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給外國人建“超國民待遇”小區??
中新網2月3日電 香港《大公報》3日刊出署名文章《“超國民待遇”小區要不得》。文章說,中國西部首個外籍人士集中生活區將在成都成形。超一流設施、服務及為維護小區純正“血統”而制定特殊政策,歡迎外國人來投資,何必要用超國民待遇來作為歡迎和招攬條件?給予投資的外國人普通國民待遇,讓他們和中國人享受同樣居住環境、硬件設施、管理和服務以及政策,已足矣。
文章摘編如下:
今年10月,西部首個外籍人士集中生活區——四川成都天府國際小區,將向在蓉外籍人士敞開大門。據悉,占地面積160畝、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的天府國際小區,將整合公共服務設施,并在管理服務和配套上與國際接軌,除了教堂、中英雙語幼兒園、西式醫院、圖書館、戶外運動場所等硬件設施以外,國際小區的物業管理也將與國外接軌。
為了確保國際小區的純正“血統”,天府國際小區將采用“只租不售”的方式,確保國際小區所居住的人群是清一色的外籍人士,真正成為提升成都投資興業環境的載體。
超一流的硬件設施、超一流的物業服務以及為了維護小區純正“血統”而制定的特殊政策。我們絲毫不懷疑成都市吸引外資發展經濟的動機和誠意,但我們不得不為成都市奉獻給外國人的特別努力和熱情打幾個大大的問號?
專門給外國人建設醫院、圖書館、幼兒園、戶外運動場所等硬件設施,成都當地居民的小區有沒有?如果有,檔次和標準是不是和外國人小區的一樣高?專門給外國人小區提供與國外接軌的優質物業服務,成都當地的居民是否也能夠享受到同樣的服務?
憑借我們的理解和判斷,我們十分擔心,成都市恐怕很難就這幾個問題給出底氣十足的肯定答案。若不幸我們的擔心成為現實,那么成都市給予外國人的待遇就超出了本地中國人的待遇,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超國民待遇。
最刺激公眾神經的是成都市欲努力保持外國人小區的純正“血統”,保持小區外國人的“清一色”。并非我們太敏感,并非我們太“憤青”,而是成都市為外國人打造的“純正血統”高級小區確實傷害了我們的民族尊嚴,也確實對成都居民的國民待遇構成了居高臨下的歧視。
我們歡迎外國人來投資,但是我們何必要用超國民待遇來作為歡迎和招攬的條件?給予投資的外國人普通國民待遇,讓他們和中國人享受同樣的居住環境,享受同樣的硬件設施,享受同樣的管理和服務,享受同樣的政策,已足矣。(李英鋒)
new TextParser('/posts/05/D0/E2/6B/content_html.txt', 'content_t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