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31日,下午,去澳門威尼斯人酒店游逛。總投資額近二百億元的的超級賭場酒店,2007年8月28日開業后成為亞洲最大的建筑物,也是全球第二大建筑,這家美國人投資的酒店內共有850張賭桌,4100臺老虎機,賭桌數量世界第一,集休閑、娛樂和商務于一體,將時尚標準推向最高境界,山姆大叔用拉斯維加的同一酒店圖紙在這里放大樣,光設計費就省了將近一億美金,據說3年就已收回成本。酒店最大的看點就是室內的威尼斯運河購物街的“人造天空”,可變換天氣,時而晴空萬里,時而陰云密布,當吾等進去時“天空”正好是夕陽西下的時分。其實也就是好萊塢天幕加燈光的拿手好戲。站在樓堂俯瞰下面的賭場,象大會堂的國賓大宴,一桌接一桌,大白天開賭還不能拍照,與晚清吸鴉片煙一般無二,難怪拉斯維加斯的傳奇要延展至中國的土地上。美國人收獲了如山真金白銀,敗壞了吾邦本已失守的綱紀。看來澳門的賭業遲早也要肥水流轉美利堅的田地。
回原地吃團隊餐。傍晚到“漁人碼頭”參觀,這是賭王何鴻燊面對挑戰,拓展澳門旅游大發展所作的新貢獻。“漁人碼頭”有一座仿古城樓“唐城”,余對這類贗品是無動于衷的。對面還有“海立方”大廈,是仿北京的“水立方”游泳館。仿古城門能比肩南京明城墻嗎?生命印痕無法復制,歲月滄桑無法復制。如何使它成為將來的文物?只有一個辦法,在墻腳刻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或“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即可。
接著坐車去拉斯維加斯著名的永利酒店之澳門分店,步入大堂,抬頭只見高深的穹頂上裝飾著中國12生肖的立體銅雕,采用美國人擅長的寫實手法,因逼真而顯不倫不類,就象清宮里郎世寧的畫。下面是半球形的黃道12宮星象圖,上下呼應,東西對等。忽而雄壯的音樂聲起,頂上的12生肖突現裂變,奇幻的3D五彩電子光幕拉開,黑暗的空中顯露出巨大的藍色水晶吊燈。這時地下的黃道12宮半球體也開始裂變,一棵大樹緩緩地旋轉而出,樹葉全部是由18K金鍍成的,經過春綠,夏紅,秋金,冬銀的色彩轉幻,洪荒裂變,四季更替,給人以“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感觸,只是當地人給了個“發財樹” 俗稱,真是心里想什么,看到的是什么!但震撼過后也就淡忘了,就象看過幾分鐘吸引眼球的大片預告。好萊塢的把戲與肯德基一樣是文化快餐,看熱鬧的國人很喜歡。就象余在日本初游迪斯尼樂園時很感新奇,但這次到港便不會再去香港的迪斯尼復游。
是夜,入住座落于凼仔市中心的澳門君怡酒店。店內裝修較新,有電子博彩。導游關照游客,夜晚千萬別單獨出行。據說大陸來的黨政干部團隊都熱衷于晚間去看“八國艷舞”,但要平民團們自掏腰包,眾家也就無此興致了,干部不能等同于群眾,群眾也不能同于干部。
2月1日 。早起在旅店用過自助餐后,出發去碼頭候船。10時左右乘“噴射飛航”雙體快船離澳,開赴香港國際機場,直接辦理入關手續后,到24號登機閘口等候。12點20分,乘座港龍班機回程。登機時多云薄霧,下機時大雨天寒。
當年,新中國在港澳和東南亞打開新天地,靠的是黃梅戲《天仙配》、越劇《紅樓夢》、歌劇《劉三姐》等傳統戲曲電影。而大陸文革時了解香港,是看紀錄片《雜技英豪》、《萬紫千紅》以及長城、鳳凰、新聯等在港的左翼電影公司所拍的電影,諸如《屈原》、《三笑》、《故園春夢》、《生死搏斗》、《巴士奇遇結良緣》等很多。80年代初,李翰祥來到內地合拍清史片《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香港演員只來一個梁家輝,其他演員全是內地的劉曉慶、周潔、張鐵林、項堃、陳燁等。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全國轟動,票房奇佳,19歲的李連杰頗有巨星風范,此后,《少林寺》原班底又拍攝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掀起了武俠片的熱潮。后來,借助成本低廉、煙霧繚繞的城鄉錄像廳,給大陸觀眾“惡補”了一回香港舊電影的狂餐。而與此同時,大陸的第五代電影開始原創“尋根電影”,歌壇也猛刮“西北土風”。回望歷史,彼此的“文化原創”,無論樣板戲還是功夫片都各具特色。在福利分房時代行將結束時,余看過1本由沈殿霞與董驃主演的現實題材的電影《富貴黃金屋》,所描述的就是驃叔一家親歷香港樓價的瘋漲,幾經辛苦終覓得一層價格相宜的唐樓。一家六口歡天喜地以為從此安居樂業,怎料地產商已相中該唐樓,欲收購轉賣給日本發展財團,謀取厚利,不僅對拆遷戶斷水斷電,還動用黑社會……當看片時余還慶幸身邊沒有這事發生,誰能想到“打左燈,向右轉”后,大陸平民所遭受更為慘烈的厄運!頗耐人尋味的是去年賀歲檔電影,大陸的《三槍驚奇》與香港的《十月圍城》對陣,前者是人都為己,殺妻滅夫又盜財,后者是公而忘私,出生入死鬧革命,大陸拍醉生夢死,香港拍顏色革命。究其根源,既是老掉牙的“圍城”說:“里面的想出,外面的想進”,同時也是兩地社會思潮的各自反映,能拍出來的就是心里所想的東西。
記得17年前,聽過流行歌手艾敬有關香港的歌《我的1997》:“讓我去花花世界吧,給我蓋上大紅章,1997快些到吧八百伴究竟是什么樣?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hong kong!1997快些到吧,讓我站在紅磡體育館;1997快些到吧,和他去看午夜場;1997快點兒到吧八百伴衣服究竟怎么樣?……”那時的香港真是顯得遙遠而又陌生,因為當時的大陸還只擁有國家工廠、評劇院、獎狀、王昆領導下的東方歌舞團、從上海唱到曾經向往的南方、他可以來沈陽我不能去香港;香港香港怎樣那么香?如今香港回歸已有12年,澳門回歸剛過10周年,當年的禮花彈與江北腔的喧鬧早已淡漠了。當八百伴的衣服不再時新,當紅勘體育館的歌星不再神圣,當午夜場看的是周潤發扮《孔子》,當翡翠臺播的是《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吾等行走在香港的土地,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再新奇,彌漫的只是“一國”銅臭!于是,人們重新又懷戀起早已逝去的國家工廠、獎狀、評劇院、東方歌舞團、毛主席……大國崛起的榜樣正是毛澤東式地學美國!而決不是鄧小平式地學港澳。
香港和澳門只不過是在夾縫中寄生的怪物,是西方殖民者吸血的插管,是列強傾銷的經濟殖民地。見錢眼開者常見異思遷,然一旦經濟命脈被掌控,政府也就成了傀儡。正如李敖常講的黃段子:“毛澤東時期的中國,臺灣好比中國的睪丸,只要美國人伸手一摸,中國就興奮,陽具就硬起來了,就要操美國人的娘,導彈就往美國的偵察機身上狂扔,美國就立即不敢造次了就軟了”而“毛澤東以后的中國,臺灣好比中國的乳房,美國人伸手一摸,中國剛開始有點羞澀,就嬌嗔幾聲,美國人看著沒啥危險于是就繼續雙手狂摸,結果中國就開始呻吟一個勁叫爽;到后來,甚至美國不來摸了,還要主動拉美國的手過來撫摸,然后繼續爽歪歪”。這不在回程的機艙里看報,外交部不知回放了多少邊的的“爽歪歪”又開腔啦!當年反對中國在港駐軍的香蕉港人,最盼望的就是美國航母停靠維港,時至今日仍急不可待。大兵們有4、5天時間可以在岸上尋歡作樂,每次總會帶來7000名官兵的消費。尊嚴在利潤面前總是一文不值。“黃皮白心”們看世界,喜歡站在美國的立場上,欣賞弱小小民族被殺戮,伊拉克、阿富汗、南聯盟、大陸……就象玩游戲時把自己想象成“美國兵”或“英國紳”,“鳳凰衛視”就是傷痕文痞與香蕉華人的“二鬼子巢穴”。
翻開清末王韜的《西洋漫游隨錄》,見封面環襯處有人物簡介:“1867年王韜應理雅各之邀漫游西歐,遂眼界大開,思想激變。1874年2月4日,王韜在香港創辦了我國第一家以政論為主的報紙《循環日報》,自任主筆。通過報紙.王韜積極傳播西方文化,呼喚改革開放,鼓吹變法圖強”。呵呵,也太過實用主義的與時俱進了。其實通篇不過是“覽其山川之詭異,察其民俗之醇漓,識其國勢之盛衰,稔其兵力之強弱”罷了,他帶著學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審視中西文化,并無今日洋務派之無底線的奴顏婢膝。他寫道:“西人隆準深目,思深而慮遠,其性外剛狠而內陰鷙。待我華民甚薄,傭其家者,駕馭如犬馬,毫無加以痛惜。”今日復觀,仍覺入木三分。他盡管靠傳教士的庇護下存生,但基督教始終不能入其心,私誼與信念不可混淆。然國家內憂外患,苦無回天之力,使他內心更加憂憤。他說太平軍:“雖無紀律,尚謂善兵,賊中或未必無人也”。他當年評論時局:“天下之壞,不壞于賊,而壞于吏”。同為痛斥朝廷,有的是為了引狼入室;有的則是哀其不爭。歷史何其相似也?走馬燈似地又轉回到鴉片戰爭時的情景,朝房開班日,“林則徐”只能獨自在重慶看家鄉戲《解放》。
試看天下誰能敵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1/127706.html
紅燈照我永向前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1001/127911.html
行走港澳(一)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31131.html
行走港澳(二)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31288.html
行走港澳(三)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31447.html
行走港澳(四)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31565.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