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政府部門為了確保由清一色外國人居住不惜想盡辦法,甚至違背正常市場規律搞“只租不售”,這樣的房子無論如何也不能算商品房,而應該算是政策性福利房,是以公共財政之力為“洋大人”們專門準備的超級豪華的“洋租房”!
今年10月,西部首個外籍人士集中生活區天府國際社區將向成都外籍人士敞開大門。據悉,占地面積160畝,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的天府國際社區,將運用國外社區打造概念,引入中英雙語幼兒園和西式醫院,甚至為外籍人士建起教堂。為了確保國際社區的純正“血統”,天府國際社區將采用“只租不售”的方式,確保國際社區所居住的人群是清一色的外籍人士。
那邊,張家界才因為一部外國電影給景點改了古怪的洋名;這邊,成都又要為外國貴賓們打造純正“血統”的國際社區——無論我們怎樣試圖保持理性,總免不了受到一點刺激,產生一點難遏的憤怒。如果這只是哪個無聊的商人搖尾討好,大家痛罵其一番數典忘祖也便罷了;可現在是某些政府部門在那里煞費苦心地牽頭舉事,讓共和國之堂堂公民頓生低等草民之自卑——那天府國際社區的門前,分明就掛著一塊“華人不得入內”的牌子!
政府部門為了確保由清一色外國人居住不惜想盡辦法,甚至違背正常市場規律搞“只租不售”,這樣的房子無論如何也不能算商品房,而應該算是政策性福利房,是以公共財政之力為“洋大人”們專門準備的超級豪華的“洋租房”!難道在成都,外籍人士竟找不到合適的住房,以至作為“弱勢群體”的他們,需要政府部門來特殊關照?
說是國際社區,卻獨獨明確將國人排除在外,國人未必真的不配在自己的國家與外國人同居一個社區?還是,國人的住房福利實在太好了,早已“居者有其屋”的他們根本不需要這樣的政策性福利房?吸引外資也好,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也罷,再怎么巴結“洋大人”,也不該以觸及民族歷史傷疤的方式來實現。我所特別奇怪的是,新聞甫出網上立即罵聲一片,難道當地政府主事者竟真的一點此類敏感意識都沒有?又或者,公眾終究只是“屁民”?
不要動輒拿美國唐人街之類來胡亂比擬,首先那兒居住的大多數仍是美國人,只不過是擁有美國國籍的華裔美國公民,絕對不可能掛“美國公民不得入內”的牌子;更何況,此類聚居現象也主要是市場自發形成的,而不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強制推動的結果。成都的“國際社區”,就不要用唐人街來遮丑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