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從張家界的OEM說起
貼牌是從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開始的,OEM本來是以創(chuàng)造自我品牌為目的的;張家界還是有獨創(chuàng)性的,別人的路不要盲從,——所以要反其道而行:阿凡達本來是模仿張家界的環(huán)境,老師卻要反過來用學生的名炫耀自己——誰怪學生比老師有財呢!
其實張家界也不是什么開先河者。中國這類事件太普通了,沒必要拿張家界試問,張家界也戴不住這“創(chuàng)造”的高帽。以賣國為目的的崇美者就不用說了,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也不是什么新聞,阿凡達出來后腦袋一片空白,比起其當初的鐵達尼號本來就差十萬八千里——就像慢搖吧迪廳的神精末梢發(fā)泄一樣,舶來的整個一船船垃圾總被當成寶貝。
張家界本來應該要求阿凡達改名為張家界的,沒來頭卻給阿凡達磕了個響頭。
以前聽說過許多故事,說人活一口氣,經常聽到氣節(jié)之類的傳奇;現在不說氣節(jié)了,這個詞已經落伍到“老套”的變異了,是人不需要氣節(jié)了嗎?人要活著之后才能說氣節(jié),是不是現代人如以前了,生存問題解決不了所以還談不上氣節(jié)二字。可大小媒體,社會各界都說現在的生存狀態(tài)比30年前好多了,可為什么衣食足卻保不了氣節(jié)呢?說明還是感到衣食很憂啊,缺乏安全感,所以氣節(jié)淪喪了。
人總是跪著的生活狀態(tài)是比以前好了嗎,如果叫現代人真實的生活寫真:那就是要整天都跪著,在家跪著,出門跪著,見誰都跪著,是個人都點頭哈腰,隨時保持著一種乞求悲憐的樣子——這不是實實在在的乞丐嘴臉嗎?
中國人什么時候從主人淪落為乞丐的呢?是誰讓國人落入乞丐之列的呢?西裝革履、高樓大廈之下仍然是天天乞討,時時刻刻都懷有一種乞討的心理,這難道就是中華民族的進步?
以前的乞丐是為了討口飯,討醫(yī)保、討學費、討住房難道就不是討嗎?
開著汽車,卻懷著乞丐心理;希望討個項目,為者可以施舍自己點利益人轉悠;拿著公務員的帽子,整天都老板前老板后的跟著,乞討有錢人褲襠里漏出點油水;大老板圍著大官員鞍前馬后,乞討些地皮、政策之類;精英要員對美國唯唯諾諾。。。。。。奴才嘴臉,乞丐王國是國人希望的改善嗎?
一個沒有個人氣節(jié)、民族氣節(jié),不知道自強自立的社會是進步還是淪喪,翹起來的是尾巴,露出來的是狗頭;燦爛在乞丐似的涂姿抹粉之中就是國人希望的未來嗎?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