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吃豬的飼料能催肥,人吃人的飼料呢?
我有一種感覺,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現在的豬能夠吃飼料能夠早肥,變得更胖,那么這個技術是不是也用于了人類呢?關注過生活的人,大概都有這種感覺,現在的豬肉是沒有什么味道的,炒菜都是見不到許多的油的,很顯然如今豬的食物已經被改變,所以豬也隨著改變。那么人呢?
有說,現在社會進步了,為什么呢?現在的年輕人,一代比一代長的更高更大了,也比以前更早熟了,是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聽起來是很有道理的,可是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呢?就是什么呢?就是你發現人和豬是同步發展的,人的體質是不是也和豬一樣呢?
很顯然,我沒有科學的數據,只有直覺,但是不能說沒有科學的數據就不能懷疑吧,如果你有科學的數據,那你就來反駁吧,這樣我也會更安心?! ?/p>
然而,最近的一則新聞【1】,似乎更加深了我這種懷疑,《國民體質監測顯示:內地青少年體能連續10年下降》,這也可能是因為很多其他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比如,體育鍛煉減少了,等等??墒菚粫浅缘臇|西有問題呢?因為事實也證明了我吃的東西確實存在問題,比如三聚氰胺,比如地溝油?! ?/p>
我甚至也懷疑,我們身上的肉也變味了,或者肉質也不一樣了,難道癌癥什么的,千奇百怪的病,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而導致的么?早幾年就聽說了,聽說了什么呢?就是到農貿市場,買菜不應該買看著好看的,新鮮的,而應該賣什么呢?應該買那些發黃的,最好是還有些肉蟲的。更有奇怪的是,有一回,母親提醒我,說是吃東西要吃清淡一點,少放味精。這些算是群眾的智慧么?現在想來,人們還是有辨別好壞的智慧的。
可是,轉基因就要來了,每次都想說狼要來了,這回狼真的就要來了。為什么呢?因為飼料對于人的改變,估計還是屬于量的改變,基本沒有造成質的改變,但是,因為沒有證據更夠證明轉基因是否就屬于毒藥性質的,但是很明顯,它是屬于人類對于自然的改變而不屬于利用了,跨出這一步,必將引起質的變化,而這變化是好是壞,在沒有充分論證的情況下,就大膽的實驗開來了,可惜了,就中華民族最聰明,全世界都反對,我們就跨出去了?! ?/p>
我仍舊一廂情愿的想,希望這些都是屬于我個人的臆想,或者屬于白日夢一類的猜測,這樣,我醒來仍舊有陽光,沒有現在這般,感覺是這樣的寒冷和黑暗?! ?/p>
附文[1]:
國民體質監測顯示:內地青少年體能連續10年下降
2005年學生肥胖率檢出比2000年增長近50%,小學生近視率為31%,初中生為58%,高中生為76%,大學生為83%
根據國民體質監測結果,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能素質整體下降。2005年與1995年相比,學生的柔韌性、爆發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趨勢。其中,體能素質中的速度素質、力量素質已連續10年下降,耐力素質已連續20年下降。
日前,在“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奧林匹克教育主題系列活動記者通氣會上,發起該活動的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蔣效愚,向中國青年報記者披露,一方面我國學生體能下降,另一方面肥胖率、近視率卻居高不下。2005年學生肥胖率檢出比2000年增長近50%,城市男學生1/4為胖墩兒。學生中近視率2005年小學生為31%,初中生為58%,高中生為76%,大學生為83%。
“目前我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身體健康素質下降的趨勢,還沒有引起各級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這非常令人擔憂。”蔣效愚呼吁,全社會應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參加戶外體育鍛煉,到操場上去、到大自然中去。
蔣效愚副會長還列舉了我國學生與日本學生體質體能之間的差距:2000年我國中學生身高、體重與日本同齡學生比,除高中17歲女生我國高于日本外,其余均低于日本。到2005年也僅14歲、17歲女生身高高于日本,其余均低于日本學生。比較兩國大、中、小學生的握力和 50米 跑成績,我國學生均低于日本學生。
蔣效愚說,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國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足是主要因素。據統計,日本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普遍多于中國學生,每天鍛煉2小時的日本學生有21.3%,中國學生僅為6.3%;每天鍛煉3小時的日本學生有21.3%,而中國學生僅為1.3%。日本青少年研究所2000年對中日美三國初、高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問卷調查顯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中國為8%,日本為65.4%,美國為62.8%;高中生中國為10.5%,日本為34.5%,美國為53.3%。美國5~12年級學生每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平均為12.6小時,每周體育課時間平均為2.35小時,學生體育活動主要靠課外。我國學生遠達不到此水平。
蔣效愚副會長指出:全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健康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2006年召開的第十一屆群眾體育大會(有106個國家、1011名代表參加)指出,兒童肥胖是全球性問題,每6個人中就有1人超重。全球有60%的人的運動量不足以保證他們的健康。
2008年召開的第十二屆世界群眾體育大會更號召:“全球各國政府緊急行動起來,解決日益減少的體育活動以及日益增高的肥胖率等全球性問題?!?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開始重視國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問題。美國政府1980年針對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問題,專門做出報告《全國的目標:增進健康,預防疾病》,提出了10年發展目標,即到1990年全國要有60%以上青少年(10~17歲)每天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由于長期堅持,一以貫之,目前這一比例已達80%以上。青少年體育活動作為現代生活方式之一,已經滲透到美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并成功改變了人們培育青少年的價值觀念,讓青少年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堅毅自信的性格。
法國是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故鄉,顧拜旦于1919年提出了“一切體育為大眾”的口號。1984年法國頒布《體育法》,規定“體育活動是每個公民身體協調發展、保持健康和增強體質的基本因素,也是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基本要素”。高度重視從小學到大學的體育課,小學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體育教學,每周有8~9小時的體育活動,中學生每周為5個小時。
瑞典是世界群眾體育開展最好的國家之一。1993年統計,全國有27292個體育俱樂部,在7~20歲學生中,60%以上都是1~2個俱樂部的成員。政府對青少年健身活動的鼓勵更是獨樹一幟,規定青少年只要5人一起參加體育活動達一小時,每人補助17克朗。
在日本,學校體育已成一個完整體系。據文部省上世紀80年代末統計,日本有體育場館設施21.86萬個。按當時人口計算,平均每500人有一個體育場,每2680人有一個室內體育館。
我國要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不僅要有競技體育的輝煌,更要有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做基礎。保障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是關系到國家和民族長盛不衰的戰略問題,是關系中華民族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強國強種”的百年大計。
我國國民健康和青少年一代身體素質下降問題,還沒有像全球金融危機一樣引起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問題何時“觸底”?何時“企暖回升”?必須看到,全民健康素質提升不是一兩年可以見效的。這是需要幾代人持久努力的戰略任務。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民族和政府,無不時刻關注自己民族、人民的身體素質健康問題。
蔣效愚副會長說,為此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做了《將提高全民族身體健康素質列為國家戰略方針》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議:
一、把提高全民族身體健康素質列為國家戰略方針固定下來。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提“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現在應加上“和身體健康素質”,三個素質并列。
二、充分發揮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從明年起,在全國高考中統一增加體育考試,選擇速度、力量、耐力三項,計入高考總分,擇優錄取。
三、各地今年正在編制“十二五”規劃,要按照國務院去年10月1日頒布實施的《全民健身條例》第2條規定,請國務院組派有關部門到各地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的落實情況。
四、請教育部今年組派檢查組,對各地學校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規定的“學校應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1小時的體育活動”進行督導,確保落實。
五、中央和地方新聞媒體要開設專欄、專題、專版等,加大對全民健身活動的報道力度,大力宣傳科學健身,提高全民族身體健康素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