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軍售后論調種種
秦楓
2010-01-31 21:22:59
1. 臺灣在得利于同大陸三通后,腰包較之前充裕,因此購買阿扁時期無力購買的最后一批美國軍火與大陸抗衡,舔美派馬英九嬌滴滴地表態:“讓臺灣更有安全感,在兩岸互動中更加自信。”
2. 美國 在中國出巨資買國債的支持下,腰板漸硬,(遠不是去年五月底,六月初,蓋特納來華要錢的那副低下嘴臉)。置中國高層(包括兩位親自訪美的政府、軍界高官:吳邦國,徐才厚)的多次堅決反對 于不顧,對臺售武??梢哉f美國也是在中國資金的支持下,才擺脫了金融危機前期的灰頭土臉,但是結果卻轉而遏制--中國這個永恒的對手。
3. 最近看中國有點翹尾巴,搶了美國的風頭太盛,因此要敲打敲打。比如兩岸關系中國越發占主動,世界經濟的風向標已經轉向中國,大閱兵氣勢如虹,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成功等等舉動,讓美國心存不滿。
4. 外交軟的根本還不是軍事實力不夠嗎,而看看現在的宣傳,動輒“舉世矚目”,“世人焦點”,“世界熱評中國聲音”。其實,中國的實力中央還能不清楚,真的還相差甚遠。所以美國才能絲毫不理會中國政府的多次強烈抗議,出售高端武器給臺灣。看看中國是不是正如宣傳中那么軍強國富?能奈我如何?
5. 奧巴馬訪華以來在改善中美關系上沒有起到多少積極作用吧,中美新簽的聯合聲明也被美國置若罔聞。資本主義的優秀精英們,只會利用我們,而中國還真以為自己忠厚地當了冤大頭,就是美國的救世主,哪里想到美國翻臉不認人,讓我們賠了夫人(家產),又折兵(歐盟的武器禁運還沒解除,美國就給對岸的臺灣高端武器,俄羅斯,印度當然不會支持我們,只得花銀子遠遠地去向巴西學習技術。而現有針對臺灣的裝備也不知道有多少變成了廢物)
6. 多部委強烈抗議,停止軍事交流,制裁相關企業這些于事無補的措施倒是強硬拋出,只越發顯得自己愚蠢。因為除了抗議聲音上的疊加外,什么用都沒有:國會比白宮還反華。
7. 不過事情總有兩面性:軍費又可以找到理由增加了,這次應該不會再花在改善腦滿腸肥官兵們的生活待遇了吧,也不會再花在把公園某段圈起來蓋洋房了吧。
8. 帝國主義,這詞好久沒有真正使用過,想想其通性:濫用暴力,追求暴利,不擇手段,絕情寡義。形容21世紀的美國,再合適不過了。
中央外辦及上面的國之棟梁們,有何高見?美國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我們能做到鉗制嗎?退一步說,能做到損害嗎?再退幾步,能做到傷其皮毛嗎? 也許支持支持伊朗,還有點戲。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