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提到解決的辦法是:第一要盡快建立起自己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形成一道基本的防火墻;第二要堅持鼓勵和支持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第三要從政策上重獎節能,重罰浪費。
本來,降低“外源”依存度的辦法對被動挨宰的鐵礦石貿易也應當適用。不過儲備高山那樣的大堆鐵礦實在難以想象,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開發代用品也不現實。你能用塑料做鋼軌嗎?看來,整個礦業的被動局面在人民大會堂里還根本沒有上弦,那我們就要準備再被動若干年。據報在連續幾年進口鐵礦價每年上漲百分之幾十后,今年還要上漲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如果說明后年還要繼續漲價,我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那從幾百家減少到一百家進口商的本性就是只顧自己眼前小利和讓老百姓吃大虧,不可能給你好運。他們擺開的就只能是讓中國用戶被動挨打的架勢。這樣搞下去,要不了五年,中國鐵礦外貿的損失就會從現在的七千億上升到萬億以上。到那時,要想改天換地就得過三代人了。
說到降低外源,就需要直面問題本身,第一是開發自己的礦業,第二是統一鐵礦外貿口。
現在,礦業被一些只會照抄歐美圣書的精英革出了第一產業,塞進了第二產業,于是礦業就被人像方向盤那樣隨意轉動,維護公有制和民族利益的礦產資源法成了擺設,不但被煤老板和他們的保護傘任意踐踏,而且被洋人用暗箱操作悄悄拿走戰略礦種的開發權,反過來要挾中國。加上即使國營礦山也在相當程度上被短期利益為重的私家承包,哪里有高瞻遠矚的礦業對策可言?
被外商分化瓦解再痛宰的鐵礦進口業不但需要統一對外,而且甚至需要由國家壟斷。不要害怕洋人說你是國家壟斷。你如果沒有實力對付他們,你是不是國家壟斷他們都照樣靠聯合的壟斷來痛宰你。我們搞國家壟斷又怎么啦?那是被你們逼出來的呀!
我們對那些只會大呼嚕拍板的做法不感興趣。我們建議,在學術界,在輿論界,在人民大會堂里和國家決策機構里,把涉及“內源”的諸多命題挨個地擺在日程上,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做出戰略性和根本性的決策。何況,這遠非只是上多少GDP,而是要立足于打大仗、反封鎖、抗圍堵的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大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