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鐵腕反腐的初衷
中央紀委研究室研究員邵景均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上撰文說,任何政黨、政治集團執政以后,都面臨著失去政權的危險。在和平建設時期,危險主要來自執政黨內部的腐敗。執政黨只有堅決反對腐敗、有效地預防腐敗,才能保持執政地位,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中新網)
在反腐問題上,我黨歷來有清醒的認識,在反腐的措施上卻體現了時代特征。
毛澤東鐵腕反腐,以一個“殺”字震懾腐敗分子,在制度上不給腐敗留有余地。殺張子善、劉青山時,毛澤東說:“殺他們兩個,就是救兩百個、兩千個、兩萬個啊……”“事出無奈,不得已啊!!問題若是成了堆,就是積重難返了啊!!!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可他面對那樣一個亂攤子,只好哭天抹淚地去了呦。我們共產黨不是明朝的崇禎,我們決不會腐敗到那種程度。不過,誰要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搞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
然而,此景可待成追憶。毛澤東反腐的錚錚鐵言猶在耳,但中國的反腐大業已是另一番景象。腐敗不除可能亡黨亡國,這話鄧小平說過,江澤民說過,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也說過,現在胡錦濤也是這么說的,并且在推出了一系列制度法規制約腐敗。但就反腐的效果而言,除了時空差異、環境條件差異之外,應該還有其他值得反思、深思的地方。
腐敗為何會導致亡黨亡國?文章著墨不多,寥寥數語,卻點得很到位。
文章指出:“執政者腐敗程度較輕的時候,人民尚可忍耐。當腐敗現象嚴重并且直接傷害到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的時候,就有了起義,有了革命,有了新一輪的改朝換代。”
所謂程度較輕的腐敗,可能是指腐敗分子侵吞國家利益還沒有直接體現在“直接傷害到廣大人民切身利益”上,人民還沒有直接感受。但是民還沒有直接感受,并不能說明腐敗現象不嚴重。如果不及時打擊制止,“直接傷害到廣大人民切身利益”是遲早的事情。等到“直接傷害到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的時候,黨的執政為民的宗旨就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可見,“直接傷害到廣大人民切身利益”,正是腐敗現象之所以會導致亡黨亡國的根本所在。無論是以腐敗的名義,還是以名目繁多的國家名義,隨心所欲亂動人民的“奶酪”, 不管是誰,都不會有好果子吃。這是毛澤東鐵腕反腐的初衷,也應該是現在反腐大業必須遵循的鐵律。
說得直白一點,執政為民的宗旨是建立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礎上的,任何試圖背離或損害這一基礎的行徑,都將自食惡果。
2010年2月17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