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為什么說“毛澤東同志宏圖大略全局在胸”?
葉劍英:《偉大的戰略決戰》,《星火燎原》選編之十,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6、7頁。
毛澤東同志在緊緊地抓住決戰時機的同時,又正確地選擇了決戰方向。當時全國各戰場的形勢雖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利于人民解放軍的作戰,但敵人在戰略上卻企圖盡量延長堅守東北幾個孤點的時間,牽制我東北人民解放軍,使我軍不能入關作戰;同時,敵人又準備把東北敵軍撤至華中地區,加強華中防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把戰略決戰的方向,指向華北戰場,則會使我軍受到華北、東北敵人的兩大戰略集團的夾擊而陷于被動;如果我們把戰略決戰的方向首先指向華東戰場,則會使東北敵人迅速撤退,而實現他們的戰略收縮企圖。因此,東北戰場就成為全國戰局發展的關鍵。當時東北戰場的形勢對我又特別有利。在敵軍方面:孤立分散,態勢突出,地區狹小,補給困難;長春被圍,無法解救,或撤或守,舉棋未定。在我軍方面:兵力優勢,裝備較好;廣大地區,聯成一片;土改完成,后方鞏固;關內各區,均可支援。東北人民解放軍殲滅了東北敵軍,就能粉碎敵人戰略收縮的企圖;就能實施戰略機動,有利于華北、華東戰場的作戰;就能以東北的工業支援全國戰爭,使人民解放軍獲得戰略的總后方。根據上述情況,毛澤東同志將戰略決戰方向,首先指向東北戰場的衛立煌集團,這就將戰略決戰的初戰勝利放在穩妥可靠的基礎上。這是毛澤東同志宏圖大略全局在胸投下的一著好棋子。決戰首先從局部的優勢開始,進而爭取全局上的更大優勢。由于迅速而順利地取得了遼沈戰役的勝利,就使全國戰局急轉直下,使原來預計的戰爭進程大為縮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