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國進民退”與回應轉基因
向東陽
直到現在都沒有提出如何根治水利工程三十年來大倒退的解決方案。水利從1980年以來就被忽視了30年。想當年1950年6-7月淮河發生水災,中央迅即于當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治淮會議,從此開始了中國的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
民營資本家的代理知識分子最近叫囂“國進民退”是“倒退”(注意,這里的“民”可不是咱老百姓人民,而是那些要工人長時間加班、以低薪殘酷壓榨工人、自己卻揮金如土的民營資本家),某會議要求采取措施促進資本家參與交通、航空、銀行、電力、能源等領域,一場全新的瓜分國有資產的盛宴即將開演。其實這些民營資本早就有參與這些行業,比如早年山西的煤改,不是就讓山西和浙江的煤老板不顧礦工的安全瘋狂開采煤礦,不是死了成千上萬的礦工每條命以6-10萬打發了,他們卻成了億萬富翁么?公路不是都大多私營了么?航空和銀行不是也有民營和外資控股么?電力不是也承包了很多的水電工程給私人老板、以至出現了損害農業用水的情況么?國資委的人最近對媒體無奈地表示:“我們國企經營不好的時候,你們罵;現在我們經營好,你們還是罵。要我們怎么辦”?要怎么辦,這些資產階級的代理知識分子就是要消滅國企,好讓他們的主子將國企---毛澤東時代億萬工人幾十年的勞動果實,如同1998以來以所謂“國企改制”的一貫做法,全部瓜分掉。這點都看不出來,還當什么國家領導人。資本家的代理人高喊國企“壟斷”,這些人把壟斷的定義都沒搞清,或者是故意偷梁換柱。本來“壟斷”一詞意指某家企業獨占其行業的市場份額(如GOOGLE在美國和其他很多國家的搜索市場一家獨大,就是一種壟斷),但是國內資本家的代理人創造了一個麻痹老百姓的所謂“壟斷性行業”,可笑的很。中國哪個行業現在不是由多家企業(不管是國企、民營還是外資)在互相競爭?銀行、電訊、能源等領域都是如此,這些領域沒有任何一家國企能夠壟斷一個行業,至少有3-4家以上的大企業在互相競爭,因此并不是什么“搞壟斷”。企業做大做強是企業發展的時代潮流,國企做強做大了他們卻不高興,現在哪家跨國公司不是在越做越大(因為有規模效益),難道會越做越小嗎?微軟不是,GOOGLE不是,還是沃爾瑪不是?為什么國內那么多人現在情愿進國企?是因為民營企業老板不把人當人看,員工沒有歸屬感、沒有成就感,這才是主要原因。當然,國企也有它的問題(比如要擴大工人與員工參與決策的權利),但這并不能說把國企賣給私人老板就解決問題了。吉林通剛的工人為什么堅決反對自己的國有企業被私人企業收購、甚至打死對方派來的經理?這是因為老百姓通過30年來的實踐看穿了私人老板貪婪的本性。畢竟,國有企業如果敢虐待工人,工人可以找政府去鬧,找一些解決辦法。但如果是被私人收購,哪天說趕你要你走人你就必須走,因為別人是老板有這個權利。
可是,比起對民營資本家及其代理知識分子就所謂“國進民退”不滿的迅速回應,為什么對眾多網民和媒體反對了幾個月的轉基因,卻是“千呼萬喚不出來”呢?這個關乎全國13億人民吃飯和糧食安全的問題,難道不比要資本家瓜分國有資產更重要、更緊迫嗎?難道就不值得召開一次會議討論嗎?看到今天97%的網民反對轉基因,那么多學者上書反對,那么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上書反對,該出來說幾句才對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