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我這篇文章,以前已經發布(一)與(二)兩個部分(在網友之聲)。希望僅僅看見這篇文章的讀者,再看看它們,以便全面了解。謝謝。
八、“文化大革命”有沒有成果?
可能大家都說,文革是失敗了;我認為,這樣的說法不準確。應該說,黨內斗爭結果,擁護文革的“鐵桿”派——“四人幫”被抓當然就失敗了;經過11屆3中全會,抵制文革的“鐵桿”派勝利了,擁護文革派就分化了,大部分逐漸從政治舞臺消失。文革當然就“被失敗”了?! ?/p>
但是,“文化大革命”成果還是實實在在的。比如:
1. 大家拋棄了“馴服工具論”。沒有人愿意再做馴服工具了。即使在劉少奇同志平反后,1980年有好些人趨炎附勢發表文章推銷這個理論,大家仍然不買賬。相反,“造反有理”深入人心,哪怕反復批判,不允許“爭論”,仍然像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2. 馬克思的“懷疑一切”深入人心,君不見,現在人們對什么不首先懷疑一通?你能說是不好嗎?不懷疑能創新、能不被騙嗎?能糾正五花八門的錯誤與腐敗嗎?“本本主義”沒人聽的?! ?/p>
3. 文革期間,高級領導講話公開,傳單到處發,大家都可以看見;所以,現在有人歪曲歷史,甚至造謠,盡管可以騙年輕人(其實也難,只要年輕人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會發現假話不能自圓其說),但是,騙不了“過來人”。而且,那些傳單都有人收藏著,“鐵證如山”哦!經過文革,人們對上級,特別是高官、“專家”,不再崇拜,不再有神秘感。
4. “樣板戲”為代表的文藝作品,家喻戶曉,成為紅色經典,雖經反復批判,甚至有巴金這樣“道高望重”的“大家”說,聽見樣板戲詞曲就怎么——是心驚膽戰還是什么——反正是妖魔化吧,人們仍然喜歡?! ?/p>
5. 毛澤東思想深入人心,盡管經過許多人誹謗污蔑,但是,在“過來人”中,甚至年輕人中,許多人思考問題,還是毛澤東思想那套?,F在的“網絡文革”就有充分體現。這也是某些人害怕文革、害怕毛澤東思想的原因?! ?/p>
6. 對“孔圣人”,能夠一分為二,哪怕你吹得天花亂墜,“過來人”也不激動;無論明星怎么煽情,“過來人”也無動于衷。
7. 對宋江,“過來人”都知道投降派反戈一擊是怎么回事?! ?/p>
8. 對美國,“過來人”知道應該咋樣對待它,因為,周恩來總理在機場站著與美國總統尼克松握手的照片,毛澤東在自己書房與尼克松會談的情景,詮釋著“毛-周外交文化”的偉大。無論有些實權人物怎么背道而馳、崇美媚外,仍然有許多正義的“反調”聲音在吶喊;而且,這些聲音,大多發自年輕人。
9. 關于“走資派”理論、路線斗爭、群眾觀點、“一分為二”、物極必反、“三個世界”、共同富裕等許多思想觀念,確實是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哦!
還可以列舉許多“文化大革命”成果;特別是,結合毛主席去世三十多年后的社會實踐,再回頭看毛主席的著述,人們不得不驚嘆:還是毛澤東思想才能萬歲!盡管有些人對毛主席肆無忌憚地誹謗、污蔑,人們對毛主席的懷念卻越來越情真意切,愈來愈多的人從“趨炎附勢”的隊伍中分離出來!
九、“文革”與“文革期間”當然是兩個概念
“文革”的全稱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我理解是:站在無產階級、人民大眾立場,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吸收精華,揚棄糟粕,結合生產力的發展,大力創新文化,創立無產階級革命文化。
但是,文化是不能當飯吃、當衣穿、代替槍炮打擊敵人的,所以,文革“16條”提出了“抓革命、促生產”,要求促進各個方面的工作?!白ジ锩?,是為了保證生產等符合“無產階級革命文化”的要求。1966年冬季,農村文革開展期間,我親身體驗到農民很開心,農業生產不但沒有受到負面影響,而且,勞動“有效性”還提高了。1968年,工宣隊進入學?!罢碱I”,我相信,當時工廠生產也是好的。我1969年去首都鋼鐵公司勞動,接受“再教育”,看見工廠生產形勢很好的。1970年我正式成為工業生產者,看見的主流就是艱苦奮斗,熱火朝天,“出大力、流大汗”;我所在單位,取得的豐功偉績可歌可泣,有《廠志》為證?! ?/p>
當然,社會難免也有“支流”,難免有陰暗面。比如,70年代初期,我的一個連襟的哥哥,是公社的領導,因為與一位下鄉女知青有“生活作風”問題,被判而且執行槍斃,許多干部、百姓保都沒有保下來。要知道,那個時候敢“動”下鄉女知青就是不可饒恕的陰暗面。又比如,1970年前后,報刊批評“假大空”,說明當時存在“假大空”;當然,那個時候的“假大空”與現在的“假、騙、剽”比,則猶如傷風感冒與艾滋病之差別了。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看看1975年,毛主席關于“走后門”的信與談話,看毛主席是怎么無可奈何地對待“不正之風”。
令人可笑的是,我在網絡上看見有人寫的“揭露”那個年代“腐敗”的“事實”是,引用小說的。其實,如果認真研究,看看“腐敗”這個詞是什么時候成為流行語的,就知道歷史了?! ?/p>
黨的“九大”1969年召開,林彪他們與我這個普通百姓思想水平差不多,以為“文革”就結束了,所以,起草的報告提出,把精力轉移到生產上來,被毛主席批評為“唯生產力論”;現在看來,他們,還有我這樣的普通百姓,并沒有理解“抓革命、促生產”的內涵和辯證思想。坦白地說,我也是近20年,看見現實的陰暗面太烏煙瘴氣,才領悟“抓”與“促”的辯證關系的?! ?/p>
至于“文革期間”,精神“變”物質,生產等各個領域取得的偉大成果,別人已經論述過許多,我就不啰嗦了!但是,我要簡單補充以下看法:
“文革期間”,周恩來總理緊跟毛主席,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主持“一線”工作,經濟發展是快的;增加糧食產量的關鍵性措施,在幾年之內就會大見成效,糧食產量就會大幅度提高;在這個基礎上,由鄧小平同志1975年具體組織制定的、1977年準備實施的經濟建設規劃——后來被批判為華國鋒的“洋躍進”——是可以而且應該實施的。然后,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全面發展,不急功近利地“停軍轉民”(插一句,我們工廠被要求“停軍”,國務院二機部主管部長大哭),堅持在公平的基礎上,確保效率,副作用小,這樣,“西格瑪”效益才真正高,綜合情況會比后來實際的、改變了路線的30年情況好;全體人民的幸福感(包括安全感)、面對世界的自豪感,會比現在要強;絕對不會產生現在這么多的腐敗、墮落、犯罪、自殺,以及對付和防范這些丑惡而付出的巨大“成本”。
如果那樣,領導人的“政績”可能是“平平”的,有些官員在毛主席那里受到的“委屈”,可能得不到“撥亂反正”;但是,長遠看,對比看,那是名副其實地站在毛主席的肩膀上“往高處走”,那才真正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自然地,“爭論”就會少?! ?/p>
十、對“罵娘”的思考
上個世紀80年代有句家喻戶曉的經典說法:“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批評廣大干部群眾“不知好歹”。其實,人民心中有桿秤,知道飯碗里面的“肉”是毛主席-周總理執政時“懷的孕”,罵的是繼承人改變了“娘”的路線,顛覆性地標新立異,會犯大錯誤、導致極大不公平。因為人民長期受到毛澤東思想的熏陶,文革讓人們浸潤了無產階級革命文化,人們才敢罵;也僅僅是罵,人們并不知道要顛覆到什么程度。罵聲鋪天蓋地,如果這個時候當權派以及他們依靠的專家、智囊,能夠有毛主席、周總理的胸懷和群眾觀點,能夠聽取廣大干部群眾的不同意見,進行反思、調整,而不是通過誹謗、污蔑、丑化毛澤東時代來反襯他們的高明,來維持他們的一意孤行,社會陰暗面不會惡化到現在這樣,真正的積重難返?! ?/p>
看得出來,我們黨內的正義力量,人民群眾中的正義力量,愿意正視歷史,說出真話,研究歷史,吸取教訓,反省并糾正錯誤。相信在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會好的,面包會有的”。代表我們社會本質正義的是,“新三民主義”、反腐、“網絡文革”、打黑、“輝煌六十年”、“錢學森現象”,以及如實反映60年代北京姑娘一個人趴貨車、安全到達“遙遠的地方”保衛邊疆等電影現象?! ?/p>
【如果有人寫文批判我的文章,在別的地方發表,則請附上我的全文,不要斷章取義。跟帖例外,歡迎批評、修正。正如有網友在我的《親歷“文革”者回憶》文章跟帖批評的,我是文革的旁觀者。不過,旁觀者清嘛;如果來興趣,我可能接著再寫點認識和思考?!俊 ?BR>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