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民的剛性需求,可是,房價爆漲,嚴重泡沫化,已經根本脫離了中下層人民群眾的購買能力,房地產行業成了冒險家的樂園,國有銀行貪圖利益,已經不幸被綁架,給國民經濟未來穩健發展帶來了巨大風險。老百姓則怨聲載道,不滿日增。
執此兩會之際,筆者抱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熱情,大膽建言:大建“城市免租房”,中央應痛下決心!
與商品房相對應的,廉租房、城市保障型住房等政策,早已有之,但是一直有雷無雨,提法曖昧而又缺乏力度,原因就是“怕花錢”!
中央一旦缺乏決心和力度,地方政府為追求短期利益,必然在政策執行中加以扭曲,陽奉陰違,大打折扣,比如玩弄與購房者共有產權,變相賣房的把戲!
經營國家,萬勿抱著“小商人心態”,一定要高瞻遠矚,要講政治,不可求一城一域之得失,失之東隅,實際可收之桑榆!
所以要手段到位,徹底拋掉“廉租房”這等彈性系數很大的羞羞答答的提法,直接推出免租房,人民群眾以家庭為單位,不論戶籍,在常住地均可申請1戶的城市免租房,并作為一種國民福利。住房不必太大,也不可過小,二室一廳60平米即可,給祖國花朵留有空間,更不可象有人說的沒有廁所。當然只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也不允許轉租,否則取消其本項國民福利3-5年,這樣百姓基本可以安居樂業。誰要是有了積累,想住別墅,可交出免租房,另購買商品房。名下有私房財產者,不得申請免租房,避免其以出租私房牟利。如果經營失敗,家境敗落,以前住別墅的,現在沒錢了,生活保障出了問題,自動獲得申請免租房資格,一視同仁。
任志強之流,就盡管讓其實現其理想,為富人造別墅去吧,無論房價炒得有多高,只是富人那有那么多?嚴格征稅,房產稅、物業稅一樣也不可少,任其自身自滅,大家各得其所。
陜西神木,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當時不少資產階級自由派經濟專家甚至帶著有色眼鏡冷嘲熱諷,但事實勝于雄辯,在經過一輪短期高峰以后,一切成為常態,實際執行效果很好,花得錢也并不多。房子亦然!
大建“城市免租房”,制訂3年-5年規劃,一個城市30萬套-50萬套,一舉可使得中國脫困,除去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遠勝4萬個億撒了胡椒面,反倒弄得流動性過剩,有大幅度通貨膨脹的隱憂。
大建“城市免租房”,筆者認為有三利:
一、快速拉動建筑業,跳過房產商、中介商等食利層;
大建“城市免租房”,全國一盤棋,可快速拉動建筑業,一避免建筑業農民工失業,同時大規模拉動鋼材、水泥、家具、床上用品等國內供應鏈,二跳過房產商、中介商等食利層;從根本上截殺所謂權力尋租機會。
如果以每戶兩室一廳,60平米計算,建筑成本不超過750元/平米,一戶投資不超過5萬元。一個城市50萬戶,就是頂多250個億。除北京、上海等地外,那里需要50萬套呢?如果以1年10萬套速度投放,僅50個億,比中央臺被燒掉的1棟大樓還便宜。即便全國按照5000萬套計算,也不足3萬個億。可是產生的正面作用將有多大?實際上,不等我們修到這么多,綜合正面效應就會迅速體現出來。
征地,補償問題,也很好解決,只要國家本身不起心漁利,一切都不是問題。
二、為人民減負,真正快速拉動內需,增加消費;
現在令中央一批智囊所發愁的是,啟動內需消費,十分困難,百無一計。
可是,如果國家當仁不讓為人民剪除住房這個巨大負擔,存錢失去必要,也不用給房主租金。錢就會比較輕松地消費出去,加速國民財富的流動,滿盤皆活。
遠比家電下鄉,消費補貼等措施來得有力,人民安居樂業,消費蓬勃發展起來,又能創造出多少個行業的就業機會?
這樣,我們用不著仰美國人鼻息,過度依賴出口,就可在內部循環,達到經濟快速發展的目的。
在免租房上花了錢,又可迅速從其他行業的興旺發達而回收回來,何樂而不為?
三、贏取民心,穩定政權,解除火藥桶。
當前的社會現實是,在市場經濟叢林社會中,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中下層在社會利益分配中不斷處于劣勢,還面臨從鄉到城的乾坤大挪移,可是城市房價高漲,安家無望;租房則是收入大部分被房主和中介剝削掉,缺乏有效積累,還面臨教育、醫療、養老等許多迫在眉睫的生存壓力,這些諸多不滿意,將成為誘發大規模群體事件的火藥桶。之所以現在還沒有,是因為建國以來,人民政權,黨和國家的威望尚在!人民群眾仍然相信黨和國家會為大家做主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資產階級自由派對于中央的不滿因山西煤改,重慶打黑等事件也在逐步加深,逐漸暴露出其真實面目,他們的理想國美國出現難以擺脫的金融危機以后,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吳敬鏈、胡星斗等人近來將矛頭直指,權貴資本主義、極左派、壟斷企業,企圖利用人民群眾對于腐敗的厭惡和痛恨,混淆視聽,徹底搞臭執政黨和公有制國營企業,并把維護中下層利益的左派污蔑為極左派。可見,這些人發展到極致,必將是與國內外敵對勢力相呼應,以自由民主為借口,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使中國變成一個仆從國,中央應對此保持高度警惕。
給群眾以實實在在的利益,享受社會主義優越性,是贏取民心,穩定政權,解除火藥桶的“正招”!也是擺脫資產階級自由派學者給中央制定的“市場化至上,忽略民生路線”的契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