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進政協,早該如此,大該如此!
網民就是人民,就是民眾,雖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他們既是民眾中人數很大的一個部分,也是參政議政意識最強的一個部分。據統計,目前中國有網民3億多人。
網民群體,誕生不久,但顯示了強大的力量,令任何人都難以忽視。
參政有兩種方式,一是建議,二是決策。議政則是建議或提出意見、提出問題。議政是參政的一個組成部分。議政者通過表達意見來影響決策者,實現參政。
網民在網絡上發言也是議政的一種方式。但進入政協,意義不同。普通網民的網絡意見或建議,性質上屬于民間的,是否對決策者產生影響,取決于其發言是否得到廣大網民的響應,是否聚焦起了一定的人氣,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氣勢。而進入政協之后,就是半官方發言,即使只有一位政協委員發言,一般也能得到官方的考慮。至于“網民也是人民,為什么不能進入政協?這與其網民身份有何關系”的詰問,我想爭論這個問題意義不大。因為如果不是單獨從網絡中挑選網民的話,網民進入的政協的機會是不多的。大家應該知道,原來的政協委員幾乎沒有從普通網民中挑選出來的。應當說,這是我國政協制度改革完善的一次新嘗試,是一個重大進步,具有非凡的意義。
網民一般喜歡發牢騷,這正是政協委員必備的特質。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哪一個更重要?這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是我們應當知道,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確實非常重要。以前出過很多事,下面鬧了很大的亂子,而上面還一無所知,這就是由于信息溝通渠道的閉塞。雖然網民可能早已經把這些信息發布到網上了,但網上信息的可靠程度如何,大家心里也明白,且網上信息量巨大,在此種情況下,上級收集并分辨這些信息的真實性,難度是很大的。網民特別是資深網民,在收集網上信息并加以辨別、匯總的能力一般要強于不經常上網的人,由他們把信息直接傳達到官方,效果會好得多,效率會高得多。
網民進政協的新制度既然已經建立,那么可以嘗試推廣一下。有兩個問題需要首先探討一下。
一是進入政協的網民人數。太少了不管用,太多了也不合適,畢竟在網民群體之外,還有十億人。個人感覺,在試驗階段,可以少一些,看一下結果如何,如果非常好,應當逐步增加網民委員的人數。邊增加邊看效果。
二是誰來決定哪一個網民可以成為網民委員。個人認為,網民委員其實就是網民代表,名稱不同而已,因此應當由網民通過網絡投票來選舉。可以設候選人,但候選人人數應當足夠多,比如可以按十比一的比例確定候選人數,且網民可以在這些候選人之外,另推候選人。候選人人員由本級政協決定。網民可以投候選人之外的網民的票,并應認定為有效。得票最多者當選,不要求過半數。每個身份證號只能注冊一個用來投票的網名,多投則該網民所投全部票為廢票。投票采記網名投票方式,以防作弊。
網民委員的待遇問題應當認真考慮。前幾天,我曾建議設置公共信息、公共情報采集員,但無人問津。現在我仍感覺這一制度有必要設置。既然有的地方已經吃了螃蟹,吸納了網民委員,那么不妨就讓這些網民委員承擔這樣的責任。有正常工作崗位的,可以留在原崗位,不愿留在原崗位的或沒有正常工作崗位的,給予薪酬。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但政協委員任職結束后,可以享受社會保險。期間的保險費繳納,參照勞動合同人員辦理。
網民委員可以沒有任期限制,連選得連任,不愿擔任網民委員的,提前說明,投該網民的票作廢。
網民進政協,是一個新東西,正式推行可能還需要一系列制度配套。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建議有關欲推行此制度的政協,在起草完制度之后,先放在網上征求網民意見。
我覺得,這個制度如果運行好了,肯定會對當前的政治體制改革有重大且積極的影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