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開”的有罪與“四六開”沒錯
鐘聲
·
2010-03-17
·
來源:烏有之鄉
“三七開”的有罪與“四六開”沒錯 鐘 聲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號稱“實事求是”的年代,稀奇古怪和荒唐事則更多。比如說被定性為“三七開”者,不僅有錯、有大錯,可上升為有罪甚或罪大惡極,而自詡為“四六開”(見設計師文選(第2卷,第242頁)或“對半開”者,卻可說成是“好心犯的錯誤”,甚至大錯化小、小錯化無直至連小錯也搞起了“不爭論”,豈非咄咄怪事! 許是疏于學習,孤陋寡聞,本人得到的最早關于“三七開”的說法,是來自黃克誠大將1980年11月在中紀委所作《關于對毛主席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的報告,據說是根據自詡為“四六開”者的評價“原則”,而且這“原則”又無不是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于毛主席對文化大革命的“三七開”。 其實,像曾經斷章取義于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結果搞出了臭名昭著的諱言剝削和雇傭的“不管姓社姓資”論一樣,作為陰謀家的“四六開”者醉翁之意不在其“七”而在其“三”,即在“全面準確地評價毛澤東思想”的幌子下,將毛主席的七分成績束之高閣甚至極力諱言,而將三分錯誤大肆宣揚、惡意擴展和不惜采取極其卑劣下流的手段,網羅、默許和縱容一些反毛小丑瘋狂潑污于毛主席,甚至捏造、杜撰餓死3000萬人、迫害老干部等罪名以加害毛主席,真可謂“用心何其毒也”! 然而,“四六開”者對自己卻絕非如此,不僅“發明”了所謂的令人不齒的“不爭論”,而且還經常用缺乏主語的半截子話來混淆是非、逃避責任和推罪于他人和共產黨。所謂“耀邦同志不聽我的話了”(見1987年中央1號文件原話)、趙紫陽“犯了分裂黨的錯誤”(多么可笑的總書記“分裂”!)、“十年最大的失誤在教育”(89那樣的嚴重還說是“失誤”和是誰的失誤?)、“不換思想就換人”(誰來決定換人?)和“依我看這個黨不整不行了”(后果是否恰恰在“我”?)等等,手執“不爭論”大棒的“四六開”者的掩耳盜鈴之術誰不明白?!而對這些明顯而重大的錯誤甚至是對黨、國家和人民的巨大犯罪,作為決定因素的“四六開”者不理該承擔完全或主要責任?其所謂的“好心犯的錯誤”乃至“四六開”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是啊,正像中國的赫魯曉夫所說的那樣,“好在歷史是由人民寫的”。不管是“三七開”者之“罪”及其歷史,還是“四六開”者“好心犯的錯誤”及其歷史,最終都得由曾經飽受過他們的或陽光、幸福,或黑暗、痛苦的人民來寫,而且他們的子孫后代的境況和現實表現如何,也許就是最好的參照物。所謂“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寓意該是何等的生動而深刻! |
|
|
|
|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