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根子上解決當前的經濟危局
——論經濟中的幾個關系與常爭論的幾個現象
目前關于如何解決當前人民群眾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就業問題,特別是大量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以及三農問題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各方學者大都提出了各自的解決之道。比如推動城鎮化來拉動經濟啊,加大對教育,醫療的投資啊,什么住房的調控啊,還有什么高附加值的產業升級啊等等一大堆建議,可說是眾說紛紜,各持己見。讓人眼花潦亂,讓人摸不著頭腦。毛主席告訴過我們,不管有多少矛盾,只有一個是主要矛盾。只要找出這個主要矛盾就什么事情都解決了。如何找出這個主要矛盾從而找出一條解決當前經濟與社會危機的道路來呢?要知道社會問題就是經濟問題的反應,所以當前的群體事件,教育問題,醫療問題,住房問題,就業問題,大學生無用武之地的問題,三農問題,國防現代化跟不上趕不上西方的問題,國內經濟被外資大部控制的問題,腐敗極其嚴重的問題,社會風氣日益敗壞的問題等等一系列的還有很多沒有說完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社會的一切都是經濟問題,一切都是政治問題。要找出這些問題的根源即主要矛盾就要先搞懂經濟中的幾個關系和一些常爭論的東西,從而認清經濟的本質,找出影響經濟的決定性因素,從而拔開清掃影響我們前進的種種迷霧與障礙然后闊步前進繼續我們的社會主義大事業。要說的幾個關系和常爭論的東西如下:
1,農業與工業,服務業之間的關系。
2,生產效率與分工,失業之間的關系。
3,所有制與分配,資源配置之間的關系。
4,政府與生產單位,生產者之間的關系。
5,投資,出口,消費在什么情況下才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6,金融在經濟中的地位。
7,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8,在外資的沖擊下如何保護民族產業。
9,獨立自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與四個現代化的關系。
10,當前的出路。
一:農業與工業,服務業之間的關系。
農業與工業,服務業之間的關系說到底就是互相交換互相分工的關系,互相之間交換的越頻繁,工農業,服務業就越發達。農業為工業提供了糧食,肉類,油料,棉等等生活資料,換回工業提供的改善生活所需的輕工產品與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工產品和服務業提供的如醫療,教育,運輸等等服務;工業用自己工業品換農業與服務業的服務,而服務業用自己的服務換工農業所產的自己所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現實中的人都是按需進行互相交換的,你生產的東西沒人與你交換,你就得不到服務,這個道理,讀過一點經濟的,都懂。為什么我們的工業沒有大的內需呢,為什么我們會有三農問題呢,為什么我們有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問題呢?農民,工人(為方便指一切非農從業人員)都有需求啊,我們上億的眾多失業的員為什么不去滿足工農群眾的需求去實現就業呢?為什么會解決不了呢?原因是我們的農業出了問題(后面再說所有制的問題),我們的工業沒有服務于我們的農業,工業也是從農業中分工出來的,它的任務就是服務于農業幫農業提高生產效率,它不服務于農業有存在的必要嗎?如:古時候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就為農業提供鐵制農具幫農業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便手工業有了市場,也使手工業有了生存和進一步發展并進行技術革新的后續基礎。我們的運輸業,建筑業,教育業等等行業都是為工業和農業服業的,工農業為別的行業提供生活和生產資料。各業之間是互相服務互相依存的關系,就是說,互相之間是對方的市場,服務的越深入,市場越大,對各行各業的帶動就越大。反之越小,互相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一榮俱榮,一毀俱毀。我們的工業現代化了,別的行業都現代化了,只有農業沒有現代化,農業生產力沒解放對工業有大的需求嗎?,能促進就業嗎?現在是農業拉了國民經濟的后腿,把工業綁在外國的產業鏈上是愚蠢透頂的,只能讓我們的產品底端化,結果造成我們的大學生沒有了用武之地,對科學人才的儲備是傷筋動骨的,科學技術沒有大的進展,被外國把我們遠遠的扔在后面,還使我們受致于人。別人一旦進行產業轉移產業調整我們的工業不就全完了嗎?如果不是出于安全的考慮,軍工,能源等等國企還保著我們的一些產業,我們沒什么拿的出手的,什么技術革新和前瞻性的科學研究現在我們在世界上有多少拿的出手的,還有多少進行繼續研究的基礎。只有綁在本國的產業鏈上才能保住國內的所有行業不被外資占領,國內的工農業與一切產業只有緊緊的綁在一起互相促進互相依存才有市場才有出路,使工業農業服務業成為一個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利益共同體,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反制外資攻陷民族產業的井岡山根據地,這樣進可攻,退可守。一切枝術革新和前瞻性的科學研究,基礎性的科學研究才有后續繼續研究的基礎和保證,才不會受到外資沖擊而夭折,這是我們四個現代化的得已實現的保證和基礎。沒有緊緊掌握在中國人民自己手中的國民經濟體系,一切枝術革新和前瞻性的科學研究,基礎性的科學研究將沒有得已生存與后繼研究的基礎和財力,還有什么資本談什么科技強國,談什么國防現代化,談什么獨立自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將農業現代化盡快納入國民經濟現代化體系,使之與工業服務業形成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利益共同體才是理智之舉,也是解決當前眾多社會問題,經濟問題的戰略切入點。我們農民三十年來分田單干每年投到原始農具上的資金加上為了一點糧食收獲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再加上政府對農業的大力扶持所投的資金足以使農業現代化。可惜我們沒有這樣干,導致農業生產效率底下,工業沒有大的服業對象從而生產過剩(后來不得不綁在國外的底端的產業鏈上,結果國外一風吹草動,國內的生產過剩的顯現更是驚人),服務業也十分疲軟。將農業現代化納入國民現代化經濟體系將帶來以下好處,下面給眾位細細說來:
按照戶籍統計,中國的農村人口現在有9.4億;從現實的居住地統計,現在真正長期居住在農村的農民大概是7.5億。大約有2億農民工。如果進行集體化的農業現代化,大規模機械化進行生產效率的提升,這樣就不要這樣多的人去從事直接的農業生產了,解放出來的人可以自己解決農民9,4億人的一切問題并給工業與服務業帶來空前巨大的市場從而使經濟走上繼續增長之路并趁勢調整畸形的經濟結構;
1,農業現代化所需的大量機械對工業產生巨大的需求,讓工業有了大市場,對各行各業拉動巨大。實現以工帶農,以農促工相互促進相互依存并帶動服務業,從而解決調整了畸形的經濟結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屆時對大學生的需求是巨大的,讓廣大大學生有了用武之地,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將為人民儲備大批管理與科技人才,為祖國的進一步強盛奠定基礎(現在眾多大學生無用武之地,大學生是干什么的,就是幫人民群眾提高生產效率的,不然要大學生干什么,我們現在的人才實習體系儲備體系在哪里?一流的科技人才是在實踐的戰斗中成長的!不是大吹大擂就能產生的!現在很多人才出國了,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個,沒有用武之地!)。
2,由于是全民所有制,生產效率提高了解放出來的富余勞動力有時間有人力全面解決工農群眾的住房問題,農民自己統籌安排住宅用地,這樣不僅可以保護18億畝的耕地不被破壞還可以自己統一解決住房問題,也可以幫城市里的工人兄弟們解決住房問題,工人兄弟和城市居民的住房可以解決。解決一大批就業,讓工農學兵不再為住房發愁憂心。
3,由于是全民所有制,就有人力財力實行全民免費大學化,住房免費配給,全民免費醫療,全民養老保障。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四大保障體系。可以解決大量大學生的就業,選擇集體所有制才有這個財力和人力,因為可以公平分配勞動財富讓我們農民個個都有這個支付力。我們2億農民工幫外國加工產品不就是為了解決教育費,醫療費,住房費,養老費,我們不如把我們農民的地拿出來我們幫廣大大學生建好房,讓他們幫我們工農子弟解決對教育醫療住房等等問題。我們與大學生,工人直接進行服務交換,(13億中國人民的土地你們有什么資格拿去搜刮廣大工人群眾的血汗錢?)。這樣我們13人民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大學生也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4,由于解放出來的人多,這樣就可以進行深加工,農副業,住房建設,道路建設等等滿足工人農民的需求從而需大辦集體企業。這樣又可解決很很多工人,農民和大學生的就業。
5,由于機械化從而帶動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設,由集體化的社會大生產從而帶動城鎮化的進程,
這對工人的需求和對大學生的需求又是巨大的。
6,由于農業大規模現代化,農民將接受現代化的改造,到時廣大農業大學生將有無限的用武之地。這樣也能使農業類的大學有了自己的研究實踐基地。擴大到工業農業各類服務業到時各大學都有了自己的學習實踐基地。實現按需培養人才。
7,可以從根子上解決目前極其嚴重的鋼鐵,水泥等等生產過剩,完成農業現代化改造后就不會有什么生產過剩了,因為解決了結構問題。
8,以后的鐵路,公路等等基礎建設由我們農民(由國家配備設計等等技術人才)利用農閑時就可以修好,只要有修建材料就行了。還要投很多資金讓資本家大大的賺一筆嗎?到時想修多少就修多少!毛主席時代的農民就是這樣大干的,現在生產工具改善了,這些事還不能搞定?
9,可以從根子上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各種影響,不趁現在我們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搞生產效率提升,到時老人們誰來養?以后的路如何走,主流經濟學家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10,綜上所述,把農業現代化納入國民經濟體系,可使各大產業有自己的市場和基地,從而有了抵御外資沖擊的根據地,全國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決不能讓外資進入全民所有制的企業。
資金來源:1,停止購買外國債券,把外匯用于購買農業機械化所需的機械,資源,醫療設備和各類科研設備等等。與其讓外匯放在那里貶值,不如放在國內來升值。
2,取消出口退稅,幫助一些民營企業轉向,調動一切資源投入國營工業體系的重建,逐步清掃為外代加工企業讓它們轉向為國內服務。
3,發行政府債券,回收住房公積金,保險企業資金。對股市交易征收重稅逼資金進入政府債券,同時各類企業都按收入比例提收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義務稅。
4,國有銀行全面為完備國有工業體系建設提供資金,停止給外資提供貸款。
5。禁止別國在國內融集資金,收回國有企業的股權。金融權國家全面接管。
二:生產效率與分工,失業的關系。
現在很多人認為失業不是一件好事,失業到底是不是好事?是不是好事這就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提高生產效率造成的失業就是好事,應該高興。為什么?如有一個村有原來1000人種田才能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后來生產效率提高了,只要200人就可以勝任了,這樣多的800人就可以給大家解決住房,醫療,教育,娛樂,國防,科研等等方面的需求了。擴大到有13億人民的中國,如是全民所有制,大家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國防,科研等等各方面的事都可以解決了,因為全民所有制沒有剝削,公平的分配使13億人民都有這個支付力,所以生產效率越高,分工越精細,社會越發達,在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里,人與人都是互相服務的關系,大家各盡所能從事各自的工作。私有制就不一樣了,你沒有這個支付力,生產效率的提高只是把財富裝進資本家的口袋,你只能得到其中的少的可憐的一點點,就要失去在生產資料公有制中本來所能分配得到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等一切東西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就會造成失業,失業就會帶來新的分工,是好事是壞事就要看是生產資料是什么性質的所有制了,是公有制就是好事,失業就是新的分工就是新的就業。為什么私有制就是壞事呢?因為從理論上說人的需求是沒有限制的,所有人是不該失業的,為什么會失業呢?就是因為勞動崗位有限,勞動崗有限是因為其它的工農群眾因為受到剝削沒有支付力不能產生多的需求從而造成了市場的縮小即勞動崗位的減小。廣大的工農群眾有極大的極其強烈的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等需求沒有得到解決,現在我們中國這塊大地上具然還有數以千萬計甚多上億的工農學兵沒事干處于失業,真是天下第一大奇觀。這個情況要市場決定論者和什么亂七八糟的主流經濟學家解釋一下,要他們找原因,不要讓他們逃避這個問題,要窮追猛打!
三:所有制與分配,資源配置之間的關系。
現在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和國內的主濟經濟學家認為是市場對資源進行了有效的配置,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進行調控配置的。這全是胡說八道,一派胡扯!市場論者說是市場的需求決定了投資的方向從而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既然市場能決定資源的有效配置,哪為什么會出現生產過剩?為什么會出現金融危機呢?你們不是說可以調控嗎?還找借口說是資本家的貪心和道德造成的,哈哈,連個貪心和道德都調控不了還有什么資格調控資源的配置。人民群眾的教育,醫療,住房等等需求市場為什么就調控不了,還造成別的領域極大的生產過剩。你們不是說這只手公正的嗎?,是看不見的嗎?全是胡扯,全是胡說八道!這世界哪有看不見的手?現在我們就要找出這只手。要找出這只手,就要先弄清市場的構成。市場是按需生產,按需消費,由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相互之間的交換構成的。按需消費決定了市場在哪里,按需生產決定了投資方向。按理說應是人民群眾的需求決定了市場,人民群眾的需求調節置配了資源,人民群眾的需求要得到滿足人民群眾就必須用代表財富的貨幣進行交換,人民群眾要有具有支付力的財富就必須進行勞動獲得分配。說到這里就搞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人民群眾的需求決定了市場,人民群眾的支付力決定了人民群眾的需求方向,人民群眾從事勞動所獲得的分配決定了人民群眾的支付力。歸根到底是分配決定了市場的大小,是分配調節了資源的配置。這只手就是分配,現在出現生產過剩,就是沒有按需生產,一邊有需求,一邊生產過剩,說明市場調節出了問題,而市場這只手就有了問題,而這只手就是分配,也就是說是分配出了問題。分配是誰決定的,是資本家,他有什么資格決定。是誰授與了資本家的分配權,他說是他的資本辦了這個廠,哪你辦這個廠的資本從哪里來?你從哪里賺來的呢?你的第一筆資金是剝削掠奪來的,是萬惡的剝削制度私有制決定的按資分配造成的給你的。所以說是所有制決定了分配,分配決定了市場。現在出現了生產過剩就是所有制出了問題。世界上有生產資料私有制與公有制兩種。不同的所有制決定的分配權不同。舉例進行比較說明。
如有一村,,有4000人,有4000田和村里的資源,1000人種田一年所得可以夠4000人生活。,另3000人有村里的一些資源可解決大家的相應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服務,并且每人只要工作8小時。
1,如是公有制,田是公有的,進行公平分配,4000人的吃飯,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都能解決。屆時的矛盾是4000人對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日益增長的需求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屆時的任務是不斷通過技術革新來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產品進行更大的分工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日益增長的需求,只有分配的更多的道理,只有生活的更幸福的道理,哪有生產過剩的道理,哪有失業的道理。這樣大家是互相服務互相交換的關系。擴大到13億的中國,我們什么問題都解決了,以后只要專心去進行科技革命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來發展生產力用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方面的需求。
2,如是私有制,田有私有的,村里的資源是私有的。如是一人所有,4000人的生活生產資料在他手上,他要蓋大房子,買好車,另外這3000人要活命就要去修大房子,去造好車。結果4000人相應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就要大打折扣,還有一大堆社會問題。擴大到13億人口的中國,就是教育,醫療,住房三座大山,生產過剩啊失業啊等等一大堆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是自由市場者們說是市場經濟決定著產品的優勝劣汰,這是不對的,是消費者的選擇決定著產品的優勝劣汰。我們計劃經濟也有市場,其實他們所說的的這個市場和我們的這個市場就是消費者手里的消費選擇權。市場從古時有人進行交換時就存在了,不是因為你們資本主義出現了才有的,計劃也不是社會主義出現了才有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都有市場和計劃,這是不能否認的。市場只決定交換,也決定產品的優勝劣汰,但并不決定資源配置,資源配置是分配決定的。這一點要搞清楚。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論者與社會主義經濟學論者之論本質就是所有制之爭。他們現在采用轉移視線的戰法糊弄世界60億人民,不要被他們轉移了視線,市場能優化資源配置是他們這些市場論者攻擊別的經濟學的最拿手的武器,毀掉他們這個武器就取得了勝利,要多進攻。這點眾位要牢記。
綜上所述結論是:所有制決定分配,分配決定市場,分配調控市場。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制下(公有制)有需求就不會有失業,也不會有生產過剩;生產資料私有制下,有需求的情況下解決不了失業解決不了生產過剩。造成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根子就是決定分配極不公平的生產資料私有制。不解決生產資料所有權的問題就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失業的問題,就不能從根子上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
四:政府與生產單位,生產者之間的關系。
前面駁了市場調節論者,現在談政府的作用,在經濟管理中要扮演的角色。市場論者鼓吹市場萬能,政府沒用,結果出現危機了要政府出來收拾殘局,其解釋危機的理由讓全世界的人聽了看了差點笑掉了大牙。按你們的理論,既然市場能調節一切,別的沒用,我看把政府,公檢法,軍隊全撤消了了帳,放在那里浪費錢,歐美一年的軍政費浪費了多少?光號稱是自由市場經濟之典范的美國一年的軍費就是六七千億,這不是天大的浪費(如果它們把軍費全用在它們人民群眾的身上,歐美什么問題都解決了)?既然市場能調節一切,你們美國為什么要補貼農業補貼很多的產業?難道你們就不知道這是對自由市場的干預?按你們的話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市場行為,你們的經濟也不是市場經濟。你們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哈哈,好笑好笑啊。我們才不會聽你們胡扯,全是資產階級騙人的把戲!我們認為政府不僅僅要介入經濟,還認為政府主要的任務就是管理經濟,政府不管理經濟干什么,政府就是經濟調節出來的,公檢法是調節出來的,軍隊也是調節出來的,沒有用的東西是不會讓它們出現和存在的。軍隊是為了不讓本國人辛辛苦苦勞動得來的財富不被別人槍走的,有存在的必要,公檢法與政府也是一樣,都是為了規范管理經濟被經濟調節出來的。所以我們的政府不僅要管理經濟,而且要明白政府的主要任務就是管理經濟就是要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出現的問題和由經濟問題引發的社會問題。這就是政府的任務。否則沒有存在的必要。
政府與生產單位,生產個人是統籌的關系,是統一性與獨立性的關系,是相對而言的,政府是宏觀的調控生產,統籌安排各大產業的合理健康發展。政府的統一性是針對生產單位和生產者的獨立性而言的。生產單位與生產者的獨立性也是相對政府的統一性而言的,是在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中許可的范疇內存在的。這里面有個統一與獨立度的把握的問題,需針對實際情況作相應的的處理。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行了,以后在實踐中慢慢學習以后就能處理好了。三者的關系處理就是要利益兼顧,三頭都要活,都有積極性。
五:投資,出口,消費對經濟拉動的關系。
1,現在很多人認為只要投資就能拉動經濟,促進就業,促進需求(消費)。這樣認識是不對的,應是需求決定投資,促進就業。需求的大小決定投資的規模,決定就業市場的大小。針對對人民群眾各種不同的需求進行投資,才能促進可持續的就業,促進需求,拉動經濟。也不會出現過大的生產過剩。投資能不能拉動經濟要看人民群眾有沒有這個支付力,光有需求是不行的。不搞清這個道理就不能進行理性的投資,不理性的投資造成了過剩的生產力,極大的浪費資源。
2,現在很多人認為出口能拉動經濟。出口在什么情況下能拉動經濟?對人民群眾的生活有改善嗎?什么樣的出口才是健康的呢?不搞清這個道理就要吃大虧!出口就是交換,這個大家都知道。古時有幾句話叫做富有余則出,互通有無。這話說的好啊!沒錯,這才是健康的出口原則,才是可持續的出口,對人民群眾有益的出口,具體來說:1,富有余則出就是說自己夠用了才出口。國家的資源所創造的產品要先滿足本國人民的需要,多的才出口。現在我們國內有教育醫療等等極多的需求,我們不進行投資調整來發展經濟滿足本國人民的需求,且發動幾億農民工把天量的資金天量的資源拿來造極其便宜的低端產品大規模出口是極不健健康的行為,結果造成我們國民經濟的畸形,并極大的浪費了我們本來就少的可憐的我們后代還要用幾萬年的寶貴的不可再生的作為戰略儲備的資源。現在國外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國內就一片恐慌,以致受致于人。2,互通有無就是說出口交換的必須是我們需要的產品,我們沒有換來什么東西。我們要的他們不賣,結果換來的是一大堆紙幣,有用嗎?沒用,而且還要貶值讓我們白干。即然一堆紙幣都能帶動經濟的發展,我們為什么不自己來造紙幣進行我們的產業調整進行技術革新解決壓在人民頭上的教育醫療住房這三座大山呢(為什么我們就不能這樣天真的想一想呢?)?3,必須是較等值的,同樣的東西我們自己造出來是不是更便宜呢?長遠看是不是更便宜。自己有需求就自己造,我們是有13億人的大國什么都要獨立自主以后才不會受玫于人,所以我們要集中全力發展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的完備的工農業體系才是正道。自己造不僅可以增加國內的就業,還可以進行技術人才的儲備,還可以出口交換我們需要的原料。這樣的好事為什么不干?我們本來資源就少,我們現在要儲備強大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學技術人才群體,這樣以后與外國進行貿易交換時就可以解決我們的資源稀少的問題,不然我們的后代用的資源從哪里來。要對資源進行全面管制,國家進行全面接管。這點要有戰略頭腦,不要再犯糊涂了,不然中國人民和后代全毀在你們的手里。
3,消費,很多人說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是嗎?消費對經濟的拉動有多大取決于人民群眾的支付力,而支付力有多大是由分配決定的。
所以說對經濟的真正起拉動作用的是公平的分配和生產效率的大力提升決定的,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經濟結構是否健康完備也取決于這兩個決定性的因素。分配的越公平,生產效率提升的越快經濟的發展速度就越快,經濟的結構就越健康完備,分工就越精細,生產過剩帶來的經濟危機發生的的概率就越小。其中分配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全民所有制所決定的分配是最公平的,最平等的,也只有全民所有制所決定的分配才能從根子上解決失業問題,解決生產過剩問題。
六:金融在經濟中的地位。
金融業在經濟活動就是扮演融資并通過貸款調動資源去向的作用。認為有銀行就行了,居民把資金存在國有銀行內獲得利息回報,由國有很行進行資金的調撥,來滿足各行各業對資金的需求。以后要把股市撤掉,由于由國家直接深入管理經濟進行資源調度,股市與證券市場沒有存在的必要,股市和證券就是個投機性極重市場,對人民群眾財富的洗劫和對國民經濟的傷害是傷筋動骨的。等國家接管了資源的調度權后,就要毫不猶豫把股市與證券撤掉了帳。目前建議對投機交易進行限制,每筆交易金額按比例征重稅,打擊投機。國有企業以后不準發股,如有需要由政府發債券融資。目前要進行產業轉型由國家發行保值國債融資(保值國債是指按當前100元所能購買的工農群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米,油等等幾種作保值參照物,到期后按參照物價折算現金清付債務,)。對股市的交易按每次交易資金按比例征收交易稅,禁止外資在國內融資等等采取一切手段把投機和閑散資金趕到國債里來才是上策。國家必須自己全國有化管理銀行等金融業,必須清除國有銀行里的外資股份。因為金融被外資掌握將被操控我們資金的流動方向,這是極其危險的。這點要確記。
七: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現在有人說城鎮化能帶動經濟的發展。這樣的話對嗎?城鎮化能帶動經濟嗎?不對,不能。要搞清楚:是生產力推動經濟的發展,從而推動了城鎮化進程,不是城鎮化帶動經濟。要知道城鎮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城鎮化不能帶動經濟,城鎮只是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現象,一個標志。城鎮的產生,擴大與發展是有規律的,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的結果,人為的不按規律的推動城鎮化,認為只要修些房子就能完成城鎮化帶動就業,想法是天真的,不確實際的,到頭來只是勞民傷財的一場鬧劇而已,屆時不僅惹天下人恥笑,而且后果不堪設想,重挫民族自信心,大傷國家元氣。要推動可持續的城鎮化就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同時改變由于所有制造成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農業現代化改造,實行以工帶農,以農促工的方針,使工業與農業,服務業同時壯大,到時城鎮化水到渠成。集體化的農業現代化才是唯一的戰略突破口,中國除此外沒有別的出路。具體道理我在農業與工業,服務業之間的關系中說過的。在此懇望高層三思慎行。
八:在外資的沖擊下如何保護民族產業。
前面說了國家出面整合產業鏈,把工業,農業,服務業整成一個互相促進,互相依存,互為市場的利益共同體,成為抵御外資進攻的根椐地。工業,農業,服務業本來就是互相依存依托的關系,少了哪個都不行,各業之間是互相服務的關系,就是說,互相之間是對方的市場,服務的越深入,市場越大,反之越小。現在要干的事就是全力推動集體化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同時所有的產業國營(民營也要幫)都要獨立介入以完備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和科研體系,這是重點。具體建議如下:
1,金融業國家直接管理,防止外資控制資金的流動方向。全面為國營各大產業的完備重建掌控提供資金和農業機械化提供資金。
2,采取一切手段把一切投機資金和閑散資金逼入國債。為大規模產業轉型融資。手段包括:對股市的每筆交易都按交易金額10%到40%的比例征收重稅,以打擊投機;禁止外資在國內進行融資。
不給外資提供貸款。政府發行保值國債,全面管理各地政府的收支,進行限制。發行紙幣進行貶值,從而迫使資金進入國債。(按日常用品的所需的實物進行保值,日后按所需實物折算貨幣。)
3,取消出口退稅,提供資金并幫助民營進行產業調整為國內服務,
4,停止購買外國債券,外匯用于購買農業現代化所需的機械,資源,外匯讓其貶值還不如購買機械幫國內完成機械化遠動改造,讓其在國內升值。
5。除一些有利可圖的產業可出口外,應逐步清掃代加工的企業。取消外資優惠代遇,國營民營外資都要一視同仁的負擔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四大保障的社會義務稅,按利潤比例提收。所得資金用于四大保障體系的建設。現在政府把房地產打掉后沒什么多的稅源了,所以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要用此資金加快進行農業現代化改造,只要完成現代化改后后,稅就不用擔心了,國債也不用擔心了,以后慢慢還。
6,所有資源國家要接管,民營企業只能進行制造行業和加工行業等,不能讓它們從事資源行業,資源的行業和開采是國營接管,由國家按需給各行各業調拔。我們的一切資源要投到全民所有制的工農服務業的企業上。
7,所有外資要限期達到歐美國環保標準,否則責令限期搬出國內。
九:獨立自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與四個現代化的關系。
這么多年來,我們充分認識到市場是換不來技術的,反而使我們的一大批產業被外資掌控,并俱備了對我們經濟進行掌控的能力,進行不公平競爭,從而嚴重影響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產,對我國經濟安全威脅極其嚴重,致使我們不得不防。
我們要獨立于當今世界,擁有自主權,必須經濟上獨立,科學研究上獨立,這一切的獨立沒有中國人民緊緊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完備的工業農業服務業體系是不行的,沒有緊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的科學研究體系是不行的。緊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的工業農業服務業體系是我們進行一切包括技術革新,進行前瞻性科學研究,服務于各行各業的各種基礎性科技研究在內的基礎和后繼保證。也是我們各類大學和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實習實踐工作基地。是我們四個現代化特別是我們國防現代化堅強有力的基礎保證。要實現四個現代化特別是國防現代化不堅持獨立自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路線是不會成功的,歷史教育了我們。這是血與淚的教訓,全國人民要牢記在心,這個路線堅決不能動搖!
十,當前的出路:
綜上論證:我們搞清了對經濟真正起拉動作用的是公平的分配和生產效率的大力提升決定的,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經濟結構是否健康完備也取決于這兩個決定性的因素。分配的越公平,生產效率提升的越快經濟的發展速度就越快,經濟的結構就越健康完備,分工就越精細,生產過剩帶來的經濟危機發生的的概率就越小。其中分配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全民所有制所決定的分配是最公平的,最平等的,也只有全民所有制所決定的分配才能從根子上解決失業問題,解決生產過剩問題。所以現在我們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同時改變由于生產資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來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農業現代化改造,實行以工帶農,以農促工的方針,使工業與農業,服務業同時壯大,到時城鎮化也水到渠成。集體化的農業現代化才是唯一的戰略突破口,中國除此外沒有別的出路。這就是結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