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政治老師探討共產主義公有制(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時出現了一個問題,計算機應該算作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我當時沒有答出,后來思考了一下,寫了如下的文字。以作探討。
其實作為工具我們在信息科技中所擁有的重點并不是計算機,而是數據(data)。正如計算機有外存和內存。外存和cpu組成了計算機的處理步驟而外存承載了數據。計算機工作時由內存從外存中讀取資料交予cpu處理并和人交互產生新的數據,并寫入外存。例如:當我們玩游戲時我們要從硬盤(外存)上讀取數據到內存,并由內存傳遞給cpu,cpu處理后發往顯卡和聲卡產生多媒體信號反應在顯示器和耳機上傳遞給人,人做出反應再傳遞給鼠標和鍵盤,再傳到cpu完成交互過程,并在交互中產生游戲存檔當運行結束后將存檔寫入內存。整個過程中我們改變的僅僅是存檔而已,而不是對游戲本體做出改變。實際上幾乎所有的操作都是類似的,比如我們使用Photoshop處理圖片,改變的是圖片而不是ps軟件本身。軟件在外存上的存在形式是以數據存在的,存檔也是。
作為數據我們可以劃分為私有的生活資料和共有的生產資料來加以區分。比方說我們可以把游戲存檔化為私有財產而把游戲本身作為共有。而計算機的硬件則完全作為生產資料處理。
在共產主義社會極度發達和按需分配的情況下,當我們需要使用計算機時我們可以使用任意一臺公用計算機(大多數人都不會排斥使用一臺新的計算機的,而我們判斷新計算機又大多數之評價外觀,我們所需的僅僅是保持計算機的清潔,換言之我們不會排斥公共廁所一樣。)只需要輸入我們的帳號(也許是身份證號)和密碼調出我們的資料即可。
現實的實現:在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中信息的共享將變得極其便利(外存的共享)。同時云計劃的興起將大大加快信息的處理速度(內存和cpu的共享)。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在海口的網吧里,我從北京的家里調出我的存檔,從上海的服務器調來我所需要的游戲本體(軟件,可以算作共有財產),交由廣州的cpu加以云計算,在反饋到我在海口的顯示器和耳機中完成我的信息交流。
再以此推廣,我們運用拓撲學的方法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公有化,我們穿的應該是按需(這就包括了自己喜歡的樣式顏色薄厚等)發的衣服(衣服是生活資料,應該在發后算作私有財產或完全不共有化),吃我們想吃并營養的飯菜(農業是基礎,否則哪來的生產力極度發達,服務員可以由機器完成),住集體宿舍(不是多人間,例如賓館的房間。在公共的沙龍,星巴克,茶館中聊天,在另外的獨立客廳中會客),來往我們坐公交車,有緊急情況是使用小型獨立的車輛。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現代化的社會生活中實現。
一點淺見,希望拋磚引玉。
語句之間還望管理員幫忙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