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用簡單的鄰里關系來類比國家之間的關系 經常看到有人用這樣的比方——“打個比方當你看到你鄰居家里的家長在欺負孩子時,難道你不應該管嗎?”,“打個比喻,當有人看到一個強盜在欺負一家人的時候,如果有良知的話,他肯定會去阻止”來類比國家間的關系。如此例子表面看起來很恰當,實則不然。其實如此例子里暗含前提——即把“你”和“有人”設定為一個好人---一個公平正義且與當事人沒有利害關系的好人。如此例子的實質是想說明干涉他國內政是合理的,正義的,值得肯定的。可是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干涉他國內政,即我對上述例子懷有異議。 我是基于以下三點考慮的。 一,一般的鄰居都是生活在同一方水土上的,他們有著相同(通)的價值觀,思維方式,有著這一方水土上公認的一套道德價值評判體系。這并不是說他們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我們知道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也就是說生活環境不一樣,價值觀就會有差異,風俗習慣就會不同。風俗,價值觀,思維方式有如藥材,某種藥材產在某一地方,別地產的就不行,像當歸(一種中藥材)這種藥,臺灣也培植生產,可是它的藥效就差,當歸最好的是甘陜出產的秦歸,其次是四川出產的,就差一點點。人們往往因為地域觀念的偏見,而影響了對個人的評價,經常會聽到:“哎呀!他是某地方人”好像某一地方的人統統都是罪大惡極。不同的種族之間對同一個問題,事物,也有不同的看法。眾所周知,回族人民是不吃豬肉的,視豬為神圣的。而其他人是沒有如此顧忌的。在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尚且如此,更何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價值觀,思維方式,風土人情呢?現代國家基本上都是民族國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一套價值觀。所以對問題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對于這種現象,我們應該互相尊重。不能任意干涉。我們看伊斯蘭教的女人一般都是裹的嚴嚴實實的,而看看我們的身邊,女的是越穿越少啊!我們當然會詫異,但我們不能要求人家去脫得和我們一樣啊! 由于價值觀,思維方式的差異,我們不能,不應該就輕易地插手,去管人家的“家事”,否則我們會好心辦壞事,當然要是本身就是帶著壞心眼去的,肯定更干不出好事來啦!! 二,鄰里之間一般沒有直接的或間接的利害關系,而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國與國之間都有著很大的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系。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像前面的例子,如果是你厭惡的鄰居家里內戰,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幸災樂禍,是偷著樂,嘴里甚至還會說出:“打呀,打死個才好呢!”這樣的話來。如果涉及我們的自身利益時,我們甚至還會去煽風點火,添油加醋,挑撥人家家人關系。我們會看到絕大多數人會置身度外,以免惹一身騷。而參與的人,不論是勸架的還是扇風的都是和當事人有著關系的人。這些人往往涉及自身利益,就難免有失公正。而只有極少數人,是真心的希望鄰居和好,盡管與自己沒利害關系。在現在這個社會,只要別人不摻合我們的事情,我們往往就會覺得萬幸了。同樣的,在世界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競爭加劇的今天,動不動就視別國為恐怖國家,為潛在敵國的今天(美國視中國為潛在敵國),我們怎能指望,我們的鄰居會公正,公平的為我們講理,鳴不平。如果某國硬是插一杠子,往往是懷著黃鼠狼給雞拜年的心態(不安好心)來的。如果是真心的想世界更美好,那么最好的態度應是給與他國以自由的發展,這不也是所謂“自由,平等,公正,人權”的普世價值所提倡的嗎? 三,當事件涉及我們自身利益時,我們應該是回避,哪怕是涉嫌!因為一涉及到我們自身的利益,我們的利益往往就會壓倒良知。我們判斷事情就帶上了我們的主觀色彩。就不那么公正了!我們的社會中,涉及回避的事挺多的。像高考時,老師都是異校甚至異地監考,而且當你的子女參考時,你甚至就沒有當監考的資格了!為什么?不就是為了公正,公平嗎、防止某些人利用自身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嗎?所以,在這個國與國之間都普遍存在直接的或間接的利害世界里,我們都應遵守“五項基本原則”,互相尊重,不干涉他國內政。 基于以上三點考慮,我認為干涉他國內政是不對的,尤其是當涉及自身利益時,就更不應該干涉他國內政了。要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公平正義且與當事國沒有利害關系的“好國家”。 我們不應該用簡單的鄰里關系來類比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