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人民幣破壞了社會化大生產
——人民幣三大功能作用的探討(4)
任何生產企業都有它的上游企業為它提供生產資料,任何生產企業都有它的下游企業消費它的產品。離開了上游企業就會是無米之炊,離開下游企業就會是無效的生產。由此可以斷言;現在的中國的任何生產都是社會化大生產!
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為了生產的順利進行,試問:上游企業把生產資料直接地以最短的距離,以最短的時間交給這個企業進行生產好呢?還是通過商品交換進入市場然后再進入這個企業好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試問:這個企業把產品直接地以最短的距離,以最短的時間交給下游企業進行消費好呢?還是通過商品交換進入市場人后再進入這個企業好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毛澤東的產品調撥制度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可是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為了生產人民幣,把這個行之有效的簡便易行的辦法拋棄了!
如果人們還不相信毛澤東的產品調撥的辦法的真理性,那么,請看看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社會化大生產的表述!恩格斯認為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任何人都不能夠說這個產品我生產的,這是大家共同生產的!既然產品是大家共同生產的,那么把社會化大生產組織的像一個生產企業一樣,順利生產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在這個社會化大生產的大企業中,一切按照計劃生產,一切都按照計劃提供生產資料,一切都按照計劃提供消費資料,在這種情況下,產品調撥不就是最好的辦法嗎?
由此可見在社會化大生產中,任何拖延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直接的供給,都是對社會化大生產的破壞。恩格斯證明,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正是破壞社會化大生產的根源!在私人占有制的條件下,為了生產貨幣,為了和其他私人生產者進行競爭,毫無疑問就要提高自己企業的勞動生產力。這種提高必然增加了產品的數量。產品必須賣出去,必須進入市場,在勞動生產力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市場的擴張趕不上生產的擴張,經濟危機就發生了!改革開放的事實證明了恩格斯的這個論斷!由于改革開放生產的是人民幣,在勞動生產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產品不斷地積壓,賣不出去,由于國內人民的實際購買力消費不了這些產品,所以和國際接軌打開世界市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是請同志們不要忘記,世界市場也是生產貨幣,也是都要推銷自己消費不了的產品,這樣就發生了競爭。在競爭中必然要發生矛盾,解決這些矛盾的辦法就是戰爭!這就是戰爭發生的根源!
在人民幣三十年增發500多倍的情況下,人民幣不斷地貶值,物價的不斷地上漲,生產的成本不斷地增加,通貨膨脹不斷地擴大,必然就會出現,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就會出現生產的停滯,出現中小企業的破產,上游企業下游企業之間的的聯系就會中斷。當我們的房地產業出現停滯的時候,為房地產業提供原材料的企業必然受到牽連,為房屋尋找出路的購買者就會不去購買。反過來說,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原材料的企業出現了停滯,必然影響到到房地產業的發展。房屋的購買者無力購買的時候,必然影響到房地產業資金收不回來無法發展。這是全國人民有目共睹的事實。
隨著房地產業、汽車業等等支柱產業的不景氣,必然影響到與此有關的上下游企業的不景氣,這種不景氣,受害最大的就是打工掙錢的勞動者階級,或者說無產階級。
既然生產人民幣破壞了社會化大生產,給社會給十三億人帶來了災難,我們有什么理由還要生產人民幣呢?
勞動者
2010年2月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