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郊區現15具嬰兒遺體 官方稱屬醫療垃圾
2010-03-30 07:56:51 新京報
3月28日傍晚,山東省濟寧市郊區光復河橋下出現15具嬰兒遺體。據初步推測,嬰兒遺體為當地某醫院處置不當、隨意丟棄所致,濟寧市衛生局稱今日將發布調查結果。
居民發現15具嬰兒遺體
3月28日傍晚,濟寧市光復河附近居民在光復河橋下發現8具嬰兒遺體,后有居民在附近河岸發現及河中打撈出的遺體,共計15具。
據濟寧市消防人員稱,這些嬰兒遺體已經腐爛,無法辨別出年齡,但最大的身長有60厘米左右,頭發清晰可見,最小的初有人形輪廓。
目擊者稱,部分嬰兒腿上貼有一綠色標簽,寫有嬰兒出身年月、母親姓名、住院床位等信息,但未標出所屬醫院信息,僅有一組6位數編號。其中,一名嬰兒的遺體被裝在標有“醫療廢物”字樣的塑料袋里。
光復河屬附近居民飲水水源,居民將情況報至相關部門,而大部分嬰兒遺體已被居民就地掩埋。
衛生部門稱未查出丟棄者
濟寧市衛生局辦公室主任鐘海濤介紹,初步調查,15具嬰兒遺體,可能是當地醫院里引流產或者病亡的死嬰,按法律規定,屬于醫療垃圾。
鐘海濤說,可能是當地醫院處理嬰兒遺體過程中,清潔工將嬰兒遺留在光復河邊的垃圾箱中,部分掉入了河中,屬于醫療垃圾處置不當行為,但是哪家醫院所為,還在調查。
知情人士透露,當地醫院可能將遺體處理的工作承包給了相關責任人,承包者可能偷功減料為圖省事,所以直接將嬰兒遺體扔到了河中。
鐘海濤說,目前不清楚是哪家醫院哪一個環節發生錯誤,濟寧市衛生局及相關部門已展開調查,具體結論將在30日公布。
青眼有話說
觸目驚心!
看完新聞,才了解到在這個社會上有一類人把孩子當作冷冰冰的、硬梆梆的“物”來看待,來處理——編號、標簽、醫療廢物、法律規定……
多么輕松、多么自然的詞語,多么正常、多么平靜的回應,從中能夠感受到的是社會的冷漠和殘忍。
有時候我會想,人類社會為什么要反其道(大自然在優勝劣汰中演化)而行之,為什么彼此之間——哪怕是陌路相逢的人——都在強調要有溫情、要有關愛、要有互助?!思來想去,這大概是智慧物種寂寞表達的一種方式吧,大抵如此。
冷了心,生又如何?
就像我無法理解魚缸里那晝夜不歇的無聊,想必家里那只小狗也很難明白我為什么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歸。其實人類的生存是如此的沉重,找夠吃的,只是最基本的;我們還要情感上的滿足,政治、文化、藝術……眾多的內容和創新的形式仍然難以解決所有人的精神需要,為什么?
智慧物種的寂寞是如此的刻骨銘心,如此的令人心酸。
原本已經這樣了,命里注定的悲哀,無人例外!就不能給生命一分尊重和敬仰?
如果有人把人當作物來看,你會有何感想?!在我,是無法釋懷的。
物質需求,只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精神世界,才是人類獨享的天堂。
敬天、敬地、敬人、敬鬼神,靜靜地體會心中那份緩慢流淌的生的幸運和寂寞,回看前面的新聞,止不住的酸楚……
西方人的醫學觀念和東方人的醫學觀念在哲學本源上的確相差十萬八千里。
科學,同樣是一種信仰。那些信仰終極的科學能夠給全人類帶來福祉的人都是無視歷史教訓的人,都是政治上很單純的人,都沒能夠深刻理解人類社會本質的人。
我不喜歡西醫從骨子里透出的那種冰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