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政府“照抄門丑聞”演出的“發展童話”
也不知是與國際“接鬼”接的緣故,還是我們的地方官員們“自學成才”、無師自通的天分,反正很長一個時期以來,他們不斷地爆料出來一個又一個的“雷人之語”和“雷人之事”。誰說我們的官員們“改革創新”的意識不強呢,最近長沙市政府演繹出來的“照抄門丑聞”所創造的比肩上海的“發展童話”,就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大發明”
長沙市政府“照抄門丑聞”是怎樣演出的“發展童話”的呢,請看事實:“1月17日晚,荊楚網東湖社區網民發貼稱,長沙市政府網站中‘綜合實力’、‘經濟結構’等相關資料,照抄上海市政府網。記者發現,在新華網城市論壇此事也引發關注。”
“網民上傳圖片上顯示,長沙市人民政府網站上,三級欄目‘綜合實力’中顯示的‘經濟增長’、‘經濟實力’等相關內容均為上海市的相關資料(的復制)。也有細心網民回貼稱,網站中‘城市競爭力’的內容是照抄杭州市政府網。”
“1月18日,記者登陸長沙市政府網站,發現相關欄目中已經沒有任何內容顯示。但是記者通過搜索快照比對,發現網民爆料屬實。”
以往,我們的政府數字造假僅限于‘局部’、‘個案’的百分數啊等等。如明明是比上年增長了百分之八吧,楞發布為百分之十五之類。可能是我們的官員們、具體辦事的公務員們嫌這樣的增長太慢了,還不足以顯示‘改革開放時代’與‘計劃經濟時代’的巨大的可比優勢,于是就不斷增強‘創新意識’發明了這一“網上照抄復制”的快速的“發展神話”。
也許,這些網絡復制“發展神話”的創造者們是揣測了領導們靠“數字政績”升官發財的意圖,為了迎合這樣的領導的政治口味,不得已而為之。但據我分析,還是上行下效的成分多一些,既然領導們能夠靠“數字政績”升官發財,我們為什么就不行呢,我們靠“制造數字政績”難道就不能升官發財嗎。這也真是,這么多年來,還真的沒有聽說哪個“制造數字政績”官員們被追究責任,遭倒霉的呢。
不過,長沙市政府“照抄門丑聞”演出“發展童話”的團隊這次可能玩的太過火了。你也是找一個差不多的市級年國民生產總值來復制啊,上海年國民生產總值08年就超過了一萬三千多億,你長沙市也不過人家一個零頭,網絡又是這樣透明,你能夠瞞天過海,欺世盜名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