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許多領土沒有收復,而且國土(包括南中國海)正在不斷被蠶食,令人痛心疾首!
我國缺乏石油,每年大量進口。2006年我國原油進口14518萬噸,成品油進口3638萬噸。由于國際油價上漲,按照2005年的進口平均單價計算,2006年我國進口原油和成品油多支付了152.62億美元。據中國海關 1月10日 發布的數據,2009年我國進口原油2.0379億噸,同比增長13.9%,原油進口依存度已達52%,超過了50%的能源安全警戒線。而我們自己國土南中國海上的石油卻遭外國瘋狂開采,形勢危急!
南中國海的戰略地位及其重要,毋庸贅言,僅其經濟資源價值就是無法估量的。據估計,整個南中國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在230-300億噸之間,約占中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在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已鉆探1100多口井,查明油氣資源268億噸,每年開采石油超過5000萬噸,天然氣超過400億立方米,這相當于“每年在流失一個大慶油田”(據 1月27日 上海中通電報道)。(大慶油田年產量為4000萬噸)
“政協常委、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張黎上將 6月18日 在全國政協小組會議發言時指出,南海是極重要的戰略通道,對保持國內穩定和長治久安具重要意義。但現在中國南海已經面臨被瓜分的危機。目前,周邊許多國家不僅對島群提出了主權要求,而且還占領了大部分島礁,對其附近海域進行瘋狂的資源掠奪。中國的海洋領土和海洋權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和挑戰。甚至連文萊都來趁火打劫。
張黎表示,南海形勢目前非常嚴峻。南沙有500多個島礁,中國只控制其中4個,越南占了29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各占了三個以上。中國在南海沒有一口油井,而其他國家卻有一千多口,每年開采石油5000~1億噸。現在這種開發還有加速之勢。越南和相關國家正同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大型石油公司,聯合加緊勘探打井。美國飛機三到五天就到南海偵察一、兩次。南海水域日益呈現國際化、同盟化的趨勢。(據《成都商報》)”
南海問題專家、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強也曾表示,現在每當夜幕降臨,南海上空燈火輝煌,1000多口油井忙碌地工作著,但其中沒有一口屬于中國。
中越談判25年一直沒有進展,但越南卻踏踏實實進行了實際占領中國領土、掠奪中國資源。草民認為,主權必須靠決心與實力去保衛,談是談不回來的,涉及到切實的利益,哪個國家肯讓步?外交談判最好的結果也是妥協退讓、丟失國土。腐儒喜歡引經據典尋章摘句找什么國際法、什么公約做依據以理相爭,但歷史與現實都證明了,什么約什么法都不如一條小炮艇更有說服力。即使從法理上,中國也不輸外國。越南是1975年獨立的,聯合國《海洋公約》是1982年出臺的。越南自古就是中國的屬國,它怎么能依據1982年的國際法規爭奪中國的領土?外交部當舉措有力。
中國不去南沙開發石油,有人說是技術原因,中國僅具有淺海開采能力,尚未研制出 1000米 以上深度的石油鉆井平臺。這個理由是不成立的。越南、菲律賓有這個技術嗎?它們為什么就能開發?中國不是一直在引進技術、引進外資嗎?越南、菲律賓能,中國為什么不能?即使不愿意現在與外國合資合作開發,但也要去保衛啊,要留給子孫后代啊。顯然技術問題是個借口,實質是某些部門明哲保身求穩怕事,而置國家民族利益于不顧。 “當時《環球時報》有一個記者,我不知道他是什么動機,他去采訪中石化的一個領導人。他說:我們中石化為什么不去南海開發石油呢?那個人說:這個地方不能去,這個地方能引起外交糾紛。(引自“美國戰略 中國危機 (戴旭上校深圳演講)”)”。我們自己的國土,侵略者來搶都不怕糾紛,我們怕什么?馬爾維納斯群島距離英國一萬多公里,但英國就敢以武力維護占領權,跑到阿根廷門口發動戰爭奪取了勝利,沒見國際社會對英國群起而攻。我們的海南榆林港距離南沙不過 1500公里 。
多年來,中國在海洋權方面仁至義盡,盡了大國職責,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維護亞太穩定,對自己的國土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外國并不領情,“共同開發”變成了外國單方面開發。談判也許遷延數十年,拖延的后果是中國丟失國土。外國不圖在嘴巴官司上占利,它們注重實際行動,加緊侵占、開發、移民,進行實際的占領,在取得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還勾引西方介入,妄圖使南海問題國際化。草民認為,中國在談判的同時也必須進行保衛國土、宣示主權的實際行動,同時進行實際的占領和開發,最重要的就是加緊開發南中國海的石油,顧敢請中海油、中石油攜手行動,去南中國海開采屬于我們自己的油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