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干旱,其實持續有年,去年年初的時候應該已經有苗頭。其實廣東去年也有微旱,汪洋還曾經去過清遠指示過抗旱工作。去年一年廣東降雨量就少,何況廣東的水源一直很豐富,也出現這樣的情況,相信其他地區亦是如此。而對于中央近三十年來一直不重視建設,甚至釜底抽薪破壞三線工程的西南五省來說,這種災害爆發就更嚴重。
干旱不像水災和地震那么急速和明顯,被人關注的極少。所以直到現在,人,畜,糧食都要渴死,絕收的情況下,才臨時抱佛腳的去救災。
在此次災害當中,有人下跪,希望政府能幫忙修路。但是我看了一下,孫老人所在村莊的資料,那個村據說只有8戶人家。就算按照多子多孫的中國傳統,我想每戶人口也不會多于十個,一個村只不過是80人。
問題不在于修路,而在于為什么要讓這80人散居在崎嶇的山間居住?
一個最常識的問題應該是這樣的,有一定的人群聚居的地方才會有經濟,不管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還是發達的商業經濟。在古代,人們一般聚族而居,只有真的人丁凋零,被人排擠的人,才會逃入山間居住,永遠過著在風調雨順之時僅能溫飽,而在災荒之年就可能是白骨露于野,無人知曉的悲慘生活了。
所以,為這只有8戶人的村莊修路并不是正確的作法,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將這8戶人遷居。
所謂有危也有機,西南五省政府,應該趁這次干旱的機會,向村民做工作,把散居在一些惡劣環境下的村民遷居在一個較為平原地帶的,容易生產和居住的地方去合居。我相信在這個時候去做說服工作,絕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遷居的。
大概遷居人口,我的看法依然如以前我所提到的,以500戶為一村比較好。
500戶,以現在人口政策看,上有二老,中間二成年人,下有二小,一戶大概人口在6人左右,整個村大概3000人,如果有3000人居住在一起,一個最基層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就會出現,如果國家再做一些政策上的指導和建設,一個小型的商業圈就會形成。人民的生活就有望出現提高。
但是現在,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省政府,地方政府在這方面似乎是完全失聲的。至少在網站首頁上,完全查不到一條關于讓災民遷居的新聞。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似乎仍然抱持僥幸心理,只要災民有水喝,只要村民不餓死,渡過旱災就算數了。
當中國現在已經有人富有到可以天天坐私人飛機出國嘆意大利的早餐,法國的中餐,香港的晚餐的時候,怎么能將這個國家最大多數的農民置于一種‘聽天由命,無可奈何’的境地?
這樣的政府,真的是失職的。
另外,我們國家環境之惡劣,只怕吹到香港的沙塵暴已經很能說明問題。那么如何保護環境呢?有一點可能很多人都忽視了,路越近森林,森林被破壞的就越嚴重。現代化越近河泊,河泊的污染就越嚴重。
所以有些時候,要學會適可而止。路,不一定非得修到只有8戶人家的山中散居村莊。把人遷居到平原,讓大地可以修養生息。我相信,地球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只要人類不再人為的破壞。
為什么一定要讓滿載汽油的車子打擾森林,河泊的安寧呢。
散落的小村莊遷居是基本要做的一件事情。其次要做的,必然是興修水利,建立對農業,對環境,對農民生活都能起到極大改善的噴灌和滴灌系統。人沒有水,真的是不能活的,所以實際上,干旱比水災更可怕,因為遠在西南的干旱,甚至會如隔空打牛般影響到首都北京的生態。
每年各級政府都會發布GDP,興修水利絕對是個大GDP啊。為什么就不做呢?當然,水利跟一般的商業圈地是不一樣的。不能由私人資本控制。
這次西南大旱,就有私人水電站或者水庫不放水的事情發生。這種情況之下,中央政府應該殺一儆百!
資本,就像在我前面的一篇《經濟是根本,資本只是枝節》中所說:肉制品短缺了,糧油供應不上,百姓吃飯困難了,這種情況之下,怎么樣應對,這個就是經濟上的內容,就是搞經濟。但是這些,都是要通過政治干預,然后通過各種具體的政治手段、經濟手段的調控,才能做到的。而在這個時候,資本家非但不會搞經濟,反而會站在搞經濟的對立面,為了自己一個人能發一筆財就囤積糧肉,破壞經濟了。
西南地區那些趁著旱災不放水的私人水電站,水庫,根本就是在與人民為敵。如果政府不殺一儆百,那么只能說政府在與人民為敵。
能遷居,能興修水利,其他的改善會陸續有來,不快不慢勻速發展,一步一步走向更好的生活是完全可以的。
設計師說,發展就是硬道理。這一點我同意。但是不知道當年設計師有沒有對這句話做出說明,我認為補充說明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補充說明,那么矯旨而行的事就必然會發生。我認為說明應該是這樣的:發展就是硬道理,但要全國全面的發展。而不是只發展經濟,更不是只發展沿海省份,尤其不是只發展少數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的富豪階層。
有人說,西南大旱是長江三峽大壩惹得禍,中央和民間都應該組織相關人員去論證,如果確實如此,中央應該有膽氣面對現實,把三峽大壩永久性放水,或者干脆炸掉,回復水流。
如果有人說三峽大壩建的時候花了多少錢啊,能發多少電啊,怎么能棄用或炸掉呢?
說這話的人,其實是缺德的。其潛意思實際上就是說要讓西南五省的人民,尤其是普通人民,永遠被犧牲,因為如果干旱是大壩引發,也就意味著不是天災,而是徹底的人禍,大壩連年不除,則干旱連年不斷。即使百年后,北京的人民已經能開著空中汽車盤旋在故宮頭頂,西南五省的人民,還是只能用驢子馱著水上山。
說句難聽的話,建國六十年,當武廣高鐵都能建造,可是在西南,還要用驢馱水進山,這不是榮耀。
另外根據耿慶國的旱震理論,如果西南地區持續干旱,各級政府就要預防可能會在西南五省發生的地震。不過,也有可能會是這樣的杠桿原理:西南為杠桿的一點,地震的,是杠桿的另一點,而這一點,應該不是西南地區。
提醒一下中央政府,云南自古民風剽悍,當年袁世凱逆潮流而動,復辟帝制,第一個起來反抗,宣布獨立的省,就是云南。
如果有些人,比如體制內的某些希望中國像蘇聯一樣倒臺的當權派,體制外的某些以反對中國為已任的公共知識分子,還有某些不分青紅皂白依附于這些當權派和公共知識分子的所謂網友們,在此國難之際,看到上面這段話而鼓掌相慶,那么,我要借用南方系朱學勤的一句話告訴你們:你們會遭到天譴,會遭到現世報。
最后,說一個神話故事。
夸父逐日
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這個故事相信是中國人都知道。出自:《列子·湯問》,但列子說這個故事,可不是為了贊揚夸父,而是說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最后道渴而死。
只是現代的地球人,表現出來的卻不是不自量力,而是自信心爆棚,什么事都敢做,比如那個搞轉基因的美國孟山都公司和中國人張啟發。
人類的結局,早在千年前的老祖宗口里,就已經說出來了,人類,真的要這樣走下去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