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重慶、上海兩直轄市居民住宅新政
老百姓住宅問題,對于一個執政黨和政府嚴格說來是一個政治問題,而遠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不同階級的執政黨對于住宅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或者,即便同一個執政黨條件下,不同的執政者也有著不同的解決方式?!?/p>
【住房難,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都是普遍現象。經過市場化改革,住房不再是人民的福利。中國教育、醫療、房地產市場化產業化的程度,比資本主義國家還要過分,中國的普通民眾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民眾一樣,面臨著三座大山?!?/p>
資產階級及其政黨,在解決老百姓的住宅問題上,他們首先注意的是住宅的價值,在他們那里,住宅首先是一種商品,一種資產或資本,然后才會考慮它的使用價值——居住。這是不能無償提供的,必須通過交換而且要能夠給他們帶來可觀的利潤。所以,在他們那里,第一位的是價值,資產或資本與增值,第二位的才是居住,給人提供居住條件也還是為了賺錢?! ?/p>
在無產階級政黨執政的國家,由于執政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因此,在這里,人民群眾安居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起初不論大小或優劣),要讓每個人都能有個比較固定的地方睡覺吃飯養育孩子。建造住宅的目的同資本主義國家是相反的,第一位的是使用價值,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不是使每個人有一所永久的私有財產。所以,在這里,住宅可以不是商品,也更不是資產或資本,更不考慮靠他增值。在毛澤東時代,在現在的古巴和朝鮮,大體都是堅持如此原則。那時,由于剛剛在近百年戰爭廢墟上建國,需要做的事太多,雖然條件還很不好,但人民群眾并沒有因住宅問題搞得焦頭爛額,不像現在,有一種幾乎導致人精神分裂的沉重壓抑感?! ?/p>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最需要的也只是住宅的使用價值——居住,而并不是它的價值,更不是要把它作為一種財產或資本。但在政府的某種誘導下,人民群眾才在注重居住的同時萌生了把它當做財產的欲望?! ?/p>
我們知道,我國的房地產這些年完全市場化,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資本主義化運動。它剝奪了達85%以上的人們生存權中最基本的居住權。對于中國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都是一場大災難。這種災難在美國已經引發了一次大震蕩。接著,就將毫無疑問的在中國不可遏制地也要發生大震蕩。這已經無需加以證明了。這種大震蕩,對于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且還很不發達的發展中大國,其危害程度就遠不只是象有了上百年資本主義發展歷史而又有著比較雄厚經濟基礎,且人口也很少的美國那樣只有數千萬人陷于極度困境了。很多難以預料的連鎖后果將極有可能導致大動亂甚至引起大分裂,但進入長時間的經濟衰退則是可以完全可以首先肯定的?! ?/p>
實際上,已經有很多負責任的學者專家,有很多領導人也都看到了其危險。其實,這種危險,連最普通的老百姓也都一清二楚。所以,許多人是一面抱怨連天,一面勤儉節約,一面持觀望態度。這種態度不過是避免自己被住宅問題一塊石頭砸死而已?! ?/p>
今年元旦剛過不久,薄熙來同志就第一個公開強調:“為窮人造房是政府的責任”。在當前形勢下,這無異于石破天驚!第一個提出這樣原則的領導人,是需要膽識和智慧的。 1月14日,重慶市政府常務會議上現市長黃奇帆就宣布重慶將在全國率先開展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并把此作為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戰略措施?! ?/p>
并且重慶已經計劃主城將建33.5萬套公共租賃房,租金比市場價低四成;用于公共租賃房的建設用地,相當于600億元全部讓利于民。這不僅對于房市的價格有影響,而且影響到政府的GDP和財政收入。但市長黃奇帆針對公共租賃房明確提出:“政府不搞土地財政,不唯利是圖!”,并且還表示除了主城,重慶市未來10年還將在主城和遠郊區縣,分別推出2000萬平方米左右的保障量?! ?/p>
近日,俞振聲同志又一個站出來向外界公開表示,上海市有辦法有措施解決普通居民住房問題。這也是需要有底氣的。因為上海在住房問題上難題可能更多。1月26日,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市第十三屆人大會上指出,住房是民生之要,要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健全房地產市場體系和住方保障體系,盡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居住問題。要把住房保障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花更大力氣加快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動遷安置房、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住房。要著力解決新上海人、年輕人的住房困難。
自去年以來,就黨和政府重視人民生產生活的實際行動看,這是第二大給人民以希望、信心和鼓舞的戰略性舉措。第一大戰略性舉措當屬重慶市的唱紅打黑(盡管還有待深入)。由于重慶市抓準了中國社會當前各地普遍存在的三大致命腫瘤(腐敗、黑惡勢力、高房價)的兩項“開刀”,第一項——唱紅打黑“開刀”后已經取得明顯“療效”;第二項又已經有了明確計劃和部署,所以,我于25日專門發帖——“重慶市,將首先成為當代中國第一座真正屬于人民自己的城市”,發表了一番感言。認為“重慶市將是當代中國第一座不會遭遇經濟崩潰的困擾和社會秩序大動蕩的城市……”。在我的這篇文章后有個網友——【WZHYJY】的跟帖大呼:
“堅決支持重慶打黑---黑惡勢力,官僚買辦,賣國賊
堅決支持重慶唱紅--為人民服務,為窮人蓋房子
“重慶唱紅打黑雖然困難重重,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家聲援!
重慶是中國富國愛民,走向強大,真正進入新時代的標志!
“胡主席干得好!
薄書記干得好!
王立軍干得好!”
現在,上海市也拉開了解決普通居民住宅問題的序幕。這是一個值得大力擁護和支持的好現象!
在當前政治經濟的嚴峻形勢下;在住房問題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當前焦點問題,又是政府的難點問題的情況下;在當前失業嚴重,房價奇高,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土地寸土寸金,85%以上的人買不起房(中國社科院調查結果),已經買房的一大部分人也已淪為房奴的形勢下;在各地都把GDP看得同當地主要領導人生命一樣重要的情況下,重慶市和上海市兩市先后推出解決普通居民住宅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其實際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p>
首先是兩市在全國開了個好頭。由于兩直轄市的突出地位,兩地主要領導人又都是政治局委員,兩地黨和政府主要領導人都旗幟鮮明地表示下決心解決普通居民的住宅問題,并且已經有了初步規劃和解決的具體對象,他們的率先行動,其在全國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不可低估?! ?/p>
其次,這一措施有可能有效防止房地產經濟徹底崩潰,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大動蕩。關于當前高房價泡沫程度,高房價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巨大抑制作用,對于85%以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嚴重影響,已經無需重復證明。因為既有負責任的專家的專題論證,也有社會科學院的專題調查,還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感受為證。普遍認為,如果不采取堅決措施抑制高房價,房地產泡沫必然徹底崩潰。房地產的崩潰對于中國意味著什么,各級領導人可能比誰都清楚。各地領導人心里也都有一本帳,知道房地產在本地GDP中起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作用。已經到了懸崖頂,要防止徹底崩潰局面出現,重慶市的路子不失為首選。因為當前希望一步到位解決高房價問題不太現實。只能先采取重慶市的辦法,而后進一步擴展。上海市的具體辦法還不知道,但他們提出的解決對象很明確——新上海人和年輕人。這也是很正確很重要的第一步?! ?/p>
如果不象重慶和上海兩市在高房價這個致命腫瘤上,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動它一刀,各地房地產一旦崩潰,其嚴重惡果難以預料。在高房價問題上,任何僥幸心理都是要見棺材要落淚的。
三是此舉得民心。全國85%以上的人已經數年來為住宅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痛苦不堪。這個問題成了如此廣大群體生活中最大的難題,尤其是廣大中青年群體,買不起房結婚就成問題;沒有安定住處,就無法養育好下一代;而更為要害的是這一群體的絕大多數即便有工作收入也很有限,還有一部分無固定工作,有些青年完全沒有工作,他們自己目前的能力與高房價之比,是不可能買得起住房的。房子問題是廣大青年人和中年人最頭痛,煩惱最多,也是對政府怨恨最大的問題。解決普通居民住宅問題,必暖人心,必得民心,給人民以信心、希望和鼓舞。
四是政治上的意義。這是目下的社會主義方向。前面說過,住宅問題實際是一個政治問題。重慶市和上海市的舉措,符合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符合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和黨的歷次中央會議提出的要進一步關注民生的精神,充分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對于改善民生,改善黨和政府的形象,凝聚民心,團結人民,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穩定經濟發展和政治局勢,是十分迫切和非常有益的。而且,這對于當前的完全資本主義化傾向,也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p>
另外,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兩直轄市的行動,為各地代表學習提供了榜樣,給“兩會”也會注入新的內容,帶來一股新的生氣?! ?/p>
但是,走資派,資本家和偽精英們必定是堅決反對的。比如,在重慶市的方案初步出來后,同樣“為窮人辦事”的茅于軾先生近日的高論馬上就出來了:“普通群眾都寄希望于政府幫助,但是這樣做的話,大大地不合算。……所以說到底,夾心層買房只能靠自己。這個結論雖然叫人很灰心,但這是一個科學的分析,事實就是這樣,我們不得不承認。”
茅于軾那副關心政府痛惜窮人的樣子,我們該不該相信呢?對于一貫“熱心”“為窮人辦事”的茅于軾先生,這里用得著一句中國的歇后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這位“科學地”“為窮人辦事”的茅于軾先生,去年就極力反對過為窮人建設的經濟適用房里有廁所?,F在,重慶市要大量建設低租金的公共租賃住房消息剛出來,茅于軾反對政府幫助窮人買房的“科學分析”馬上就出來了。
茅于軾先生露出的馬腳證明,重慶市和上海市的戰略舉措,雖然深得民心,也還是會受到某些人的干擾和阻止。所以說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重慶上海兩市的方向,有幾個蒼蠅出來營營地加以反對,很自然。但對于這些人要保持警惕?! ?/p>
2010-1-2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