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講和諧社會的 理論,以為嘴巴上喊和諧就可以和諧了,甚至搬出了二千多年前的孔老先生現身說法,要大家韜光養晦和睦相處,其實許多警世恒言一直都在幫助著我們的孔子宣揚著他的和和理論象“明哲保身”“識時務者為俊杰”“好漢不吃眼前虧”,“遇有混濁,則屈其泥而揚其波,逢到暈醉,當甫其糟而甫其釃”;還有“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子先爛”、“送花者香,栽刺者臭(仇)”、“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兩斗皆仇,兩和皆友”等。退避、不置可否、不論是非,在斗爭的多邊形上尋找內切圓的圓心,力圖立足圓心,不偏不倚;或在內切圓上滑動,也真夠和諧的。而這種想要用孔子的學說來達到和諧的事情經歷了二千年的實踐檢驗,已經得到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了。當然,每個學說說中都有它合理的一面,如它的社會本位的倫理思想,奉公去私、謙和互助的人際協調論,勤勞勤儉、艱苦樸素的思想等。但它也有明顯的缺陷的,那就是他的學說只是一種空想主義。不能和實踐相結合。比方說如何指導美國的反恐?勸拉登說哎呀你就別搞恐怖主義了,弄得世界多不和諧啊,拉登一想有道理有道理,于是投案自首了,這可能嗎?或者我們對美國說,你別對臺灣賣武器了,這樣搞我們很受傷,二岸又緊張了,對和諧多不好呀,美國就不賣了嗎?就是國家的官員們你叫他們學習哈孔子的仁呀愛的,就可以阻止他們前仆后繼的腐敗嗎?你叫企業家流道德的血液他們就流了?作為歷史舊文化的積淀,保守中庸思想和封建處世哲學,同夢魘一樣,魘壓著人們的頭腦,使人們在社會斗爭面前退縮不前。要么應時附勢,隨波逐流,凡見欲倒之墻,必積極湊上去盡力推之;凡聞權威聲音,就立即熱心唱和……。要么遇到挫折,達不到保身利已的目的,馬上便叫苦連天,悲觀失望,或牢騷滿腹,甚至永無休止地嘮叨“人心不古,天理不存”。不僅自己不跟別人斗爭也不跟自己斗爭,說是一斗就不和諧了。在一切明哲保身、推欲倒之墻和發牢騷都無用──不但無用,甚至禍及自身,無法生存時則會一反常態,以一種異常猛烈的態度介入斗爭,不惜豁命相拼,甚至鋌而走險,進行破壞性反抗。而這種反抗就是朝代的更迭,戰爭四起,軍閥混戰,百姓遭殃。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要真正讓老百姓不受到興亡之苦,要和諧,孔子學說經被實驗了無數次的失敗了,為什么現在有些人還抬出他呢?人們常比喻的讀書必須繳學費。而今已繳過學費,卻仍沒有成績,豈不可惜。我就是搞不明白了了。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不過也就是一個不斷升級的對立統一體,相互之間即統一又斗爭,這一理論是被無數事實所支持的,被人們反復檢驗了的普遍真理。做為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毛澤東提出了他對實現和諧的哲學,這就是他有名的一句話: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做為被傳統文化洗腦千年的人們對于這句話第一反應就是不可以理喻,腦袋里就想到了野蠻的戰爭,以為斗就是暴力,就是血腥。然而不管你怕也好,退縮也吧,社會矛盾。人類和自然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始終是存在的,是不以人的甜蜜的允諾,安詳的勸導和溫馨的撫慰而消失的。大多數人說要順應自然,其實是要順應自然的 規律,而不是在自然面前退縮,而人類就是在和大自然的斗爭中取得和諧的,大雨來了我們會想怎么樣不讓它淋濕我的身體,天氣寒冷了,我想怎么樣讓它不凍傷我的骨肉,這些都是斗爭,正是同天不懈的斗,人類終于從山洞走到平原,從農村走向城市,從地球走向太空。。這其間帶給人類的快樂不是無窮無盡嗎。(如果不爭斗,恐怕人類還在山洞里沒有出來吧)。大地本來雜草亂石橫生,人類群體的擴大過程中不斷的和地做著斗爭,開疆辟土,種桑種稻,種棉種麻。。。終于得到了一幅男耕女織田園般美好和自然和諧的圖畫,雖然舊的和諧被打破而人類又在一次次斗爭中得到新的和諧,一次次斗爭后豐收的過程中,又帶給了人類無窮的快樂。(如果與地無爭,恐怕人類早餓死消亡了,還和諧個球)
人的思想原本和猴子差不多,只是不斷的同自己的思想做斗爭,不斷的同不符合天地規律的行為做斗爭而得到質的飛躍,而思想尖銳的斗爭產生的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民族英雄和閃爍古今的壯麗詩篇讓我們得到了無窮的快樂。假如通鋼工人不斗爭,就會下崗去,和諧嗎?假如鄧玉嬌不斗爭,她就會被強暴,有人說這樣和諧,但對鄧卻是不和諧,仇恨的種子就會埋下,終有爆發的一天,那將是可怕的戰爭,那將是破壞性很大的。如果不去斗爭,學學揚元元一條毛巾社會就和諧了嗎?
如果用和和理論來,本來僅有的小錯,甚至本來正確的東西,在迎合投機、誠惶誠恐的心理下被學舌的鸚鵡和效顰的東施機械模仿為錯誤;而錯誤一旦產生,又以訛生訛、錯上加錯,最終放射擴大為離開本來目的、目標的十分荒唐的東西。最后就是滅亡。
毛澤東的斗爭哲學中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防止錯誤擴大的最好辦法,對于不不合乎自然規律的行為人人都要起來批評,對于看不清楚的東西就要爭論,辯論,用民主集中來得到好的結果。我們人類就是要不斷的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把小矛盾怨氣怒氣恨氣消滅在萌芽,雖然不斷的產生矛盾,我們就不斷的進行斗爭,七八年來一次,這個社會還有不和諧的嗎。
毛澤東對外斗爭哲學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正是仰仗著這樣的理念,我們對侵犯我國家的自衛反擊,給予其他國家為保護自己主權的自衛反擊的支持,使中國保持了幾十年的和平。而真到用孔子的韜光養晦起來后,我們到是不和諧了,四面危機了。
矛盾和斗爭是客觀存在,不因毛澤東老人家存在而存在,也不因毛澤東老人家離世而消失。按照某些精英說法:矛盾和斗爭是毛澤東創造出來的,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毛澤東才有了矛盾和斗爭。似乎毛澤東沒誕生之前,這個世界就是個太平世界,沒有軍閥混戰、沒有農民起義,奴隸主和奴隸、地主和農民、資本家和工人之間根本不存在矛盾和斗爭,他們就像親兄弟,和睦得就像一個人似的。斗爭哲學就象一個人在生病之初就進行治療,并且不斷的鍛煉,他展現給外面的就總是健康的形象,而用孔子的和和理論就是小病用拖,大病過抗,最后嗚呼哀哉。展示在外面的就總是一副病怏怏的鬼樣子。正所謂斗爭中求和諧則和諧存,和諧里求和諧則和諧亡。中國要和諧唯一的就是用毛澤東主義來指導治理國家,指望尋求什么和和理論不用斗爭就天上掉下和諧了,則永無和諧可言。毛澤東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毛澤東發現了客觀世界、客觀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并把這一規律上升到哲學高度加以認識、分析和總結。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實踐過程中,毛澤東都能及時發現、正確認識、恰到好處地把握住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矛盾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并順應這些規律實施相應策略。毛主席不但發現人類社會客觀規律,還是引導人們認識這種規律和解決社會矛盾的高手。在毛主席哲學思想實踐中,中華民族達到高度統一,人心向善,人心向上,社會真正和諧幸福,中國進入一個人類從沒有過的盛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