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了,2010-03-09。
(本文同時發至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和人民日報)。
根據兩會新聞郵件提供的轉基因報道,打開人民網科技頻道,看到頭幾條新聞標題:那些轉基因利益官員的報道言論標題都是套紅、而袁隆平言論卻是套黑。中國文化習慣,誰都知道紅色和黑色表示什么意思:紅色表示喜慶、黑色表示死亡。問題是:袁隆平還活著,為什么框黑呢?難道,要把重慶的“打黑唱紅”搬到食品問題上來?
截圖:人民網科技頻道給利益官員言論套紅、給袁隆平不同意見套黑。

人民網科技頻道如此對待袁隆平,不新鮮。多年前開始,那里邀請了一幫勾結美國娛樂演員蘭迪為主要成員的所謂“科技警察”組織的“反偽斗士”和“打假人士”,揚言要他們以“反偽科學”和“科技警察”的名義主管監督中國的國家科研和國家科技決策和財政撥款(國家決策及撥款是國家主權;請一老外主管監督中國主權的事情,豈不是荒唐到家的違法行為?)。在那名義之下,人民網科技頻道及那幫“反偽斗士”向中國科研人員搞起了文革式的輿論轟炸和造謠誹謗(因此,后來,那里吃了官司),其中包括對袁隆平的誹謗攻擊。那攻擊持續了好長時間,直到美國國家科學院授予袁隆平外籍院士的稱號。就記錄看,人民網科技頻道如此對待袁隆平,人家還活著就給人家框黑,也就不奇怪了。
不言而喻,那做法特別反映了人民網科技頻道及相關頻道的一面倒的傾向性:為轉基因官員利益服務,為此不惜用任何涉嫌違法和個人攻擊等手段對待不同見解的人。正如人民網老網友來信所說,不僅科技頻道,就是強國論壇,最近也是刪除了許多已經發表的質疑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帖文,而鼓噪轉基因利益官員的帖文則是大開綠燈和提供種種方便。
可惜,越是那么做,越暴露中國這次轉基因食品安全證書之批準大有黑幕,其安全結論更值得懷疑、其商品化決定更值得全國民眾和還有執政為民而不是執政為錢的官員們提高警惕。全面說明超出一篇日志文章能力,這里就簡單說些足夠明顯的轉基因食品安全證書之批準的黑幕嫌疑。
首先,考察一下科技頻道套紅的和張揚利益官員黃大昉的報道內容:“黃大昉表示,獲批的轉基因水稻產品早在1999年就已經開始進行安全性評價,前后共有十多噸的轉基因水稻投入了動物實驗”。--- 眾所周知的常識:安全評價必須有國家標準作規范或參照。根據農業部公布的資料看,國家標準《轉基因植物及其產品環境安全檢測·抗蟲水稻--農業部953號公告-8-2007》首發于2007年08月。問題:十年前還沒相關國家標準;在沒有國家標準的情況下,您那十年前開始直到2007年的安全評價是怎么做的、誰做的、在哪里做的、誰審核的、誰批準的?
利益官員黃大昉不止一次說,他們的安全評價是按照國際慣例做的。稍做考察,就能看到那官員說了假話。
所謂轉基因“國際慣例”,大部分來自美國。而在美國,所有資料必須依法公開且保持其完整原始。以美國轉基因玉米(品種代號APHIS-2007-0016)的審核批準為例來說吧,其法規程序大致為:第一大步驟,是向社會公布申請報告及相關科研數據,請各界民眾表達意見;第二大步驟,是集中社會各界意見、由專職部門審核申請報告及相關數據;第三大步驟,公布初審結果,請行家評議(社會各界可繼續表達意見);第四大步驟,完成審核和公布結論。所有的步驟都有原始記錄并予以公布。附后,是該品種審核的第一大步驟的原始資料的清單實例,其中有支持該申請的、也有駁斥其申請、也有干脆拒絕轉基因食品的意見。
或許有問:早有披露說明孟山都公司有些數據不公開。確實如此,然而,美國是法制法治社會。按照法律規定和社會各界人士反映,美國聯邦法院已決定介入相關部門和審查該公司數據及如何獲得批準的。就是說,問題不在于有沒有違法行為,而在于發現違法行為能否確實依法辦事。
對比看看中國農業部官員做法。到目前為止,關于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只有一個標題列單,其余內容一概沒有,譬如:那品種安全與否是怎么審核的、審核的數據和依據是什么、誰做的什么實驗、實驗報告是誰提出的、誰審核的和誰批準的、有什么不同意見,等等,一概沒有。嘿嘿,對比美國“國際慣例”看看,中國農業部官員們的做法根本就沒有遵照國際慣例做,而是充滿黑幕而不公開。既然農業部官員們那么肯定安全,為什么不敢公開所有相關原始數據證明那結論呢?
考察事實就很清楚,利益官員黃大昉所謂的按照國際慣例做的說法,是假話。附后是農業部門的安全證書清單,您可到該網站去看看、有沒有“國際慣例”要求的原始數據和不同意見等等?本人沒找到,您找到了,請告訴一聲,本人立即向利益官員黃大昉道歉、承認他們是按照國際慣例做的。在此之前,根據事實看,本人只能說,他的那些言論是忽悠民眾社會的假話。
利益官員黃大昉不止一次提到美國批準了轉基因水稻的事情。確實有批準,但兩國工作目標完全不同:黃大昉是要中國13億人吃他們的轉基因水稻的,是要廣泛種植的;而美國那批準是為藥品工業提供原材料的、不是為人類食用消費的,此外,美國批準也嚴格限制種植面積(譬如2007年批準為3200英畝、實際種植不到300)而并非廣泛種植,且限定種植區域遠離天然作物農田。就是說,對比事實看,官員黃大昉說的不是老實話,而是涉嫌故意模糊和混淆工業用途和人類食用的區別。
就轉基因食品安全,袁隆平在兩會發言中提出一個主張:證實轉基因食品安全,光有老鼠實驗不夠,必須有志愿者參與實驗,譬如臨床試驗,而且,一代人不夠、要兩代人以上才能說明問題。針對袁隆平的主張,人民網科技頻道發表的套紅標題張揚黃大昉的話說:食品不需要臨床試驗,只有藥品需要;他的意思很明白,不必經過人類食用檢驗,就可以斷定他們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如果僅扣字眼,確實,食品安全檢驗不是搞藥品的臨床試驗。然而,若看實際,那么,食品安全檢驗跟藥品的臨床試驗一樣嚴格、甚至名堂更多,即比藥品臨床試驗的要求更多。不是說要按照國際慣例做嗎?那就請看看美國政府、歐盟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安全檢測工業指南吧,起碼要求是有志愿消費者的參與做各種安全檢測,其規模深度等要求絲毫不亞于藥品的臨床試驗。盡管如此,紐約時報去年四月報道,截止到2008年,美國平均每年大約有7600萬消費者因食品安全問題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其中近30萬不得不到醫院接受治療,其中5000人死亡。面對這局面,為保障安全,美國聯邦政府主持贊助遍布十個州、650個實驗室、為4600萬消費者專做如同臨床試驗一般的食品安全檢測和跟蹤檢測。然而,美國消費者社會對食品安檢質量還是十分不滿意,強烈要求美國政府強化食品安全檢驗。(就此而論,即便扣字眼,袁隆平的主張也是符合國際社會慣例做法的。)。
對比看,袁隆平的主張是對民眾對社會負責的,而利益官員黃大昉的主張對民眾對社會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至少,他說的話是不符合實際的、是忽悠民眾的。可是,人民網科技頻道卻給黃大昉的言論套紅、給袁隆平的言論套黑!--- 人民日報媒體評論部負責人盧新寧在炮轟“老虎照”的時候說,任何新聞評論發布的背后都有利益,對那利益要抓出黑手。如此看人民網自己,那科技頻道的套紅套黑做法,背后是什么利益呢?那利益背后的手是紅手還是黑手?要不要抓和怎么個抓法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