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太子”和“皇太孫”:關于毛澤東的后人的是是非非
平常人往往喜歡拿大人物開涮,記得我上學的時候非常流行一些調侃惡搞毛鄧周等人的笑話,比如“下一個”“分明是個陰謀”“小平搬磚頭”之類,和政治態度無關,純屬閑得沒事。不光是這些,我們小時候就喜歡看見大人們出洋相乃至現在也喜歡談論某老板出丑的事情。這種現象有很多心理學原理可以解釋,這里就不贅述了,反正是調侃之心人皆有之,而整天念叨,到了異糞填膺的境界就屬于心理疾病了。關于毛一生眾多的是非,其實很難說清楚,任何重大歷史事件深究起來都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部書,豈是三言兩語可以說透的?本文還是拿普通的家庭事務來說吧,這比較簡單。
----------------------
關于“毛太子”:“太子”自然是要繼承權力的,而且必須是全部權力,比如老子是國家主席,死后兒子也得是主席,當總理都說不上“某太子”。毛岸英已經永遠留在了朝鮮,這讓很多人都產生了遐想,他如果活著,是否會接他老爹的班?如果接班了會是如何如何。歷史沒有假如,咱也就別打擾岸英非讓他活過來了,看看除了他,他老爹還有哪些后人。
他們包括:毛岸青、楊月花(70年代初才找到)、李敏、李訥,還有幾個孩子,都因為各種原因夭折或下落不明。毛岸青顯然是不行的,曾經流落街頭,遭到上海舊警察的毒打而致腦殘(有些現代人總是夢系“夜上海”,鼓吹過去的“東方巴黎”,我建議他們看看《三毛流浪記》,毛岸青也是當時眾多三毛中的一個),三個女兒幾乎沒有從政經驗,在男權主義盛行幾千年的中國看樣子也不行,可別忘了,毛岸英也幾乎沒有從政經驗,他的主要生涯不過是共青團小干部,蘇軍坦克連指導員,回國后他老爹讓他當了一陣子掏糞工,在中央當了一年的小辦事員,志愿軍軍指的秘書兼翻譯,然后就是烈士了。
在男權主義至今仍然盛行的印度,開國總統尼赫魯的獨生女兒,英迪拉·甘地也能當總統,老毛要有心扶植自己的家族勢力也要早早扶植自己的女兒還有女婿才行,女婿接班在各國政界屢見不鮮,侄子侄女侄女婿七大姑八大姨的就更別說了,老毛很有個性,讓他的兩個女兒上山下鄉住牛棚,接受眾所周知的“迫害”,一個去了內蒙古,一個去了五七干校養豬種菜,等回到北京也只是成了一般的市民,對此李敏只一句話“父親教育我們要夾著尾巴做人”。老毛身邊的后人官兒最大的就是毛岸青的妻子“女將軍”邵華了,其實在中國大多數文職“將軍”的待遇可能還不如一個白領,當然這也是老毛死后才有的待遇,因為老爺子有言在先“不要把我掛在你們嘴邊唬人。”
-------------------
關于“皇太孫”:毛新宇在網絡上可是個大紅人,玉照被反復粘貼,當然熱衷于這么做的并不是他的粉絲,而是希望看他出丑的人,前提是他的弱智能夠證明他爺爺的弱智,那么請問倪萍在內的很多演藝界名人因為工作性質原因有很多孩子是弱智,那么能說明他們的父母也是弱智嗎?王菲的孩子是兔唇也能說明王菲是兔女郎嗎?持這種邏輯的人就夠弱智的。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更不用說凡人的孫子輩了,本人對毛新宇不熟,不了解其性格及生長環境,對他就不多說了,只是感覺他過于艱苦樸素,幾乎超過西方激進的環保主義者,這不太好,不利于擴大內需。老毛的孫輩其實不少,只是刻意低調而已。比如李敏的一對兒女,兒子孔繼寧,發起成立了北京東方昆侖文化傳播公司,女兒孔東梅則創辦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并親自擔任董事長,也算各有所成。他們當著別人的面,在提到毛澤東的時候,卻很少直呼“外公”。李訥之子王效芝,學歷沒有前兩個高,只是個北京市外事旅游職業高中學歷,目前也只是亞運村里的一個副領班,可能沒車沒大房,和我們很多人一樣上班下班度過著平凡的一生,和我們之間很多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不大可能網上熱衷于“拼爹”整天泄憤哀呼自己為何沒過上美國中產的生活,平凡不意味著平庸,不意味著不快樂。
====================
外一篇,關于蔣氏帥哥:蔣友柏,臺灣省人,家族顯赫,良好的教育,事業有成,從事十分時尚的職業,而且還有著英俊到令人窒息的外表!當然這種人雖然不太多,也不那么太少,但誰讓他是蔣介石的孫子(之一)呢?喜歡貼毛新宇的人往往也喜歡同時粘貼他的照片,目的也只是反襯一下罷了。先說說其為何如此之帥,首先老毛的確沒有老蔣帥,蔣介石祖上可是販鹽做大買賣的,當然可以不愁吃穿,娶漂亮媳婦納小妾改良品種,蔣介石的母親就是眾小妾之一。后來到了蔣經國那代又有俄羅斯mm中西合璧,總之無論家族發跡的時候長相如何,到后來肯定能成大帥哥,這就是命。相比毛富農家最發達的時候也不過是22畝田,能雇得起幾個長工,娶個大腳村姑而已,哪比得過蔣大戶數代人的改良?而且還是拿一個最帥的和一個最胖的比,其他都統統無視?
再說事業,他的“橙果”公司的客戶包括了SONY、INTEL、GIANT自行車、F1雷諾賽車、別克汽車…… 我在設計公司呆過,設計公司往往規模不大,屬于工作室性質,如果真能接觸到這些客戶,即使承接一兩個小項目,即可說明“橙果”肯定是業內比較成功的了,至少不比孔繼寧孔東梅遜色,和餐飲著名品牌“毛家菜”相比可就不好說了,但也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臺灣同胞都和他一樣成功(如果成功的定義如此狹隘),他們之中也有辛苦打工的,如王效芝一樣一輩子買不起車和大房子的,他們該怪誰?我很欣賞蔣友柏先生的一句話:“今天作為一個后代,如果還要用前輩幫你種的樹來納凉,你就沒資格姓這個姓。”
===================
外一篇,關于心態:記得幾年前看過北京某作家的一篇文章,該作家文風樸實大眾,頗受市井蒼生喜愛,與“主流文壇”相互蔑視,炙手可熱,門庭若市,出版商視其為搖錢樹。他在文中說自己挑選了幾篇京罵粗口較少的作品發給美國一家出版商,本以為人家美國人很開放,但卻被退稿,理由是“內容粗俗”,遂由衷發出感嘆“美國令我感到自己很粗俗!”當時我對此深以為然,現在想來,那美國大片里那些粗口美國國罵都是怎么橫空出世的呢?再者如果一家國內出版公司以同樣的原因退稿,他是否會如此誠惶誠恐,而不是“草,裝b!”呢?答案是,美國人和中國人其實都喜歡“雙重標準”,道理很簡單,就是個心態問題。老毛所要做的也就是要帶著至少在當時心態還不太成熟的中國人做點正事,比如站起來,反正磕磕絆絆的,搖搖晃晃的,他做到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