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干什么
圈地!圈地!圈地!
2010年的中央1號文件出臺了,是什么,就是城鎮化。
城鎮化干什么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錄取我在五年前寫的《回歸自然宣言》中的一段文字。
城市化與魔窟
孔子在《禮記·禮運篇》有關“小康社會”中論述“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城廓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建城以保衛家私,后為專制政治中心。
在《史記·三皇本紀》云:(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是6500年前,在文明古國出現的集市記載。中華民族文化之本源是《易》, 也就是設市為交易。而主導后世的儒家文化,及受老子思想影響的政治家有關經濟論述,則主張重農桑,抑商賈。從而只重城堡建設。把交易作為有違常規、常理,這是幾千來的傳統思想。交易貿易只不過是城鎮的附帶物而己。
當今世界,金融經濟主導了現代社會經濟。金融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的經濟改革的主旋律是為了發展市場經濟,以發展城市建設為主題。從而出現過“十億人民九億商”的社會潮流。每年有上億的農民涌向都市、建成造鎮。城市的規模與城鎮的數量從而迅速膨脹。林立的高樓,五彩繽紛的商貿誠,高擋次的賓館,層出不窮的娛樂業所構成的城市形象,其擋次在不斷地升級,構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繁華。其城市現代化的速度,遠遠超越了經濟發達的任何地區和國家,打造了改革開放的“光輝形象”。
城市建設是以經濟實力為依托,城市建設隨經濟實力發展而擴大。其城市類型有資源產生型的鋼都、煤都、有色冶金之都;也有商貿型的如香港、新加坡;而更多是商貿產業型城市,如紐約、舊金山;還有的消費型城市如澳門、摩洛哥。隨著資源的枯竭,科學技術的進步,城市的功能也在轉換之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產業資源城市,因資源枯竭而衰落。以人為本的商貿城市,隨著托拉斯超市的出現,中小企業的倒閉、重組,小鋪面的關門歇業,大批從業人員而失業;電子商務的普及,今日的白領階層也會閑置下來。工廠的倒閉與大批農民擁向城市,從業人員的下崗失業。下崗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閑居城市。它們由生產經營者、小業主而變為消費者或成為消費服務的成員,城市的功能向消費功能蛻變。從城市鋪面招牌及商業廣告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城市已成為消費城市。
城市這一客觀存在的事物,有它發生發展與衰亡的過程,有的資源型,個別商業型城市已走完了這一過程。眾多商貿型城市隨著商業托拉斯(如超市)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升華。沒有產業支撐的消費城市就成為賭博的場所,高消費者的天堂,它們由此而成為房地產業開發的中心。也就形成金融泡沫經濟的支柱。
在商品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城市產業發展與商貿給不少國家、地區和個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在以賭博為產業支柱的金融經濟中,城市成為財富變換的魔窟。求夢者蜂擁而至。園夢者成為富人,破夢者沉落為窮人。富人縱情奢華消費,窮人艱難度日,兩極懸殊,人鬼同途。
城市人口的集中,農民工大批擁向城市,造就了富人的天堂,窮人地獄。在這里,失業不斷增加,生活無著,吸毒,販毒、賭博、搶劫、犯罪與奢移的花天酒地的高消費,城市成了藏污納垢的地方。社會治安是重大的城市病,為此必定強化法治手段,公安、檢察、司法、交警、武警、隊伍不斷擴大。政治功能的強大,打造了一批批新貴,不僅使城市功能歧化,同時增加社會經濟負擔,成為社會的蛀蟲,也加劇了兩極分化。
城市因人口集中而出現的熱島效應,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極大的影響著當地氣候和資源的配備。城市氣溫的升高,防暑降溫和保暖而出現的水荒、電荒,是困擾人民生活與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大量家電的使用,中國的電力供應,出現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需求矛盾。新增的大量大功率發電裝置的投入運行,使原本滯銷的原煤供應而一下子變成了原煤緊缺,煤價的飚升。眾多中小煤礦的涌現與非法開采,是造成煤礦礦難不已的重要原因。
大量農民涌入城市,使原本分散供應,并能梯級循環利用的個人消耗的水資源,一下集中于城市,造成城市乃至全國水資源緊缺而出現水荒。城市用水特別是工業大量的用水,而全部轉化為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富營養成分的生活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促使水域中的水草、水藻與水華的過量生長。其在生長過程中攝取水中極其有限的溶解氧,使魚蝦浮游生物無法生存而絕滅,海洋因之出現的赤潮。使復蓋地表面71%的水域因生物絕滅變成死壙、死湖、死海。城市污染已成為全球環境污染的最大源頭,是威脅人類最大的禍害。各個城市廢水處理裝置,只能作為城市的形象工程而已。在工藝上的滯后,并不能有效的清除有害物質。設施的配置也不能跟上迅速擴展的城市的需求。
城市為人類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這種作用還將繼續。但作為消費型城市,沒有產業支撐的城市與進行圈地運動的建城造鎮,作為政治遷升籌碼的形象城市工程,城市已變為社會的毒瘤,成為消耗資源,毀滅生態的首惡,而成為人間的魔窟。
依靠石油經濟的巨額利潤打造與支承的城市經濟,現代城市經濟已進入了人類社會經濟的至高點。巨額利潤的石油經濟的崩潰,城市的沒落是不可避免的。且看今日樹立的高樓大多是空樓;不少的城市,已成為空城。用傾國之資財去打造一座座空城的形象工程,建立高消費王國的舉措,城市現代化這是當代經濟的悲哀。現代化的城市是人類文明的墳墓。
隨著以農副產品加工的陽光產業的發展,城鄉一體化的經濟形式自然形成,城市才能消腫,城市才能新生。城市經濟的橋梁,傳媒作用才能再度發揮。
圈地!圈地!還是圈地!
鄉村城鎮化,你的回答是讓農民工回鄉創業,戓許還打出華西村、南街村發展的模式,是建立生產型城鎮吧,你的資源在哪里,你生產的商品往哪里銷,哪個要,有多大的市場。市場的潛力有多大,潛在的競爭對手有多少。結果只有一個,就是以建廠為名,建了又關門,沒關系,我有地產權,圈地原由之一。圈地,出租可賺錢,轉手可賺錢,又是炒作地皮,又是土地流轉,又打造了一群消費者,社會的蛀蟲。
建商業城鎮吧,你有交通優勢吧,有多少旅客流量,會有多少鳥落你家,現在交通捷答,他上縣市級城市方便,品種齊全,選擇的余地多。會有多少人上門。商店關門沒關系,地產房產是我的。又是圈地,出租可賺錢,轉手可賺錢,又是炒作地皮,又是土地流轉,又打造了一群消費者,社會的蛀蟲。
辦三產業,建酒吧,網吧,娛樂場。為消費者服務。真是怕游手好閑的人少了,沒有地方玩,沒有地方去找樂子,沒有嫖賭逍遙的地方。怕專道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多了,社會犯罪少了,怕官僚及其子弟狐朋狗黨沒有廟堂(即公檢法工商稅務部門)接受香火和敲詐勒索。店主老板們管不了社會犯罪道不道義。賺錢是我的,關門沒關系,房產地產是我的。又是圈地,出租可賺錢,轉手可賺錢,又是炒作地皮,又是土地流轉,又打造了一群消費者,社會的蛀蟲。
圈地,開發土地市場,政府可出賣毛主席留下來的社會主義資產。財政公開收錢,官僚長政績加工資福利和迸行各種消費。官員還可從中受賄,中飽私囊。從土地市場中,一批一批打工崽的血汗錢就落到他手中。土地流轉,只有通過建城造鎮,才能変為永不消失的土地市場。為財政的滾滾財源。土地流轉,通過城鎮這一方式,徹底摧毀了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這最后的陣地。又讓數億農民失去土地,成為真正的無產者。 黃炎培 先生向毛主席提出的“中國幾千年歷史循環率” 中農民起義已進入了倒計時。歷史上的圈地出現接著又是農民起義,這就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循環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