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分配不公指向國企是轉移方向、掩蓋矛盾
實言
收入分配不公主要解決的是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調解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而國有企業不屬于過高收入者,也不是最低收入,而是中低下水平。但使人想不到的是,近期掀起了一股反國有企業的浪潮,說收入分配是國有企業占有了國家的資產,收入過高。打的旗號是“反壟斷行業”,這完全不符合事實。現在拿數據說話。2009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告訴我們,全國職工(不包括農民工)平均工資為28898元,國有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為30287元,為全國平均工資的104.8%。就是說,國企平均工資比全國平均工資僅高4.8%。農民工如果按平均15000元算,也就是國企職工收入比它高一倍。即令是所謂壟斷行業,六個部門(采油、石油加工、電力、燃氣、電信服務、金融)職工的平均工資為43352.5元,相當于全國平均工資的1.5倍,比一般國有企業高0.4倍。就是說,稍高于平均水平,但這些行業都屬于高風險、高技術、作業環境差(如野外作業)、責任重大的工作,人員的知識素質一般說比較高。拿電網說,他們有高空作業,不僅在野外,而且要登高,冰雪災害時冒嚴寒搶修,工資高一點,是理所當然的。金融主要是高管高一些,一般職工也并不高;況且這些行業的人數相當少,并不是造成貧富懸殊的主因。當然,高管及其福利補貼有的高了一些,特別是高管人員薪金過高,必須矯正。但都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和其它行政措施適當調節,并不是難題。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主攻所謂“壟斷行業”,意在攻擊和削弱國有企業,把它說成是罪魁禍首,拿著偽命題大肆宣傳,居心叵測,不可相信,掩蓋了造成兩極分化的主因。
主因是什么?我們不妨摘錄一下《瞭望》2010年第7-8期所刊載的《胡潤財富報告的中國富豪“圖譜”》:《2009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以擁有1000萬元(約合146萬美元、110萬歐元)資產為統計門檻——包括現金、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資產以及擁有的房產價值和企業價值在內,中國每1萬人中有6人是千萬富豪,千萬富豪的總數是82.5萬個,其中億萬富豪有5.1萬個,10億富豪有2500個左右,100億的超級富豪約有100人。據胡潤介紹,2009年胡潤百富榜上的1000名富豪中,繼承財富的人數不到1%,也就是說,這些富豪都是近年來迅速崛起的。而在國外,相當一部分富人的財富積累需要較長時期。英國富豪榜上,25%的富豪是繼承財富的,這一數字在美國富豪榜中也達35%。在地域分布上,中國富豪高度集中于北京和東部沿海地區。胡潤財富報告與多家財富調查專業機構的結論基本一致。胡潤告訴本刊記者,據其公司調查,除香港、澳門、臺灣之外的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北京富豪最多,分別有14.3萬個千萬富豪和8800個億萬富豪——每1萬人中有88人是千萬富豪,每10萬人中,有54人是億萬富豪;廣東排名第二,千萬富豪人數為13.7萬,億萬富豪有7800人——每1萬人中有14人是千萬富豪,每10萬人中有8人是億萬富豪;上海排名第三,千萬富豪有11.6萬個,億萬富豪7000個——每1萬人中有62人是千萬富豪,每10萬人中有38人是億萬富豪。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五地千萬富豪人數占全國總數的60.7%,長三角三省市占全國的34.7%。
由上面的數據可以說明,擁有一千萬元以上資產的有85.5萬人,其收入水平相當于農民工的1000倍左右,相當于國有企業職工的500倍左右。這才是兩極分化的主因。過高收入者是指這些擁有上千萬元、上億元、上十億元、上百億元的富翁,這些人的財富每年以17.2%的高速度增長,是世界上少有的。說明都是近幾年的暴發戶,他們才是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這一點,稍微查一查統計數據,就一目了然。然而,有些人蒙蔽大眾,不說數據,籠統地講國有企業職工收入過高,完全是編造的,忽悠了很多人。正是這樣一些人當年鼓動給國企高管高薪,現在又以此為借口要消滅國企,何其毒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們的目的是在于削弱、取消公有制主體地位和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這一點必須認清楚。然而,我們一些高級領導者也跟著盲目講“反壟斷行業”,真是糊涂,中了奸計。建議中央領導正視這種情況,不要再人云亦云,造成思想混亂。應當真正把重點放在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調整資本家的收入、減少大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上面來。資改派提出的許多國企改革的政策是錯誤的,比如給國企高管高薪。要降低國企高管的工資,不要降低國有企業工人的工資,不要再推動國企私有化,否則就會出亂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