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帝國主義”的“新特點”
王志光
在當今中國,主流媒體在論及西方世界時回避“資本主義”,不提“帝國主義”,間或可以見到“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的微弱提法。這種現象是從20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出現的。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毛澤東逝世后的中國的主政者重新對世界的形勢做出了判斷,相信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已經走過了它們的帝國主義期,開始在各個領域與社會主義世界“趨同”或“合流”。在國際上,典型的持這種觀點的人物就是葬送社會主義蘇聯的戈爾巴喬夫。那本由戈氏所著的臭名昭著的《改革與新思維》已經清楚地道明了這種“趨同”或“合流”的基本思想。
中國雖然在20世紀八十年代初對國際形勢做出了“‘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旋律’”的基本判斷,但是在當時條件下提出者們還是采取“謹慎態度”和“適當作為”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中國與西方進行多領域合作與開發的過程中獲得了綜合國力的增強,這種對世界形勢判斷上的“謹慎態度和適當作為”便開始改變,開始完全相信資本主義世界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實心實意”,完全相信和接受了來自戈爾巴喬夫的那些“新思維”。
在戈爾巴喬夫1989年春夏之交訪華時中國對西方世界的這樣的一種“相信和接受態度”便公開于世界了。趙紫陽的觀點與戈爾巴喬夫的觀點在這個時候獲得了歷史性的“共識”,達成了在改革現實社會主義做法和意識上的空前的“完全一致”,似乎中蘇兩國“共同開辟世界未來”的時機和現實作為已經開始!當時的中國的某些抱有“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的政要,直到經歷了那場“政治風波”后才開始有所覺醒。 鄧小平 先生就曾反思到“當今世界在關于‘和平’與‘發展’這兩個問題上,一個問題都沒有解決”; 陳云 先生斷言“帝國主義的本質沒有改變,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沒有過時”。兩位中國共產黨的資深元老的這個判斷應該是中肯的、識時務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反思后的“理性之談”。用現在的眼光看待這兩位“元老”的這種“判斷”,應該說還是一個足以調整今后中國內外政策的“戰略判斷”。
世界資本帝國主義的本質變了嗎?我們說一點都沒有變!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帝國主義的本性就是掠奪與征服。但是,必須看到,帝國主義在發揮它的掠奪與征服的“本能”過程中,并不是始終表現出一種形式,其“掠奪與征服”的形式也是在“與時俱進”著的。在世界社會主義力量還沒有形成規模,還沒有取得國家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政權的時候,帝國主義掠奪和征服世界的手段,僅是對積弱落后的國家和民族的土地、人口和各樣資源的直接占領和掠奪,表現在世界幾個主要的有實力的資本主義大國那里,就是對外擴張,搞殖民地統治。這個時候的帝國主義,其間的“爭斗”還僅是“狗咬狗式”的爭斗。在經過近百年的帝國主義戰爭后,英法德尤其是英帝國主義首先完成了它對世界的征服使命;后起的俄美尤其是美帝國主義在以英帝國主義已經取得對世界的霸主地位的前提下也開始了又一個百年的圖謀征服和稱霸世界的戰略。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獲得根本利益的美國,有鑒于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和教訓,采取了實用主義的、靈活多樣的措施,以實踐其稱霸世界的思想。若說老牌帝國主義征服世界只是依靠武力占領,搞殖民地開發,掠奪被占領的國家和被征服的民族區域的人口和各樣資源,開辟它們在國外的資本主義市場,以緩和資本主義世界的固有矛盾,擺脫周期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那么以美國為代表的新的資本帝國主義的征服者所采取的手段主要的就是來自于“經濟的”、“文化的”、“外交的”、“宗教的”等“多領域”、“多方面”、“多角度”、“多層面’的更加靈活的手段。
比之于老牌帝國主義所采取的主要是“武力征服”的“機械手段”,美國征服世界的手段更加“狡猾”,甚至“隱蔽”。尤其是毛澤東逝世后,世界反帝陣營失去“重心”,依仗掠奪而發展起來的超先進的科技經濟和信息化軍事,使美國征服世界和稱霸世界的表現日趨顯示出“合法性”。從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科索沃戰爭、反恐戰爭等一系列由美國主導的影響世界局部走向和世界政治軍事格局變化的戰爭和對朝鮮、伊朗核問題的強硬制裁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這種“合法性”掩蓋了當代資本帝國主義的“本性”,使其對世界人民的“欺騙性”來得更直接、更湊效。使用現代文明,在所謂的“民主”大旗遮掩下,美國大大方方地、理直氣壯地實現著它自始自終不變的“國策”。
美國利用在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的地域優勢、國際政治優勢和經過半個多世紀積淀下來的經濟、科技、軍事優勢,借助“聯合國”的力量,打著“保衛世界和平”的旗幟,“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整個20世紀后半葉,逐漸取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其主要的做法,筆者給歸納如下:
采取尋找和制造“戰爭借口”的卑鄙手段,在世界所有重要的區域建立軍事基地,以掌控世界上主要的諸如石油這樣的能源存在地;采取以扶持臺灣、日本、南韓以及南亞諸國的經濟發展為誘餌,建立在世界上的政治聯盟;采取與新老資本主義國家締結軍事與外交協約,以直接對抗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集團為己任;采取和平演變的策略,分化與瓦解已經存在的社會主義國家;采取輸出美國的所謂的“自由、民主、博愛”的價值觀,以改變正在獲得獨立和解放的原屬英國的殖民地的國家的性質;采取直接的軍事和尋求代理人的手段,以顛覆非美國意識形態的獨立國家的現有政體和社會制度;采取反恐策略,發動“反恐戰爭”,借機分化阿拉伯世界,以控制阿拉伯世界。
上述對美國征服世界的做法只是一種概括性的描述。從理性上分析,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或者說21世紀的以美國為首的資本帝國主義,其征服世界的主要手段特征,筆者認為可概括為:
不以占領它國領土和搞殖民地為表征,而是通過培植親美(或是親西方)力量和輔助以武力打擊,以顛覆它國的現有政權為直接目標,從而推行符合美國(或西方)長遠利益的“價值觀”,實現在文化形態上的全球“美利堅合眾國化”(或西方化)。這里的“文化”包括以美國為代表的或是“美國化”的政治文化、經濟文化、宗教文化等諸元化壟斷。以這樣的一種“美利堅合眾國化”為基調,以強大的軍事為震懾,逐步徹底地實現并牢固美國在世界上的統治地位。
毛澤東生前構建的“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被毛澤東后的中國主政者拋棄后,實際上已成為美國實現在21世紀有條不紊地、富有邏輯地實現其全球戰略目標的“三個世界地圖”。有了這樣的一幅“三個世界地圖”,美國便清晰地知道在軍事上應該先聯合誰、攻擊誰,在文化上該先聯合誰、演變誰,在政治上該先聯合誰、孤立誰,在外交上該先聯合誰、圍困誰,在宗教上該先聯合誰、消滅誰。有了這樣的一幅“三個世界地圖”,“地球村”就有了秩序、有了規矩,作為“村長”的美國,由此才能把“村長”這個角色“做好”、“坐穩”!
( 2010年01月26日 草稿; 2010年02月15日 修訂于心明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