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09年,以GDP增長實現8.7%而讓中國政府領導大大松了一口氣。不管經濟增長的實際效果如何,年初的承諾終于實現了,講究言必信行必果的中國人民當然不會因此指責政府言無信、吹大話了。
回顧中國經濟增長的路子,在全球經濟危機開始爆發之時,依靠中央集權之便利,迅速啟動拯救措施,中央政府4萬億元和各省十幾萬億元的投資,以及鐵公機和其他事關民生等基礎設施項目大量開工建設,的的確確為危機中的中國經濟打了一支強心針,挽救了喘息中的企業,緩解了失業帶來的巨大社會壓力。這是中國經濟三架引擎中最具快速反應能力的固定資產投資所具有的經濟影響力,也是中國政府每臨經濟危機必采取的拯救手段。沒有固定資產投資的天量投入,沒有信貸的天量投入,2009年中國要實現GDP超8%的增長率是不可能的,中國率先宣布走出經濟危機低谷也是不可能的。
開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經濟危機,使得中國之外的世界市場一片凄涼。中國出口市場三大巨頭——美國、歐盟、日本,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個個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曾經為中國GDP增長做出巨大貢獻的外貿出口,終因市場疲軟轟然倒下。大批依靠廉價資源、廉價勞動力生產廉價商品的企業,因外國雇主無力購買產品紛紛倒閉破產,導致數以千萬計的工人下崗失業,對中國社會安定構成極大的威脅。好在這些工人中多是有家可歸的農民工,才消彌了社會發生動亂的根源。中央高層領導四面出訪,為號稱經濟引擎之一的外貿出口開辟新天地,可終歸無其他經濟體可以替代三大貿易伙伴而功虧一簣。到2009年12月,雖然外貿形勢有所好轉,最終還是拖了GDP增長的后腿(對GDP增長的貢獻為負值),否則GDP增長肯定會超過9%的。
回顧2009年,中國政府拯救經濟的另外一個措施就是千方百計擴大內需,所采取的手段不外乎家電下鄉、汽車補貼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小恩小惠誘惑群眾從兜里掏出有限的錢來消費;另一方面不顧民生之艱辛,借助信貸杠桿,拉動房地產消費,從而誘導中國房地產逆世界潮流而動,不降反升,大大火了一把。靠著房地產的內需刺激,終于攜固定資產投資之手,讓GDP增長順利實現年初的目標,真可謂天喜人怨。
進入2010年,經濟形勢似乎一片大好,通貨膨脹苗頭顯露,社會抱怨之聲不絕于耳。雖然尚無達到怨聲載道的地步,可也到了怒氣沖天的境地。于是春節團拜會上溫家寶總理提出給人民幸福和讓人民活得有尊嚴,這的確給人們死灰般的心境注入了一支興奮劑,喚起了無限的遐思。不過對于未來中國經濟走向何處,民間還是存有許多疑慮。
新年剛剛開始,頭號霸權國家就給中國經濟來了一個下馬威。緊接著歐盟和其他中小國家歩其后塵,紛紛祭起反傾銷大棒,打向中國外貿出口??磥碇袊洕鲩L的引擎之一——外貿出口在劫難逃了,到年底如果不拖累GDP,就是“上帝”保佑了。美國人自稱是中國的顧客,顧客就是上帝。由于中美貿易摩擦是上帝挑起的,我們是無論如何不敢應戰上帝的,只能借助世貿組織——這個美國政府的傀儡打持久戰。在此期間,美國人照例對中國產品征收高額關稅。
美國人是中國最大的債務國,真應了中國現代社會的一句俗語:欠賬的是大爺,借錢的是孫子。于是無論美國政客玩弄什么把戲,中國政府只能忍氣吞聲,即便來幾次口頭抗議,也傷及不到美國人的皮毛。美國人暗暗歡喜,面對中國政府召見大使和抗議,不急不躁,我行我素,讓國際社會幸災樂禍,大飽眼福。
有消息稱,中美關系共生共存,誰也離不開誰,這就讓人莫名其妙了,美國人需要中國的產品,中國卻無法得到美國的高技術產品,何以共生共存?在中國外貿出口占據重要位置的三大巨頭中,歐盟、日本式唯美國馬首是瞻,故而美國人在搞貿易摩擦時有恃無恐,隨心所欲。而中國政府投鼠忌器,畏首畏尾,只能被動應付。
外貿出口這架引擎動力太大,迫使中國政府不敢出言不遜,不敢出手太重。真是高高舉起,氣勢洶洶,落下卻溫柔如風,拂面而過,不敢傷對方半根毫毛。顧忌之根本是害怕斷了自己廉價產品出口的路子。
國外一些旁觀者清,認為中國必須盡快扭轉過度依賴外貿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盡快擴大內需、增強內需消費能力,變被動為主動,真可謂赤膽忠心,苦口良藥。想我中華民族,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唯消費能力不足,根源在于人民大眾承擔了過多的國家責任。比如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諸多社會福利之事,本是國家公共開支之責,卻統統壓在民眾身上。迫使民眾從長遠計,不得不節衣縮食,嗜好儲蓄,以備急需,故而不敢像美國人民超前消費。唉,這是民之過嗎?非也,是國之責耶!
想想美國人民的確幸福和有尊嚴,不僅自己選舉的美國政府倍加關注,而且還倍受中國政府關注。中國政府常常犧牲自己人民的福祉,心甘情愿地替美國政府填補赤字,心甘情愿地為美國人民生產廉價的日常生活用品,好讓美國人民享受到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對于中國政府持有的大量的美國債券,美國前國務卿、傳統基金會副主席金?;裟匪拐f得十分清楚:“我們不必對中國持有美國債券而擔憂,中國持有我們的債券其實表明了它對我們的依賴,而不是我們對它的依賴。中國人別無選擇,只能購買美國債券,因為我們的市場是唯一的足夠健康,足夠龐大的市場,能讓他們存放過剩的資金”。這句話不知道能不能驚醒中國政府中的夢中人。反正我們這些草民的感覺是:欠賬者真是大爺也!中國政府總是說要拉動內需,可為什么寧肯購買美國債券,卻不肯增加教育、醫療、住房、社會福利等諸多造福中國人民的公共消費支出呢?為什么寧肯造福美國人民,卻不肯造福本國人民呢?真有點莫名其妙了!難道說中國政府也歧視黃種人、偏袒白種人?那就太不可思議了。
中國經濟向何處去,這是全國人民擔心的事情。過度依賴外貿出口,使得中國只能充當世界工廠(根據外貿出口比重,其實是充當美歐日三家集團的生產車間)??嗔吮緡嗣瘢ǔ洚斄畠r勞動力),造福美歐日人民(提供廉價產品),真是國際主義精神大發揚??!
固定資產投資作為GDP增長的重頭戲,已經為不合理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埋下定時炸彈。水泥、鋼鐵、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等耗能大戶產能過剩,是市場無序化結下的惡果。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過度消耗了珍貴的能源,增加了CO2的排放,污染了自己的國土,換取了帶血的GDP增長,是到了下大決心調整壓縮的時候了。
拉動內需消費,關鍵是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讓老百姓兜里有錢,而不是千方百計地從老百姓兜里掏錢;增加國家公共消費支出,強化政府公共事業責任,不要把政府責任強加在老百姓身上,讓弱勢群體——老百姓擔當起政府的責任;把外匯儲備和剩余的資金用于強化社會福利上來,造福于工農大眾,讓老百姓真正體驗到幸福和尊嚴。
中國經濟向何處去?我們認為必須下大決心壓縮外貿出口幅度,減少對外貿出口的依賴程度,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外貿出口為輔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經濟政策,始終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才能不被帝國主義牽著鼻子走,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否則我們將永遠無法擺脫資本主義周期性危機的惡劣影響,最終淪落為外國資本家集團的經濟殖民地。寫于2010年2月2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