1日新華網消息,繼30日國土資源部率先公布其部門預算后,財政部和科技部也于31日相繼在其門戶網站公布了2010年部門收支預算總表和部門2010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中央部委部門預算公開大幕已徐徐拉開?! ?/p>
“四部委”公開預算,既是兌現國務院要求用兩三年時間實現中央部門預算全部公開的承諾之舉,也是一種實質性進步。和以前把財政預算作為“國家機密”相比,和一些地方對預算公開要求的敷衍搪塞相比,“四部委”能走出第一步,可喜可賀。
但我們也注意到,在“四部委”公布的預算中,民眾最為關心的熱點內容,如“三公消費”等都是缺項。以國土部“預算”為例,其實只有簡單的兩張表:一張是“2010年收支預算總表”,另一張是“2010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在支出預算的六個項目中,除“科學技術”下面有3個子目外,其余都只有一個子目,誰也不知道那數以億計的巨額資金將流向何處。尤其讓人費解的是,支出預算中壓根就沒有行政辦公支出,更不用說“三公”的具體預算了——難道國土部在今年行政辦公時要“廉潔”到一分錢也不花嗎?!
當然,其他“三部委”也好不到哪里去。數字太粗、項目過簡、級次過少等共存,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遠不足以讓公眾看到預算的真面目。以財政部的為例,除去名詞解釋,預算表只有350字。相對數十億元的部門預算,如此“精煉”之內容,實在有應付之嫌?! ?/p>
實際上,真正符合民意期待的“預算公開”,應該是全程透明的,也是事無巨細的。比如香港政府的預算公開,就堪為各部委榜樣。2009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的新年度財政預算案,竟是7大本大16開黃色封面的“大書”,其資金具體去向甚至詳細到了一把“坐椅”。芬蘭政府預算的公開程度同樣令人咋舌,公眾從政府網站可以知悉政府開支的“一切流向”,甚至就連公務接待時的“一杯蘇打水”都歷歷在目?! ?/p>
而在時下之中國,不少單位不僅做不到預算開支透明,甚至還設有“兩套賬本”,一套應付外面,另一套只有極少“長官”掌握,成為單位真正的“絕密”。不用說民眾難知,就連其單位班子的一般成員也諱莫如深。政府下決心清理的“小金庫”當屬此列?! ?/p>
眾所周知,國家財政就是人民的錢袋子,公眾有權獲知各種花費的去向;我國權力既以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宗旨,那么就應充分相信人民群眾批評與監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就應讓“賬本”完全的“裸示”在人民群眾的視線之內,而不是虛晃一槍;就要讓“預算公開”真正成為經受考驗、防治腐敗、營造清風正氣的關鍵“防線”,而不是相反?! ?/p>
說到底,政府預算公開只是手段,不是目標,目標是透明。公開,固然是一大進步,但仍不等于透明。政府部門預算公開的目的,不僅在于滿足群眾的知情權,更重要的是通過預算公開,為公眾監督的開展創造條件,關鍵是要讓群眾看得懂。因此,一個合理的預算,不僅僅應該告訴公眾各項開支花了多少錢,還應明確告訴公眾,這些錢具體是怎樣花的?! ?/p>
當然,我們更關注的是,相對于“四部委”,其他政府部門尚處在無聲無息中。不知他們何時才能邁出第一步。讓“預算開支”的公開更普及、更翔實、更易懂,是一個公開、透明的政府建設的要求,更是百姓的共同期待?! ?/p>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