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教”探秘——明日帝國的幕后故事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接觸過“信息戰”的概念,簡單的說,就是讓敵方聽不見他們想聽的,看不見他們想看的,阻斷他們之間以及對外的有效聯系,更重要的就是制造大量不利于敵方而有利于己方的信息,把敵方搞臭,把自己刻畫成偉大的仁義之師,營造一種民心所向,大勢所趨的輿論環境。這種戰例古今中外都很多,不搞這套就能成功的幾乎沒有,現在已經成為一門體系化理論化的學科。連我這個俗人都知道的東西,那些有錢有勢的大老板能不知道?我們日常接受的絕大部分信息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最常見的是廣告,鋪天蓋地的強行催眠精神植入法,再比如經紀人公司包裝明星,讓誰當壞小子,誰就是桀驁不馴“我行我素”的壞小子,讓誰當玉女,誰就是清淑高雅“不落凡塵”的玉女,這就叫搞媒體策劃,公關營銷。我們眼前和耳根子那一畝三分地兒早就成了白熱化的戰場,這時誰占有信息渠道誰就是“強勢媒體”,一幫人要想借用有限的渠道來發出自己的聲音都得出點血,比如要讓你公司的網站得到更多的點擊率,就得跟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合作”來提高的自己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序。國家當然更知道,沒有一個成功的政黨不依靠強大的輿論宣傳工具,不管它是民主黨共和黨自民黨納粹黨統一俄羅斯黨工黨保守黨,看看馬克土溫的《競選州長》就知道靠報紙捏死競選對手是多么容易。所以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自由”的聲音,就像已經沒有文學家只有商業寫手,沒有音樂家只有商業歌手一樣,人不是被這個“洗腦”就是被那個“洗腦”,只是程度不同。
再來說說“電視教”,就是自愿被電視這種“人格復印機”洗腦的人群,而且被洗成癮,一天不被洗幾個鐘頭就難受的一類人,被認為是全球第一大宗教,就算是比較正常的人也是經常說,“電視上說。。。”如何如何。不過這種局面正在快速改變。
看過《007——明日帝國》吧,誰控制了媒體,就成了輿論的掌握者,可以引發他所期望的事情,而谷歌就是這樣一個新興帝國。現在網絡普及高速發展,我們越來越多的聽到諸如“網上說。。。”“網友評價。。。”之類(網頁多了,網友多了,你說的是哪一個?),網絡發展大有超過電視的趨勢,“網絡教”方興未艾,很多人下了班(甚至上著班)不是看電視而是扎進網里,不光電腦網絡,還包括上網手機,隨著技術進步,以后所有新興載體,可能一個路牌,一張桌子,一塊手表,都可以作為網絡窗口,它無孔不入,比電視的普及速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我認識的80后90后不上網的人沒幾個,不怎么看電視的一大堆。
網絡=谷歌,信息=谷歌,網絡教=谷歌教。目前上網的人誰不知直到谷歌?誰不把google放在收藏夾的前列?有啥問題不懂的習慣性用谷歌搜索,不少年輕人把谷歌當作超越比爾蓋茨的神話,作為英雄崇拜。想象一下,一家網絡公司具有了神一般的地位,而且這位神可以隨時隨地和普通人溝通,傳授神諭,告訴你世界上發生了什么以及“大家”是怎么想的。一家公司控制了人類的認知信息通道,也就控制了全球的意識形態,比控制武力,金融,能源更加強大的力量。幾個原油期貨炒家就能引發石油價格危機和糧食危機,一個索洛斯就可以引發半個地球的金融海嘯,天知道這個明日帝國以后能做出什么事情。
一開始以為是谷歌挑事兒,但是感覺他們對社會人群意識的控制能力還遠不到能和一個政府攤牌的程度,這時網絡在中國還沒有充分發展,3g手機也剛剛開始普及,谷歌利用信息渠道的能力還沒有充分發育,社會影響力還沒有完全展開。谷歌手里僅有的大排也就是為數不多的對他還不過于依賴的谷民其中僅有少數人成為鐵桿兒的“谷歌教徒”。雖然有些新新人類,未來的“IT精英”去給他們獻花,網絡上不少人把它當作悲情英雄贊頌,但是不可能有誰會為了谷歌起義罷工,頂多罵兩句,而那些對谷歌不太看重的人反而很有可能占到他的對立面上,終究,我們自己家的事兒,輪不到外人說道。參考之前央視反復播放網絡安全,網絡掃黃,手機黃毒,告訴我們原來搜索引擎的結果也是經過精心排序的(很多人早就知道了)。看來政府才是進攻方,而且準備已久,迫使谷歌進行一場還沒準備好的戰爭,谷歌的反擊不過是中止自身過濾,放出那些經過篩選的“自由”信息放到第一頁,現在不是80年代末了,那些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沒什么可吃驚的,一些負面影響真正的作用也完全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戰爭總會有損失。谷歌的反擊很沒有策略,提前拋出大牌,現在幾乎無牌可打,中國可以沒有谷歌,也不是有了谷歌才有的互聯網,而谷歌告別中國則會讓自己很受傷,所以轉進香港,賴著不走,成為很多人的笑柄。
對此各國政府和本地利益集團不會看不見,谷歌事件,絕非中國特列,谷歌在不少國家都碰壁了,遭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比較突出的是谷歌意大利總部遭到突襲,高管被拘捕,罪名是“侵犯個人隱私”,網絡上這事兒多了,又不是一天兩天,說是個事兒就是事兒,不說是個事兒就不算事兒,這要較真兒不知道要抓多少人,就算抓人也抓不到搜索引擎的頭上。對于谷歌的態度,各國政府真是驚人的一致,看看那些“谷歌教徒”所轉貼的聲援文章有多少是外國政府官方的?大多是些非政府組織和媒體。就連美國政府也只是一開始支持幾句,到現在則是“中美關系足夠成熟,容得下分歧”,而且使用文字游戲把它偷換成了“貿易壁壘”,也就是說不用上綱上線,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們白宮的東家多了,又不只你谷歌一家。其實版權,掃黃,個人隱私都是借口,壓制這種新興信息集團才是目的,各國政府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團對“谷歌教”的打擊可稱之為“全球性某論功事件”。
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谷歌真的有什么野心,也不能說他的對頭們都是正義的,但是,話語權這個東西太有吸引力了,誰都不會對他熟視無睹。明日帝國暴露的太早,遭到傳統勢力的聯合打擊,永遠與帝國無緣,這是很多新興勢力的結局。高速發展高高在上的一個后果是高處不勝寒,多少人希望看他出笑話,等著在他倒下的時候取而代之,比爾蓋茨放話說你退出美國我才佩服你,后面一群同行還有報紙跟著冷嘲熱諷,你不是nb嗎?你也有今天。雖然有些媒體和組織處于不同考慮在聲援谷歌,其實也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谷歌在美國網絡都沒能一手遮天,遭受如此境地雖不至于轟然倒塌也要元氣大傷,逐步被邊緣化。
繼續在商言商,再來看看亞洲一家大公司,這家公司建立于20世紀20年代,幾個奮青在一條船上建立,有一度窮困潦倒,也有一度險些被趕盡殺絕,直到一個姓毛的當上CEO才走上正軌,現在是中國最大的公司。當然攤子一大問題也多,不少公司都是這樣:小打小鬧業績不錯,一做大了就陷入混亂,內部混亂失調,出現一幫內部蛀蟲,互相傾軋,盤剝投資者和旗下零售商,最后引起公憤,富不過三代最終散伙。這家公司會不會這樣還要拭目以待,當然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他的股票持有者,都希望它能健康的發展下去。不少人恨鐵不成鋼,尖刻的提出它的問題。當然也有不少人希望看它倒霉,不停地沖它吐酸水,更有些鼠目寸光的人以為他倒臺了自己可以取而代之。這類人最有意思,看到這家公司和谷歌鬧矛盾立刻皈依“谷歌教”,看似怒不可遏,其實歡欣鼓舞幸災樂禍,以為谷歌讓它出了大洋相,立刻就會引發捍衛谷歌的熱潮,但是當然未能遂愿,“谷歌教”勢單力薄難成氣候,所以戚戚然哀嘆“這兒也被五毛占領了,那兒也被五毛占領了”。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都要學會在罵聲中成長,這才是成熟的心態,當然公關和信息戰還是要搞的,一直搞下去,對此我們無需大驚小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